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制,5人为伍,5伍为队,5队为哨,5哨为总,5总为营,5营为镇。
一个镇15625人,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师,指挥官为总兵、副总兵。
一个营3125人,相当于后世的一个旅,营指挥官为参将,有时候也会有守备、都司、游击等称谓。
一个总625人,指挥官为把总。
一个哨125人,指挥官为哨官。
一个队25人,指挥官为队长。
很显然,吴军新的作战单元基础,会从营变为总。
一个总队或者说一个纵队,会成为部队的基础。
不过,吴世琮并不想把625人改为406人,他要改的东西很多,这方面可以慢慢改。
这一个总的五个哨,分成两哨长矛手,两哨火枪手,一哨炮兵。
方阵的基石是两个哨共250人的长矛手,火枪手和炮兵会借助长矛方阵的掩护进行作战。
两哨火枪兵,他们将会使用新型火绳枪,成为杀伤的主力,分布在长矛阵的两侧,或者一侧作战。
相比欧洲国家在17世纪中后期,火枪占比75%甚至更高,吴世琮的火枪兵占比不高。
这方面,吴世琮是有考量的,对手清军数量规模更大、骑兵比例更高,而火绳枪的发射速度慢,对方冲破火力线的几率是很大。
保留较多的长矛手,有利于近距离防护。
一哨炮兵,将会携带5门轻型驮载火炮,其中2门120斤的威远炮,3门百斤佛郎机,通俗的说就是两威三佛,人数较多,是因为吴世琮会让他们携带较多的弹药,以及具备单独的护炮任务。
作战时,火炮部队会和长矛方阵混编在一起,这会大大增强方阵的杀伤力。
这在西南山地作战中,更具有现实的机动意义。
毕竟500斤的发贡炮,在山地是很难机动的,至于2000斤的红衣火炮,恐怕除了扔给对手,不会有太多好结果。
佛郎机射程近,但是速射能力很强,200米内,可以通过快速发射的密集霰弹,杀伤近距离目标,不过由于佛郎机这种组合炮射程太近,必须靠近布置,如果遇到清军的火炮就很危险了,即使是37斤重的虎蹲炮,其射程也比佛郎机远。
威远炮射速随慢,但是射程远,威力大一些,可以有效摧毁盾车,破坏城墙,相比清军大量装备的微型的虎蹲炮,威远炮有明显的压制能力。
长矛手50人一列,排成5列。
中间每隔10个人,放置一门火炮,这样可以大大增强长矛方阵的抗冲击力,也能更加有效的保护火炮。
两哨火枪手则在长矛方阵两侧,呈三段式排列。
这种方阵,其实已经在向线列化发展了,火力输出能力很强。
古斯塔夫常用的战法,在远距离用野战炮攻击对方,同时自己的火枪手全部站到前面,第一排单脚跪,第二排弯腰,第三排站立。
面对敌军冲锋时,三排在近距离同时开火,火力密度比三段击高很多。
这也被称为古斯塔夫的雷霆。
开火之后,长矛手就会发起冲锋,趁着敌人混乱,给敌军致命一击,这种连环的战术,让瑞典人在17世纪初取得了各种胜利。
如果对手不冲锋,瑞典军队也会采取三段击的方式,和对方远射。
海南军校,吴世琮亲自担任校长,王宝担任作训科主任。
为了增强凝聚力,吴世琮仿效后世的Z委,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宗教委员会来统一士兵的思想。
具体如何操作,吴世琮交给了方英,方英现在是海南祈福寺教区的主教,目前汇集了不少人才,研究如何布道传教。
如何在军中提升凝聚力,暂时交给他是比较合适的。
马应先、马自奇、李象乾、李象坤等将领子弟成为作训官,带着王宝军中的优秀战士、昆明的青年才俊,和吴世琮商议军队改革。
“少王爷,长矛兵的比例太高了吧,别忘了我们的藤牌兵啊。”王宝抓耳挠腮的质疑道。
吴世琮笑笑,“王宝,藤牌兵在战阵中冲击力不够,尤其是对付骑兵很难,不过你放心,在零散的部队里面,会保留藤牌兵的。”
“可是我们的藤牌兵可是一绝啊。”
南方的藤牌兵确实比较有名。
“藤牌兵在小规模乱战中有效,但是大规模冲锋时,不如长矛阵有效。”吴世琮斩钉截铁。
长矛阵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南宋时期,有人心血来潮,用大刀代替长矛,结果被金兵打的损失惨重。
吴军、郑军的藤牌兵,在山地、战舰上面乱战比较有效,但是两支大军对冲时,长矛兵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吴世琮滔滔不绝,给众人讲述案例,听得众人赞许不已。
“长矛兵如果遇到藤牌兵,采用右刺战术,长矛手攻击自己右侧对位敌军,就能很好破解藤牌兵。”
使用长矛,吴世琮也能借鉴后世的刺刀突击。
吴世琮画了很多图纸,给众人分析讲解,然后带着这些人一点点操练。
这些人年纪都不大,有文化底子,学习能力强,对简化的小型方阵,掌握的很快。
不久之后,这些人就能熟练的掌握多个队形,纵列机动行军,横列战斗行军,长矛方阵和火枪方阵的互相掩护,炮兵队的转移。
众人越学习,对这些越认同。
这些人绝大部分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基础好,学习起来非常快。
“我们原先的队形、武器过于复杂,在大规模对抗时反而效果不佳。”
明军训练教科书是戚继光的练兵纪要,士兵按照鸳鸯阵进行排列,武器五花八门,对付进攻节奏慢的倭寇还行,进行大国攻伐就很吃力了。
历史上浙军去朝鲜和正规日军对抗,就很难打出那种神仙仗了。
而长矛突击则非常简单,后世的刺刀突击,吴世琮没少看。
简单、直接、威力大,不容易混乱。
比起那些胡里花哨的招式,密集突刺的长矛更有杀伤力。
至于那些左突刺、右突刺,吴世琮也讲了一下。
马自奇穿着短袖,露出结实的肱二头肌,坐在桌子对面频频点头,“少王爷,我爹也最主张突刺了,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在战场上使用起来还得费力去思考怎么用,根本不合适,除非是练了几十年的武林高手。”
“是啊,练兵的时候,要是武器太多,也不太好训练,还要教他们武器怎么配合,太难了。”
“长矛阵对骑兵很有效,我们现在最大的威胁就是鞑子的骑兵。”
王宝坐在一旁,双下巴上满是油,“少王爷,那要是我们攻城,或者在树林里面打仗怎么办?长矛在那种环境是很难舞动的。”
吴世琮点点头,“你说的确实不错,但是大军对垒作战,往往是在空旷的野外,如果在空旷的野外将敌军击退,把对方逼进树林、城池,我们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就算不强攻,也能把对方封锁在一个小区域里面,如果要强攻,我们也可以更换短兵器作战。”
王宝点点头,继续思考。
方英在一旁补充道:“我们的长矛兵会携带短刀、短柄斧的。”
吴世琮又解释道:“虽然我们的标准方阵中只有长矛,但是我们在更高级别的编制中,如营级、镇级,我们可以通过抽调、添加兵力的方式,组建一哨甚至一纵藤牌兵,作为独立兵力,执行比较特殊的作战。”
“行,这个思路我可以接受,如果有一纵藤牌兵,那么我指挥的时候,会灵活很多。”王宝举起茶杯和吴世琮碰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