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解释道:“自从万岁爷身体抱恙,太子殿下监国之后,老夫被太子殿下招入阁中,现在是东阁大学士了。”
“老身这里恭贺范大人了。”
秦良玉拱了拱手。
“这次本官前来正是奉了太子殿下令,前来四川前来加封秦将军的。”
范景文笑道。
“加封我?”
秦良玉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这些年她虽然镇守四川,但是并未立什么功劳。
“秦良玉接旨。”
就在秦良玉陷入沉思之际,范景文突然严肃地拿出了圣旨。
“末将秦良玉接旨。”
秦良玉以及所有秦家人全部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四川总兵秦良玉镇守四川有功,加任四川招讨使,一切相机行事,加封秦良玉为忠贞侯,世袭罔替,赐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钦此。”
范景文念完圣旨的内容之后,恭敬地合上:“秦招讨使,快快请起吧。”
“谢……”
秦良玉不知道该谢皇帝还是太子,最后只能含糊地说了一句,谢皇恩。
范景文将圣旨递给了秦良玉,说道:“秦招讨使,老夫从京师出发到重庆府,历经月余,路上很是凶险,好几次差点被反贼给擒住,好在太子殿下给老夫派了不少将士护我周全,一路上的流民贼寇实在是太多了,你肩上的责任很是重大啊!”
秦良玉双手接过圣旨,而后又将御赐的尚方宝剑请到上方,不过她的眉头还是紧锁在一起。
虽然自己被敕封为四川招讨使,有了相机行事的权利,不再受文官的节制。
但是这没有解决最根本的原因。
那就是没有粮饷啊!
没有粮饷,哪里有人愿意卖命的?
范景文似乎看穿了秦良玉内心的想法,他笑道:“秦将军,是不是还有什么顾虑?你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商议商议。”
“范大人。”
秦良玉说道:“那老身就说说目前的困境,当下反贼张献忠就在夔州,要不是下雨,恐怕他们早已经攻克万县了,现在我部最缺的就是粮饷,要是有了粮饷,老身就能招募更多的土兵,将反贼张献忠驱逐出川蜀。”
“这一点太子殿下早就想到了。”
范景文从怀里掏出一块油布,油布里包裹着一封信,递了过去。
秦良玉一脸疑惑地接过信,然后打了开来,仔细端详信上的内容。
当秦良玉看完信上的内容之后,一脸的震惊:“太子殿下这是要老身去蜀王府要粮饷?”
“是的。”
范景文点点头:“太子殿下说过了,蜀王坐拥天府之国,乃是天下第一富,就是比之国库也只只多不少,所以太子殿下要你带着尚方宝剑去蜀王府直接取就行了,如果蜀王不同意……”
范景文露出一个你懂得的笑容。
朱慈烺并未言过其实。
早在嘉靖年间,大奸臣严嵩之子严世蕃就因为闲着无聊做了一个天下富豪榜。
结果蜀王众望所归,压倒一众藩王,太监,土司成为了天下第一。
毕竟蜀王一脉独占了川蜀百分之七十的良田,还每年拿着丰厚的朝廷岁禄,整整吸了大明二百七十多年的血。
秦良玉眼睛一亮,她本来就是一个胆子大,够果决的人。
现在有了太子殿下的密信,她再也不畏手畏脚了。
“凤仪,轻点兵马,立刻向成都蜀王府进发。”
秦良玉直接下令。
————
朱慈烺此时正在平阳府和宋应星在田地里研究改良土豆,玉米和花生的秧苗。
就在昨天。
朱慈烺将催熟化肥交给了宋应星。
宋应星往田地里一撒,只一天的时间,这些撒过化肥的和没有撒过化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撒过化肥的长势喜人,没撒化肥的就像营养不良的产物。
“殿下,您这肥料怎么这么肥沃?”
宋应星一脸震惊地道:“一天的时间就能让这些农作物长这么快,这也太神奇了。”
“这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肥料配方。”
朱慈烺胡扯道:“本宫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个配方,然后试验了一番,没想到还真有用。”
“原来如此。”
宋应星相信了,道:“那殿下可否将这肥料的配方告知微臣?微臣好记录一下。”
“可以。”
朱慈烺随口说道,他哪有什么配方,先蒙混过关再说。
“不过这些配方都在京师,等回京师再说。”
朱慈烺说道,旋即又补充了一句:“以后有什么发现和发明不要刊书发行了,这样只会便宜倭寇。”
天工开物这本书可谓是发展了倭寇的国力,毕竟倭寇的学习能力是相当强的。
所以,朱慈烺极力叮嘱宋应星,不要再将这些秘密公之于众了。
“是,太子殿下。”
宋应星点点头。
也在这时,徐阿大风风火火地来到了朱慈烺的面前:“太子殿下,京师来了一批货物,是兵仗局运来的。”
朱慈烺脸上一喜,让汤若望监造的另一种新型火器终于运来了。
汤若望还真不让人失望。
“走,一起去看看。”
朱慈烺丢下宋应星,和徐阿大向着平阳府城内走去。
知府衙门口。
一辆辆马车有序地排列着。
一个个神机营的士卒将这些马车围在中间。
他们脸上都挂着生人勿进的表情,吓的想要观看热闹的百姓走的远远的。
朱慈烺走了过来。
这些押运的神机营士卒立刻对着朱慈烺单膝跪地。
“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
朱慈烺说道,继而来到最近的一辆马车前面,打开了其中的一个木箱子。
箱子里放着一支长枪,确切的说是后世那种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
朱慈烺打开另一个箱子。
那个箱子里则装的全是三菱军刺,这也是朱慈烺让汤若望监制的。
求一波鲜花评价票和月票,拜谢各位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