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徐达的三十万大军,在返回金陵时,要通过一个叫昆仑道的地方。
这条昆仑道长达100公里,宽十余米,两侧是高山。
在军事家的眼里,这里是一处绝佳的埋伏点。
而沈安的燧发枪队,便是埋伏在了此处。
他们预先在山顶的两侧布下滚石,其次在尾部立了一块巨石,用于封堵明军后路,最后在出口处放了无数石头,其目的就是让明军缓慢的爬出,好让外面的枪队瞄准枪杀。
一切似乎准备就绪。
当徐达的大军准备要靠近昆仑道时,军师刘伯温忽然涌出一股不安。
他连问道随军的将士:“前面是什么地方?”
“回军师,前方叫昆仑道。”
昆仑道?
刘伯温终于想起了这个名字。
这可是有名的凶地啊。
两边狭窄,小道长达二十余里,两边又有高山。
要是敌军在两侧埋伏,然后将两端出入口锁住,我军岂不是瓮中抓鳖?
想到此,刘伯温赶紧来到徐达面前,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岂料,徐达一脸的不在乎道:“我的刘大先生,现在皇上在金陵与敌军大战,我们岂有不火速顺援之理?”
“皇上可是在圣旨上写了,敢慢军者,斩!”
徐达的一通话,封住刘伯温的嘴。
有心想说下去,但看到徐达一幅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听的样子。
最后只能闭上嘴吧。
随即刘伯温换了个方式来说:“大帅,皇上那边是很急,但是我们也要保证这三十万军队的安全啊。”
“这万一三十万大军被敌军伏击了,即使我们再快赶到金陵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大帅我的建议是,分两批度过昆仑道。”
“待第一批没问题后,第二批再过。”
“大帅以为如何?”
徐达犹豫了一下,最后同意了刘伯温的建议。
因为在出发前,朱元璋再三叮嘱过他,如果再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多听听刘伯温的建议。
见到徐达同意后,刘伯温松了一口气。
事后证明刘伯温是正确的
要不是刘伯温这分批过道,徐达的三十万恐怕会全军覆没。
很快,徐达将三十万大军分成了两批过道。
第一批由他带过,第二批由刘伯温带过。
就这样,一生中几乎百战百胜的徐达,迎来了史上第一次大败。
“进!”
“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昆仑道。”
徐达一声令下,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走进了昆仑道。
昆仑道山顶。
“将军,这徐达的部队好像分成了两批,我们打哪一批?”
燧发枪的将领在看到徐达分兵后,也是暗赞了一声:“不愧是常胜将军,在这个时候还能保持这样的冷静。”
将军继续说道:“徐达是第一批还是第二批?”
“第一批。”
“那就打第一批。”
“叫弟兄们做好准备,看我信号行事。”
“是将军。”
.............
昆仑山道。
“大帅,现在部队已经过一半了,并没有发现异常。”
副将上前跟徐达说道。
“我就说嘛,刘大先生什么都好,就是谨慎过头。”徐达不以为然的道。
他一直觉得刘伯温这书生没什么用,就会算计这个,算计那个,一到关键时候就会扯犊子那种人。
果然。
这一次又证明了他的看法。
但就在徐达以为安全时,天空忽然响起了轰隆的声音。
当他抬头看时,却发现那并不是打雷,而是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
“敌袭!”
“靠两边!”
徐达发出他这辈子最大的声音。
但这落石来的忽然,加上昆仑道两侧并不宽,因此这一轮落石就砸死了最少两万明军。
“保护大帅。”
“保护个球,赶紧给咱冲出去!”
徐达一脚踢番了亲兵,直接大刀一挥,命令部队快速的向出口跑去。
“BOOM。”
只见一颗巨石从开而降,直接封住了昆仑道的入口。
接着又有无数石头落下出口,似乎也要封住出口。
徐达见状,大声喊道:“速度清理石头,冲出去。”
但这恰恰是枪队所需要的。
因为他们早已经在昆仑道的出口布下了枪阵。
出来一个死一个。
当一名士卒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可以跑出昆仑道,以为可以活下来时,却没有想到迎接他的是一颗黑火药。
“砰!”
士卒被一枪爆头,随即倒下。
后方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拼命的向出口涌来。
于是,燧发枪队开始了屠杀模式!
“砰!”
“砰、砰!”
“砰、砰、砰!”
...........
仅几分钟,地上就躺下了几百具尸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