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北平理工四个字,馆陶先是一愣,随后脸色大变。
拉着还在懵逼之中的陈午快速回到马车上。
陈午有些不解道:“公主,何事惊慌?”
馆陶显然有些惊魂未定,仔细看了看四周,这才小心道:“侯爷,这北平理工可是隐门?”
隐门?陈午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馆陶见陈午不懂,立刻解释道:“隐门就是乱世之时遁入山中的隐世家族或者门派!”
“这群人,有异于常人的非凡本领!几乎个个都是世外高人!”
陈午不禁来了兴趣,大汉朝还有这种隐门这种东西?
而且听馆陶这意思,似乎很多人都知道隐门的存在。
那还隐个屁?
“公主从何处知道隐门的?”
馆陶叹息一声道:“这是皇家心照不宣的事情!特殊时期隐门就会出世。”
“高祖时期,留候张良随赤松子云游,有几年时间不知所踪。”
“据说,留候便是隐门中人,助高祖完成大业后,借云游之名暂避山门。”
“秦时的高渐离、荆轲,也是隐门之人,只是下场不怎么好罢了。”
“隐门中人,本事大,规矩也多,不染世俗,有时连天潢贵胄都瞧不上。”
“但他们手段吊诡,有时得罪了隐门,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听到这里,陈午明白了,怪不得馆陶如此惊慌。
大约是觉得北平理工可能是某个隐门,但就这么被陈午大喇喇说出来。
谁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将秘密公之于众?
要是得罪了隐门,十分麻烦!
陈午立刻道:“北平理工,隐门倒算不上,但高人汇集倒是真的!”
开玩笑,京城的理工大学,高考没有六七百分,哪有资格报?
能上北平理工的,当然都是各地的学霸!
馆陶闻言,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样,这样的学派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得罪。”
“传闻霸王项羽便是因为得罪隐门,才最后败给了高祖!”
陈午听得一愣一愣的,项羽兵败不是因为刚愎自用,听不进谋士范增之言吗?
怎么还跟隐门扯上关系了?
馆陶解释道:“这也是汉宫旧闻了,范增是受到项羽猜忌,死在辞官归家的途中。”
“所以范增所在的隐门,觉得门楣被项羽辱没,这才派人襄助高祖。”
陈午直呼好家伙,楚汉相争,居然还有这样的隐秘?
虽然北平理工不是隐门,但陈午却不会忽略馆陶的话。
既然大汉长公主说这世界有隐门,那就肯定有!
陈午不由想到了那个给卫青批命,传授他本事的师父!
这么一看,此人很有可能出自隐门!
隐门中人,自视甚高,看他们插手楚汉之争就知道,这群人虽然遁世,但还是会在关键时刻干涉天下形势。
隐门隐世不出,不过是看不起世俗众人,觉得都是一群蝼蚁罢了!
这样的人,乱世之中可为谋士,但若是盛世,那就极可能是乱臣贼子。
没有一个帝王喜欢这样的隐世门派,随便派几个人出来,就能把天下给搅的天翻地覆!
朝代的更迭,都能看到他们活动的影子,怎会不令人感到害怕?
但不得不否认,隐门中的人的确有真本事。
陈午听馆陶这么说,都想弄几个过来给他打工了!
“公主可知道,这世上还有哪些出名的隐世门派?”
馆陶想了想到:“本宫只听母后与陛下谈起过,齐地的稷下学宫,鲁地的天机城,还有久不出世的公输家,都算是隐世门派。”
稷下学宫陈午知道,先秦时期的最高私人学府,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只是随着齐国败落,稷下学宫也随之消亡。
没想到这个学府居然没有真正没落,而是成为了隐门!
至于天机城,陈午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不禁有些好奇道:“天机城是做什么的?”
馆陶想了想道:“具体的本宫也不知道,但听名字,学的应该是阴阳谶纬之学,听说天机城的人,批命特别准!”
陈午点了点头,这么看,卫青的那位神秘师父,很像是来自天机城。
不过不管是哪个隐世门派,有多少惊为天人的学识,在陈午这里都算不得什么!
他堂堂北平理工高材生,集合了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会干不过这些闭门造车的野人?
哪怕像天机城这种跟陈午玩玄学的,他也不惧!
系统的帮助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这时候的神鬼之说还非常浅白。
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现象,陈午都能解释,甚至能还原复刻!
馆陶科普完之后,也好奇了起来。
看着陈午道:“侯爷知道北平理工,那这个隐门是做什么的?”
陈午思索片刻道:“这个学派什么都研究!主要研究世界的本质!”
馆陶听得一头雾水,但不妨碍她觉得北平理工不凡!
毕竟能作出这样旷世千字文的人,又怎会是等闲之辈?
这么想着,馆陶便道:“侯爷认识北平理工的高人吗?馆陶自出生,还未见过隐门中人呢!”
陈午闻言,呵呵一下,拍了拍胸脯。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