“老臣建议,信王明日便启程进宫,尽快登上大位才是上策。”张维贤首先发话。
“可是宫内情况复杂,尚处于混乱之中,奴才担心主子爷的安全。”王承恩说道。
“信王的安全交给老臣,明日我亲率全体京营将士,陪同信王一同进宫。这些将士也是世受皇恩,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如此一来似乎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但朱由检注意到,王妃的脸色略显焦虑。
这位贤惠女子仍在为他的安全担心。
如果不出意外,朱由检能顺利继位,那么她作为正妃,也就顺理成章地将成为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
可还是那句话:危险和机遇,不知道哪个先来。
一念天上,一念地下。
此刻,他们夫妻俩的心思倒是一样的,既有难以抑制的激动,也有无法排解的担忧。
“臣妾担心的是,入宫之后,王爷身边若没有信得过的人,饮食起居均无法让人放心。”
“奴才愿随主子爷一同入宫,随侍左右,若有危难,奴才定当竭力护驾,万死不辞。”
“不然臣妾连夜为王爷准备食物,明日随身携带入宫,在登基之前,敌我情况不明之时,万不可食用宫中饮食。”
“这个做法妥当。”王妃的建议得到了张维贤的首肯。
朱由检的这位王妃,虽然即将贵为皇后,但由于出身贫寒、身世凄苦,自成婚以来,便毫无王妃的架子,甚至经常亲自下厨、缝缝补补,犹如普通人家的巧妇一般。
若论皇后身份,怕是千古难寻如此贤惠的皇后了。
王妃出去后,张维贤立即召了几名京营统领进入内室。
“马上按花名册上的登记,对防守信王府内外的兵士集合点名,重新清点人员。”
“王府内外防守人员重新调配换岗。”
“今晚所有人员必须全副武装,打起精神,不得偷懒打盹,就是熬也要设法熬过今晚,如有撤离职守者,斩!”
“给其他留守大营的统领发令,令其明日一早,率京营全部兵士到此集合,随我一同护送信王进宫。”
几位统领领命退出后,张维贤拱手对朱由检说:
“王爷,今晚老臣打算暂居贵府,请王爷恕老臣叨扰之罪。”
“老国公为小王安危殚精竭虑,何罪之有?”
说完,朱由检回头对王承恩吩咐道:
“王承恩,马上为老国公安排房间住宿,生活日用一律以我的规格准备。”
“奴才遵命!”王承恩说完,低头退出了房间。
夜已深沉,明天,迎接朱由检的将会是什么?
一夜未眠!
黎明时分,天色还未大亮,门外战马嘶鸣的声音将朱由检吵醒。
翻身起床,王承恩和徐应元早已在门外守候。
用过早膳,王妃周玉凤为朱由检备好了许多食物(其实就是一些烙制的面饼)。
呵呵,自古以来,哪有带面饼登基的皇帝?
看来朱由检这也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记得千万别吃宫内的食物。”
“除了王府带去的人,其他人一律别让他近身。”
“凡事机灵一点儿,别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话。”
王妃千叮咛万嘱咐,将朱由检送到大门口,那感觉就好像一位母亲在叮嘱即将远行的儿子。
临近大门口,王妃递给了朱由检一支短剑。
“关键时刻防身!”
王妃的这一举动,让朱由检突然想起忘了带一样东西。
对,竹笛!
师父曾对他说过,若遇危险时,便可吹响它。
倒不是他相信那支其貌不扬的竹笛真的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相信师父他老人家肯定有特别的安排。
朱由检返身回府,将藏于枕头下的竹笛插在腰间,重新出门。
大门外,京营的重兵早已集结。
这支两万多人的队伍,有弓箭手、火铳手甚至还有骑兵,可以说各种兵种配备齐整,虽然不知其野战水平如何,但在这京城之内,其战斗力足以秒杀任何兵种。
在国公张维贤的陪同下,朱由检登上了轿子,徐应元与王承恩一左一右跟在轿子的侧面。
张维贤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指挥京营布阵。
火铳队伍靠前,分列于两侧。弓弩手靠中,骑兵靠后。三个兵种形成三个“品”字形,随同我乘坐的轿子缓缓前行。
这样的排列方式,可以保证各个兵种在遇袭的时候,能迅速切换位置,也可以交替进行掩护。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在了皇宫的城墙上。
守城士兵在阳光的照耀下,浑身一片金黄。
队伍已行至午门,朱由检示意王承恩,队伍暂停前行。
朱由检从轿中出来,告诉迎过来的张维贤:
“国公,我想步行入宫。”
张维贤略一思索,说:“也好!”
随即下马与朱由检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