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之变前后,嘉靖老仙正处于和群臣闹别扭时期。
严嵩也的确是个能办事的,此刻还没有完全昏聩到事事借助严世蕃,替嘉靖擦了不少屁股。
这就导致嘉靖进入神隐状态,彻底消失在普通朝臣的视线中。
要不是朱载垚搞七搞八,连鞑靼兵临城下时,嘉靖都只是跑到奉天殿,给他们远远瞧了瞧背影。
你说,这群臣子该多憋屈?
正因为此,在此刻的各路官员眼中,均王一事便是嘉靖二十九年第一大事,其重要程度远远超过刚刚解围的战事,更远远超过还等着论功行赏、朝觐天子的边镇将士。
甚至有人在奏折里奋笔疾书——
“国朝养士百八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吓得一群同僚拦住他,求他千万别拖着自个儿一起去死。
当初杨廷和的儿子杨慎这一声高呼,吼出了左顺门之案的高潮,把嘉靖吼得对近二百名官员施以廷杖,也把父子二人吼得再无翻身可能。
那地板上的血虽然没了,却渗进了所有大明官员的心里。
你这不是作死吗?
这位勇士悄声说道:“已得到消息,陛下让内阁压下奏折,诸位放心。”
同僚们恍然大悟!
这就明白了,骂最作死的话、揽最多人心,重点还不会挨揍,何乐不为呢?
结果严嵩看到几十份奏折上都出现这句话时,忙不迭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杨慎从云南爬回来了呢!
送完了奏折,这些科道言官也不走,就堵在通政司门外,嚷嚷着内阁给个态度,是不是要包庇均王。
严嵩就当这伙人是个屁,搭理都不带搭理,整理好需要呈送的奏折就往西苑去了。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内阁辅臣吕本也因为大军犒赏一事离开,值房里就剩下因为生病狂拉风箱的次辅张治。
老头儿今年也六十多了,现在蹲在内阁无异于吉祥物,两眼一闭啥也懒得管。
他这辈子见多了风风雨雨,根本没把这事儿当事儿。
你们再牛,拗得过一位被皇帝放纵的亲王?
无非是借着机会,给自己增加点儿履历上的镶金边儿罢了。
……
可就在内外对峙了,但没完全对峙的时候,一顶大罗红洒金伞盖出现在远处,随着一顶四人抬舆“吱扭吱扭”地缓缓接近。
科道言官们一愣,这是来了位亲王吗?
“莫非……莫非是裕王来为我们助阵?”一个年轻科道官激动地说道。
“不能吧?均王终究是他弟……呃……”另一人说了一半,发现自己这话不合适,赶忙刹住了话头。
“这事儿裕王办不出来,景王倒是可能。”又有一人说道。
“景王?被陛下打得爬都爬不起来,能跑来这里?”先前那人又吐槽起来。
不管怎么说,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国朝官员见到亲王,必须伏而跪之,以示尊崇。
所以,当抬舆停在面前时,满地的磕头虫齐声大呼:“见过殿下——!”
“噫?”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这般热闹,不当值的吗?”
头前一名官员立刻回答道:“臣等今日弹劾那均王跋扈,未得回应,不敢擅离……呃?”
他这才察觉不对劲,瞬间一个猛抬头,看向了面前的人。
只见眼前是个身着黑白道袍的小娃娃,正一脸好奇地打量着他。
正是特么均王朱载垚!
猪啊!
后面的言官们在心里痛骂这货,对着和尚骂贼秃,这话让你给回的……
太失败了!
那言官脸都白了,整个人都哆嗦起来。
他也参与了弹劾,亲手写下了奏章,对朱载垚干的事儿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眼前这位均王殿下,可是抬手杀得仇鸾亲卫人头滚滚的!
“呴喽~”一声,这位直接厥了过去。
其他人一阵慌乱,却不敢起身,只能跪在后面干看着。
“哦哦!”朱载垚点了点头,“那你们等你们的,不用管孤。”
说完,他抬脚往里面走去。
没当场发威就好,言官们把嗓子眼儿的小心脏按回肚子里,就纷纷要起身站起来。
“嗯?”还没进门的孙洪哼了一声,“均王殿下可曾让你们平身了?”
一群言官直接傻在了那里,看着孙洪彻底失去了言语。
我特么……
你特么……
他特么……
“阉竖可恨!”一名言官愤怒地说道,“若得机会,少不了又是一个刘瑾!”
其他人纷纷点头称是,可膝盖还是得老老实实搁回地上。
人家不提,你站起来就站起来了;
可人家提了,你就得按着规矩来。
看样子,只能等均王离开之后,他们才能站起来喽!
还好,通政司做事历来麻利,长短不过半刻钟的事情,他们还挺得住。
然后……
一刻钟,两刻钟,三刻钟……
这小逼崽子怎么还不出来?
住里头了?
不对!
忽然有一些人反应过来。
亲王来通政司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