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墡话音方落。
“说的好!”
众人寻着声音望去。
一位老者,须眉皓白,拄着根拐杖缓步走来。
“皇孙小小年纪,能有这般见识。”
“难怪皇爷,放心您亲领一军啊。”
“臣孟善见过两位皇孙。”
说罢,老者就将拐杖递给随从,欲跪地行礼。
走来的这位鬓发皆白的老者,正是保定候孟善。
这位老侯爷曾戍守辽东多年,
亦曾以五千官兵守住了被数万兵马包围的保定城,从而获封保定候。
他是亚圣孟子的第五十五代孙。
但要朱瞻墡说,保定候孟善什么最值得学习?
那就是眼光。
二十三岁,选择了朱元璋。
五十五岁,选择了朱棣。
这样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将军。
即使尊卑在前。
朱瞻墡也是万般不愿受这位近古稀之年的老侯爷的礼的。
他急忙挡住了孟善下跪的动作。
孟善一时间竟无法行动。
“侯爷行动不便,免礼吧。”
朱瞻基也忙接过话来。
孟善顺势站了起来,仍是饶有兴致的看着朱瞻墡。
小皇孙果如传说中那样力大无穷。
朱瞻墡看着老侯爷眼神中闪过狐狸般狡猾的光芒。
顿时心头觉得不妙。
“老臣听皇爷说。”
“正是小皇孙临危不惧地抓住了突然飞来的箭矢。”
“这才救了皇爷一命。”
“我不过就是凑巧罢了。”
朱瞻墡可不想着了老狐狸的道儿。
“听说小皇孙,如今已是跟着皇长孙一起练武了?”
朱瞻墡警惕的点点头。
“如今每日大部分时间都在蹲马步。”
孟善点点头,却没在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
倒是弄得朱瞻墡眼皮一跳。
“不知两位皇孙,对于选兵有何打算?”
“我尚未想好选多少人数,弟弟倒是定下来了。”
孟善的目光再次转到了朱瞻墡的脸上。
“我打算只选一万人。”
孟善的目光再次在朱瞻墡的身上左右打量。
老狐狸!
就敢盯着自己一个。
朱瞻墡回答的很是理直气壮。
“我人小,所以只要完成力所能及的就好。”
孟善倒是露出了有点欣慰的笑容来。
接着又问朱瞻基的打算。
“我决定了,我要挑选两万人。”
朱瞻基决定遵从爷爷原来的安排。
两万人,日常训练搞一些小型军事演习也算是够了。
其实朱瞻墡是很想跟孟善,打听打听辽东的情况的。
但此时却不是提这话茬的时机。
刚才他发现自己身上,有令这位老侯爷有兴趣的地方。
想必之后也是会常见。
他将自己选兵的原则交待给了小舅舅,命其挑选。
毕竟小舅舅是他爷爷给亲指过来干活的。
不用白不用!
朱瞻墡直接利落的将兵士构成分为两个部分。
十六岁至二十岁的成丁五千人。
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半大小子”五千人。
品行良好,动作敏捷为优。
朱瞻墡对于什么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倒是没什么要求。
这些儿郎们,自全国民间选出,原始出身必然大相径庭。
单兵能力是得用无数银子砸出来的。
吃好喝好,严格训练都少不了。
在朱瞻墡的构想中。
这些即将归他统领的新兵,起码是要“文”一点的。
大明的识字率实在是堪忧。
但如果想要一支单兵实力就够强的队伍。
基础的文化素质还是要有一些。
起码日常用的字要认识吧。
别日常他讲什么训练技巧,左耳进右耳出,直接就忘脑后了。
起码要做个记录,回去复习吧。
虽然自家大哥提到十二岁的半大小子很不重视。
但朱瞻墡却觉得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学习的时候。
亦是大明军队未来的薪火。
他计划将十五岁以上的成丁五千人。
白天进行军事训练,晚上搞扫盲班。
另一半是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则可以向他自己一样。
白日训练就分为两个部分。
朱瞻墡上午继续在大本堂读书。
那这些小子们也要在营里去识字,学一些简单的军事知识。
等到了下午,他也不在宫里习武了。
直接跟他这一万兵一起练。
觉得他年纪小?
心里不服他?
朱瞻墡可以真正在训练里教做人。
同吃同训练,确实有助于和大家打成一片。
只要自己在实力上完全碾压。
在生活上同甘共苦。
那这一万人,成为一支指哪打哪,战斗力强,作风过硬的队伍是早晚的事。
朱瞻墡就能彻底收服了这帮兵。
一番喧嚣过后。
尘埃落定。
被决定了去向的这些民间子弟。
因为被分配在不同的皇孙处,各自心里的滋味颇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