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旭的婚事正常进行,到了接亲那日,顾宅一样上下装点一新,顾夭夭扯着月嫆到处跑着看热闹,锣鼓喧天中,景旭哥哥穿着大红喜袍骑着高头白马迎喜轿而来。
“二哥也忒没出息了,瞧他笑的,嘴角都咧到耳朵后头去了!”顾夭夭揽着月嫆的肩低语。
月嫆侧颜望着她,轻笑着点头,今日景旭的确笑的像枚呆瓜,不过他值得原谅。
顾家在盛氏大嫂嫂的打理下,井井有条,她不许景日纳妾,景日也从来没有那个心思,自那以后,后院过得比王大娘子还要顺畅。
老太太的思想也非常与时俱进,从来不说盛氏什么,景日若想纳妾,外头多的是女子,随随便便就能拉一个进房,盛氏在怎么闹都无用,偏他夫妇一条心。
景旭成家后便是新官上任去了。
渐渐深秋后,人们的身上开始多添了件衣裳。
顾夭夭大小姐的及笄礼是真气派,据说大娘子把京城有些脸面的太太、夫人、大娘子都请来了,门口光是轿子就排了两排,为了怕外客吹了凉风,大娘子还一口气布置了所有挡风的帘子,宴席上流水价的往里送碗子,顾彦也特意回府观礼。
大娘子还在翠宝斋定制了一套头面首饰,翠宝斋是京城第一珠翠楼,不知花了多少银子。还有身上那条襦裙,是王家老太太送来的,上面的刺绣是流觞绣,走动起来上面每一条纹路都会动似的。
完成了及笄礼,大娘子立刻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到了准备嫁妆的工作上去,时不时的要和顾彦和老太太交流意见,每当这个时候,顾夭夭就会一脸娇羞的掩面回屋。
王家按着礼数,备了足份的花茶,团圆果,羊鹅,酒坛,木雁外加几匹好布料,送来的彩礼足足堆满了一个院子。先是金子打成的一对金猴,因为顾夭夭大月嫆两岁属猴,足有一百两。布料是江南的绡纱八十八匹,三四两重的龙凤赤金镯十八对,还有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外加发菜等上品海味。
月嫆不由得感叹,这才是穿越女应该投的胎!
大娘子忙着脚踏风火轮,而小辈们按例每天给长辈们请安,陪老太太说说话,玩玩游戏,老太太有时会捉着两个两姑娘传授人生经验,之后俩姑娘和段氏二嫂嫂还都要跟着大嫂嫂看账本学官家。
二嫂嫂哪里跟大嫂嫂一个脾气秉性,长得很好看是真的,皮肤较黑,小巧玲珑,活泼好动,古怪精灵,是个不爱管闲事,只顾玩乐的十七八岁姑娘,每每请安都把大伙逗得哄堂大笑,甚得长辈们喜欢。
日子一天天的过,王家和北静王都向顾府表露结亲之意,此事已上达天听,外头人人都知道顾府就一个姑娘,这两者同时上门提亲,毕定是皇室更有说服力,谁知峰回路转,三姑娘婚事早定了王家,然后北静王闷声不响的接受了顾府表姑娘。
这表姑娘如今又成了京城的话题,话道:“顾府哪来的表姑娘?”
似的,怪就怪在,每回有了高门显贵来打听,还有春游,各府宴请,什么马球会等等活动,大娘子只提顾夭夭,出门也只带她。这个也并不怪别人,是每每有什么活动,月嫆都称病,装病装多了,最后干脆就直白的跟大娘子说,自己不喜欢热闹,所以除了北静王大婚时在大家面前晃过一次,之后再也没有,没人知道她是正常的。
又说说北静王娶表姑娘,为什么文官集团会这么高兴,这么赞同呢?因为他们认为,这里面是皇家、新贵、权爵对他们的妥协和敬重,这才有了外面一片的夸赞声。
按理说,北静王无任何重要官职权势在身,也不得圣宠,娶妻该娶高门显贵之女来傍身,可别看这些当官的都是臣子,一说皇家娶亲,谁不夹紧尾巴,其中的心酸和泪史历历在目啊!有想法的都避开了皇家,哪家舍得把好好的闺女送去受罪。
但找上门来时又另当别论了,有谁抵得过金钱和权利的诱惑,没有!所以两相矛盾下,还是半推半就接受。
倒是顾家老太太对这门亲事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坚决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