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墡和朱瞻基兄弟俩辞别皇爷,往神策门外驻扎着近四万人的营地出发。
一路上,兄弟俩俱是兴奋不已。
就算是习惯了在弟弟面前摆出兄长样子的朱瞻基。
这时候也在用噼里啪啦的说话表达自己的激动。
“小弟。”
“兵部派来的人说一共是近四万人,咱俩一人一半啊。”
朱瞻基还没见到未来的兵呢,已经开始在思考分配的问题了。
朱瞻墡却摇摇头。
“大哥,我只要一万人就够了。”
这个人数是朱瞻墡思考了很久的结果。
既然是给他当亲卫的,那他打算按他自己的想法去操练。
他想要的是一支单兵能力强,武器装备利,军纪作风硬的队伍。
所以要太多人也没多大意义。
一万人的这个数量,应该可以精中选精一下。
毕竟是爷爷亲自命兵部,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民间青少。
“就要这么点?”
“小弟,这次选的人很有可能就陪咱们长大了。”
“我怕多了就顾不过来了。”
朱瞻墡心里明白大哥的意思。
爷爷要多给兵还不要,傻!
但这也是朱瞻墡的一次实验。
看看他曾经了解的知识结合大明军事实践,能碰撞出多大的火花。
再说,以目前军器局的速度。
王二的新武器一开始的产量也不会很多。
朱瞻墡仍是确定不改主意,毕竟“兵在精,不在多”嘛。
他又不要谋反。
“闲”王可是以保全自己为第一要务的。
退一万步说,这一万人他带出来了。
他还能没有更多的吗?
应天府城外西北部,地势较高。
驻扎着诸多兵营,拱卫着京师。
朱瞻墡兄弟俩乘坐着的马车还没停下。
校场里的喧嚣声就已经传了进来。
这声音倒不像军营里常有的比武喝彩声。
朱瞻墡有点奇怪。
直到俩兄弟下了马车才发现。
刚才传过来的声音来自于手持木棍,敲打不怎么听话新兵蛋子的校官们。
朱瞻墡望着栅栏里。
歪歪扭扭的队伍。
衣衫也不甚整齐的兵士。
还有那好似临时凑来的武器。
他再次坚定了最初的主意。
只要一万人,先把他们练出来再说。
就这素质,仅仅一万人他都愁。
穿越之前,朱瞻墡常听到的古代段子是。
为了让大头兵们听的懂口令。
特意一只脚穿草鞋,一只脚穿布鞋。
真来到了这里,朱瞻墡确认了。
哪里是那么回事儿啊。
起码大明朝的不那样。
与后世猜想的不同。
大明的兵士们也是要进行基础训练的。
这是一切兵法、阵型的基础。
所谓“三官”、“五教”、“九章”就是如此。
比如“五教”就是针对兵士们教诲的。
一是教导士卒眼看各种形色的旗帜。
二是教导士卒耳听各种号令的规律。
三是教导士卒行走前进后退的步伐。
四是教导士卒使用各式长短不等的武器。
五是教导士卒相信赏罚制度的公正。
其实是正经归纳出了一些经验的。
若是士卒们在这些方面都熟练掌握。
上了战场士气又怎能部振呢?
说来时间也算挺紧迫的。
如今已是秋末了。
朱瞻墡需要尽快的把一万名士兵的纪律性培养出来。
紧接着进入冬训阶段,配合火器与阵型。
漠北的气候可是要比应天府糟糕多了。
这个阶段是完全基于,朱瞻墡可以把一万人掌控在手上的。
任重而道远啊!
“两位皇孙,末将迎接来迟。”
从栅栏中走出一位身着铠甲的军官,直接跪地见礼。
“免礼,咱们边走边说。”
说罢,朱瞻基率先进了校场。
“从全国募集来的近四万人,都安排在这里了。”
“你们总算是到了!”
有些人的出场,永远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朱瞻墡顺着声音望去,小舅舅正从一圈围观众人之中走了过来。
他过来之后。
校官们马上拿着棍子驱赶开了。
“小舅舅,方才那里怎么了?”
张升没直接答朱瞻墡的话,而是冲着朱瞻基挤眉弄眼。
“大外甥,这里可是好地方!”
“怎么说?”
朱瞻基也被小舅舅吊起来胃口。
“刚才不知道哪个人发现了个特别厉害的蛐蛐,另一人不服气也捉了一只,这不就两相争斗了起来。”
朱瞻基被张升说的有些心痒痒。
斗蛐蛐确实是他的日常爱好。
不过多年的皇室教育,让他不可能在这种场合做出不当的事来。
突然间,倒是朱瞻墡开了口。
“派人去把那两个斗蛐蛐的都给退回原籍吧。”
“这里是大明的军事重地,不是让他们来玩闹的。”
“军人,服从命令才是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