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这些火器总共有两千支,三面刀也有两千把,是汤监正让我送来的。”
南怀仁对着朱慈烺说道。
“一路辛苦了,南卿。”
朱慈烺将一支长枪和三菱军刺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南怀仁看不明白了,道:“太子殿下,您这武器是属于火器还是兵器?”
朱慈烺试了一下手感,不重不轻:“这是火器,也是兵器。”
朱慈烺本来想从系统商城那里买一份栓动步枪的图纸,但是奈何现在条件不成熟。
就算买来了,也造不出来。
所以朱慈烺将燧发枪稍微改动了一些,加上了木制枪托和刺刀。
这种改动是很简单的,汤若望是能监造的。
毕竟换汤不换药。
也就是说朱慈烺现在手里的外形酷似后世栓动步枪的长枪其实还是燧发枪。
只是多了一把三菱军刺。
三菱军刺是后世军队最厉害的冷兵器。
三棱军刺棱刺是在刺进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卡住刺刀。
这样刺可以从容的从人体拔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不会影响士兵下一步进攻。
三棱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
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
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
在殊死搏斗中,刺刀刺进对方身体后顺势旋转刀身,就会造成组织大面积破坏,所三棱刺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
“徐阿大,将这些燧发步枪列装给骑兵,让他们抓紧训练。”
朱慈烺说道。
“是。”
徐阿大领命而去,将朱慈烺新命名的燧发步枪发放了下去。
————
神机营将士在不停的训练。
而平阳府仍旧在不停的吸收来自黄河对面流民。
朱慈烺命人从流民中收取闯军的情报。
闯军大将被朱慈烺所斩,这严厉地打击了闯军的士气。
尤其是之前投降李自成的明军将士。
此时他们心里都很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降了李自成。
朱慈烺已经知晓了闯军中现在的情况了。
现在闯军中已经将士离心,这种军队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就在朱慈烺一心一意备战的时候。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整个山西陕西山东发生了蝗灾。
很多地方还未成熟的小麦大部分被霍霍了。
而且这蝗虫越来越多,似乎要肆虐整个大明王朝。
宋应星急的直跳脚,他前不久刚种下去的粮食种子已经变成了苗,要是被蝗虫祸害个几天,那一切都完了。
当即,宋应星找到了朱慈烺。
他准备从朱慈烺手里借人去田地里用人工去驱赶这些蝗虫。
宋应星也知道,用人工去驱逐蝗虫,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是让他什么也不做,就这么干看着蝗虫毁了粮食,他是如何也办不到的。
朱慈烺也发现了蝗灾,不过他并没有慌张,这是蝗灾吗?
这可是妥妥的高蛋白,妥妥的美食啊。
平时想吃都吃不了的好东西。
“宋卿,你放心,蝗灾不足为据,本宫自有办法。”
朱慈烺笑道:“你现在去拟一份告示,本宫全力收蝗虫,一百只蝗虫一个铜板,有多少收多少。”
“殿下,您收这蝗虫有什么作用啊?”
宋应星不解地问道。
“这个暂时保密。”
朱慈烺笑道,他现在不能对宋应星说把蝗虫弄来烤着吃,油炸着吃,那样宋应星压根不信。
他得把蝗虫弄成一道美食摆在宋应星的跟前,让宋应星尝上几只,宋应星才会相信他说的话。
“是。”
宋应星不再多问,立刻写了告示,命人贴道街头巷尾。
平阳府的百姓本来就愁这些蝗虫。
因为他们自己也种有粮食。
现在看到太子竟然要收这些蝗虫,而且价格还不菲,当即就全家总动员。
后面就全城总动员。
漫山遍野都是抓蝗虫的人。
不过宋应星为了防止有些人因为捉蝗虫而踩坏了庄家。
他特意借了不少神机营的士卒在地头田间看守。
很快,抓到蝗虫的百姓第一时间就是来朱慈烺的行宫变现。
期间,有很多人不相信,蝗虫还能卖钱。
当他们把真金白银拿到手里之后,才彻底相信。
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后面他们捕捉蝗虫就更用功了。
朱慈烺命令御厨按照他的方法开始烹饪蝗虫。
蝗虫烹饪好了之后。
朱慈烺宴请了平阳府大大小小的文臣和武将。
当众人看到摆在眼前的是蝗虫的时候,众人都面面相觑。
心道这玩意也能吃?
朱慈烺见无人动筷子,他立刻下了命令,让众人开吃。
众人这才捏着鼻子吃了一口。
然而接下来的场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些文臣武将开始疯狂地吃,甚至自己盘子里的吃完了,开始吃其他相识人盘子里的。
这道美味也从今天的宴会上流传到了民间。
后来整个平阳府的酒楼也都有了油炸蝗虫这一道菜。
再后来,整个大明王朝的酒楼和客栈也都有了这道菜。
不过这道菜不是想吃就有的吃的,得提前预定。
最后史记上明确记载,大明太子朱慈烺前线督战,遇蝗虫灾害,后来他突发奇想,将蝗虫或油炸,或火烤,做出了一道绝世美味,流芳百世。
这一切都是后话。
平阳府的蝗虫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几乎被捉光了。
当地的百姓甚至还感谢蝗虫,因为他们捉蝗虫赚钱了。
而且还能满足口腹之欲,简直两全其美。
有些百姓还抱怨,怎么蝗虫就没了。
宋应星也在感叹,太子殿下果然深不可测,一场蝗灾在他手里竟然演变成了一道美食。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