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如何解决没钱的问题??
这是目前摆在崇祯面前的问题!
按照孙承宗之前的建议,是拿阉党开刀,从太监们身上放血。
虽然这个提议与崇祯的想法不谋而合,但那毕竟只是一个建议,随口说说罢了,成与不成皆与他无关。
反正十天期限一到,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伸手向崇祯要饷。
但崇祯不同,他是最大的老板,要制定具体的计划,要有可行的方案。
还要研究方案的实施,以及由此将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得不偿失,还是一本万利……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才行。
要放太监的血,就必须考虑到魏忠贤。
只有先击垮魏忠贤,才能对其他阉党成员动手。
在对待魏忠贤的问题上,崇祯还是比较慎重的。
虽然自己刚刚改编了京师禁卫军,并且也军权在握,魏忠贤早已不是对手了。
但是自古办大事,均讲究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如果皇帝治臣子的罪,是为了抄臣子的家、赚臣子的钱,这说出去多难听。
况且,天启皇帝临终前曾交代过,暂时不要杀魏忠贤,留着有大用。
天启皇帝所谓的大用,实际上是因为魏忠贤有本事收缴税款,并且能制衡东林党。
虽然崇祯并不这么认为,但皇兄的意见还是要顾及的。
至少,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在故意找魏忠贤的喳。
总之,处理魏忠贤及其阉党,并将其全部抄家,这件事情必须做得滴水不漏,不能给其他人留下把柄。
对此,崇祯想到了一个声东击西的办法,以福王朱常洵为突破口,间接地牵出魏忠贤。
要让所有的人都认为,魏忠贤是罪魁祸首,并且罪责难逃。
崇祯继位之前,据王体乾供述,魏忠贤曾唆使福王朱常洵率兵进京策应,并向福王许诺,扶他继位。
最终事情有变,魏忠贤失败,福王派遣的亲兵迅速倒向崇祯,假装勤王。
崇祯继位后,为了安抚福王,曾就此事对其封赏。
但是现在,可以把这件事拎出来,重新做文章。
毕竟福王朱常洵派太监卢九德带兵进京,确实有作乱的动机。
当然啦!崇祯此次的最终目标是魏忠贤,而不是福王,福王只不过是一个突破口而已。
这就要看福王自己的表现了,如果他不明事理、态度强硬,那么他就是最终目标。
朝堂之上,人人皆知福王有福,曾经深得万历宠爱,得以就藩洛阳。
那可是大明最为富裕的地方,每年的财政税收,将近朝廷的五分之一。
如今国库空虚,每年的税收也就400万两银子。
福王这些年,可没少攒银子。
要是顺便从他身上搞个千把万两银子,岂不相当于朝廷两年的收入?
那眼下火器局的开支、辽东守军的军饷,岂不就有着落了?
计划好之后,崇祯立即找来了贴身太监徐应元。
“你跟随朕有多长时间了?”崇祯问道。
“回主子爷的话,奴才是天启二年进入信王府,开始伺候主子爷您的。”徐应元唯唯诺诺地回答说。
“听说你与魏忠贤、卢九德是同乡?”
“是的,主子爷!”
但凡皇帝身边的人都是人精,揣摩皇帝心思,察言观色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徐应也不例外。
今日,崇祯突然向他提起魏忠贤和卢九德,并询问他与这两人是否是同乡。
徐应元立即明白了,皇上肯定怀疑自己与他们有勾结。
毕竟作为皇上的贴身太监,徐应元了解并参与了崇祯继位的全过程。
一想到这里,徐应元顿感五雷轰顶,吓得面如土色。
他立即向崇祯跪下,磕头如捣蒜。
“主子爷,奴才跟随您这么多年,可从未有过二心呐!”
“你不必惧怕,朕没有怀疑你的意思,只不过有件事情要让你去做。”
“请皇上吩咐。奴才万死不辞!”徐应元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朕继位之前,魏忠贤曾派信使通知福王派兵进京,伺机争夺皇位,而福王派遣的带兵人,正是他的贴身太监卢九德。”
“此事,奴才知晓,并且向主子爷您禀报过。”
“嗯,现在,朕要你以同乡之名,想方设法诓骗卢九德入京。”
“此事容易,奴才即刻去办。”
“嗯,很好!不过,此事千万别让福王知晓,以免节外生枝。”
“奴才明白!”
……
几天之后,福王朱常洵的贴身太监卢九德,应徐应元之邀,赶到了京城。
徐应元诓骗卢九德,说新皇继位,自己也荣升为司礼监佥事,打算与魏忠贤等几个同乡欢聚庆祝。
更为重要的是,徐应元告诉卢九德,给他找了一个绝色“菜户”。
这令卢九德兴奋不已,从洛阳匆匆赶到了京城。
到达京城之后,令卢九德没有想到的是,“菜户”没见着,反而被几名锦衣卫捉拿,并被投入了诏狱。
随后,崇祯以皇室成员的身份,修书一封,快马传递给了福王朱常洵。
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侄儿向皇叔问安!侄儿新进帝位,百事待兴。然,国库空虚,不能成事。”
“久闻皇叔藩地富裕,颇有家资,可否略舍皮毛,资助朝廷?他日形势好转,定当加倍奉还,望皇叔垂爱!”
“另,前几日,皇叔之贴身太监卢九德,入京会友,酒后不法,现已被捕,下入锦衣卫诏狱中。依皇叔之见,此人是发回福王府,由皇叔亲审,还是由锦衣卫代为审理定罪?”
……
朱常洵看崇祯的来信,顿时火冒三丈。
这完全是要挟,赤裸裸的要挟!
但是转念一想,卢九德这个狗奴才怎会如此轻易落入崇祯的手中?
想必崇祯是故意挖坑,专等本王往里跳。
锦衣卫诏狱,但凡进去的人,没有不招的。
之前派兵进京策应魏忠贤,想必已被崇祯抓住了把柄。
据报,崇祯继位以来,已将京师禁卫军的军权牢牢抓在了手中,其实力已不容小觑。
看来这小子比他大哥天启皇帝强多了,从信的内容来看,他只是要钱,并未涉及其他。
也罢,本王只图安乐,不擅党争,暂且就依了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