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城附近,有一卫所,名叫岷州卫。
卫指挥使名叫谭炜,是个目不识丁、五大三粗的汉子,是靠着当年跟瓦剌鞑靼一刀一枪血拼出来的功绩,混到如今这个位子上的。
这天,
他站在演武场中,闷闷不乐地看着麾下数个千户操练府兵。
忽然,
军营门口响起一声大喝:“吾有十万火急军情上奏!快快闪开!”
谭炜精神一下子紧绷起来,朝那边看去。
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哨探,驭马朝这边急速冲来。
看守大营的府兵在听到他那句话后,纷纷给他让开一条路。
就这样,
他一路来到谭炜面前,翻身下马,焦急道:
“大人!凤翔城出事了!灾民民变!已经杀了凤翔城知府跟粮长,占据了城外粮仓,正大肆发粮呢!”
“大人!还请速速出兵,解决此叛乱!”
谭炜铜铃大小的眼睛中闪过一丝嗜血与兴奋,大笑道:
“哈哈哈!好!”
“咱已经许久不曾上战场跟人拼杀了,浑身筋骨都快生锈了。”
“这场叛乱来的好啊!”
“正好可以让本将军杀个痛快!好好松松筋骨!”
“李虎!”他大声喊道。
“有!”
不远处,
正在操练府兵的一名千户应道,快步走了过来:
“将军!有何吩咐?!”
“率你麾下府兵,即刻前往凤翔城,随本将平叛!”
然而,
钱虎却没动,并且面露苦涩,道:
“将军,您忘了吗?咱们没有方孝孺大人的命令,是不能妄动军队的。”
谭炜神情一怔,紧接着脸色无比难看,跟踩了狗屎似的。
“妈的!”他恨恨骂道:“倒是忘了这个狗杂碎了!”
方孝孺带着朱允炆的圣旨来到西安后,第一件事就是通知周边各卫所,要他们不管大事小事,都必须先向他请示。
不然,
视作谋反。
各卫所的指挥使当然不愿答应,这就相当于自己的兵权被方孝孺夺了。
大明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这种先例。
但反对意见递上去,方孝孺就一句话:老子有圣旨,你们谁敢不听?
无可奈何,
这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只好捏鼻子认了。
其实,
这也是方孝孺、黄子澄极力削藩的主要原因。
他们想重回宋朝时代,想重新变得文尊武卑,想继续刑不上大夫,文官可以随意折腾武将,甚至是砍对方的头。
这种行为绝对是错的。
奈何朱允炆就跟猪油蒙了心似的,黄子澄说啥他听啥,一点主见都没有。
“嗐!晦气!”
谭炜狠狠一跺脚,喊道:“李虎!你先带麾下府兵前往凤翔城附近,等我请示过方孝孺大人后,才安排你行动。”
“是!”李虎抱拳离去。
谭炜接过手下亲随递过来的缰绳,翻身上马,带着十来号人,朝西安府狂奔而去,请示方孝孺去了。
……
一路狂奔,
谭炜毫不顾惜马力,终于是在两个时辰后,赶到了西安府。
谭炜跳下马,快步朝知府官衙后宅走去。
可没走两步,就被一名十二三岁、唇红齿白的书童给拦住。
“让开!某家有紧急军情要汇报给方孝孺大人!”
谭炜伸出大手,便要将书童扯开。
这小书童竟然也不怕,反而挺着胸膛喊道:
“你敢对我不敬?!”
“我是方孝孺大人身边的书童!跟了他好几年了!”
“你敢对我不客气,我就让大人砍你的头!”
谭炜脸气得通红。
自己纵横沙场数十年,杀人无数,不想今日被个小娃娃如此威胁。
偏偏他还真被威胁住了。
还真不敢动手。
没办法,
方孝孺身后站着的可是当今陛下!
他就算是砍了自己,当今陛下也不会怪罪方孝孺的。
谭炜气得吭哧吭哧只喘粗气,但最终还是不得不低头,拱手认错道:
“小先生,劳烦通禀方大人一声,就说岷州卫指挥使谭炜,有急事上报。”
小书童这才心满意足,哼了一声,道:“等着。”
随后,
嘀嘀咕咕地离开了。
谭炜耐着性子等着,很快,那小书童便走了出来,不客气道:
“且等着吧!我家老爷正忙着研读孙子兵法呢,没空见你!”
谭炜气得差点七窍生烟,真想当场活撕了这书童,但想到他身后是方孝孺,又不得不忍气吞声道:
“小先生,某家这边真有急事,是十万火急的军情!你还是再跑一趟吧!”
小书童却不理他,自顾自做起自己的事来。
把谭炜气得够呛,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
他带来的一名亲卫从怀中取出数两银子,上前递给书童,说着好话:
“小先生,辛苦您再跑趟腿,好不好?”
小书童接过银子,瞄了一眼,脸上这才露出笑容,道:
“哼,还是你有眼力劲儿!”
“不像那边的傻大个,跟个憨货似的。”
“要我说,这指挥使,真该由你来当。”
“等着!”
小书童收好银子,这才真正往后宅走去。
至于刚才?
他压根就没去后宅!
就是要折腾谭炜!
看着小书童离去,谭炜叹了口气,沮丧不已:
“某家从军时,南征北战,一路从小兵升到指挥使,从未使过银钱。”
“却不料今日面对一个小小书童,不使银钱,竟然连大门都进不去。”
“真是可笑!可笑啊!”
这一刻,
他心灰意冷至极。
很快,
小书童便再次出来,冲他们摆摆手道:
“进去吧,老爷在书房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