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鞑靼破古北口,臣便曾上书八条……”
在丁汝夔的描述中,眼下京师内外兵力的状况,一一展现在朱载垚与沈炼的面前。
当时,为应对京师危机的局面,丁汝夔起初并不像朱载垚看到的记载中一样,应和严嵩、消极防守。
除了召集各镇勤王外,他还奏请禁军立刻出动,以正兵四营镇守四隅,奇兵九营分列九门。
哪怕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再烂,这样周密到死板的安排,也可以稳稳当当在保护京师安全的同时,伺机形成对鞑靼军队的策应袭扰。
等到外部勤王军队抵达时,更能发挥起足够的机动性,小小的内外夹击一番,让敌人多少受些损伤。
奏本上去了,可丁汝夔没资格随意出入玉熙宫,只得到了一个“照准”的批复。
但起码上头认可了,他也就开始了安排。
不安排不要紧,一安排却出了大问题。
按照大明此时的标准,四正营各一万人,九奇营各六千人,丁汝夔知道军队中存在吃空饷、喝兵血的状况,也没指望全额到齐……
能到个五六成,有个四万人的守军,他也敢拍着胸脯确保京城不失。
可当命令发出、各方盘点之后,丁汝夔发现他大意了。
他计算的缺额、虚数非常精准,禁军的确有四万多的兵员。
然而,他没计算这其中有多少老弱病残,又有多少因为军情到来的突然,而停在了为勋贵、提督、大臣充当私奴、外出做事的途中。
说不定,有不少现在正被鞑靼的骑兵追着砍,完全看不出是禁军兵丁呢!
这样一半一半又一半的折算下去,丁汝夔彻底麻了。
他手头用来防御京师四隅九门的可战之兵,居然只有一万露头?
说到这里时,丁汝夔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一脸凄然地看着朱载垚和沈炼。
“均王殿下!亲军老爷!这么分担下去,臣计划中的每个营盘只能有一千人!”
“自土木堡之后,我大明哪位大臣名将,能以一千人阻挡鞑靼?”
“臣不急调城外的援军进入,京师就是个空虚的壳子啊!”
不管丁汝夔其人如何,他之前的布置是合理的,但成了一番空谈。
按照现在的计划,他是打算将已经抵达城下的部分援军,屯驻到十王府、庆寿寺一带,随时策应危急的各个地方。
面对丁汝夔的连番质问,朱载垚和沈炼陷入了沉默。
半晌,朱载垚干巴巴问道:“禁军……归谁管?”
丁汝夔轻蔑一笑:“当然是我大明成国公爷朱希忠。”
于是,东直门的城楼上,就出现了朱载垚跳脚大骂的画面,身边的沈、李、孙三人也都气愤难当,没工夫管朱载垚的行为是否得体了。
可骂归骂,眼前的事态还是严峻的。
沈炼思索半天,也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得替丁汝夔说了话。
“殿下,此事怕只能照丁部堂的安排做了。”
朱载垚依然气愤难当:“偌大个京师、厚重的高墙,大不了缩在里头当乌龟,鞑靼还能打进来不成?可你们把兵调入城中……城外呢?”
京师周围无数县乡村镇,如果没了军队的保护,那还不任由鞑靼人掳掠?
作为一个生于后世,被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人,他无法接受弃百姓于不顾。
这可是得国之正莫过于此的大明啊!
现在他的表现,就有点儿像后世幻想破灭后的无脑粉丝。
均王不乐意,沈炼就不能多说,丁汝夔在两人面前露了怯,也不再能硬挺起来。
场面尬在了那里,几个人的脑海中,都在思索着眼前局势的应对办法。
这时,城下忽然传来一声微渺的叫喊,落进了他们的耳中。
“城上是哪位大人?末将朱楫有下情禀报!”
几人猛然惊醒,才意识到此前的一番争论陈述,周围早已寂静无人,争吵叫骂之声多多少少传到了城墙外面。
朱载垚甩着小短腿儿跑过去,趴在城墙往下看,才看到一支队伍正与远处的小股鞑靼遥遥对峙。
而在这队伍的后方,一名高大武将纵马盘旋,焦急地等待着上面的回复。
“弄他上来!”朱载垚回头冲沈炼说。
沈炼招呼躲远的兵丁,找到吊篮抻下城去,把朱楫给吊了上来。
“末将是兵部右侍郎、保定巡抚杨大人麾下,几位大人……呃……”
他急匆匆单膝跪地,报出了自己的来历,却在抬头看到朱载垚的瞬间卡壳了。
朱载垚很郁闷,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小模样儿不靠谱,站着和人家跪着一边儿高。
“这位是当朝均王殿下,”沈炼赶忙介绍起来,“还有兵部丁尚书在,你且说下去。”
朱楫连忙又是一通施礼:“方才城上有令,命我等速速进城,末将以为不可。”
“哦?”朱载垚的精神振奋起来,“你有想法?”
朱楫点点头:“末将一路带兵杀透鞑靼,发现其进入关内后兵心涣散,军势正分散成小股四处劫掠,正是吃掉几路的大好时机,还望几位不要错过!”
“当真?”朱载垚无视了丁汝夔想要说话的愿望,“那城下这波鞑靼是?”
朱楫轻蔑一笑:“一股先锋罢了。殿下若是有意,末将这就拿他们的人头去!”
“壮哉!”朱载垚击节赞叹,却忽然好奇地回头看向丁汝夔,“这等良机,丁大人事先不知?”
丁汝夔老脸一红:“兵部只管运筹帷幄,哪里晓得这细枝末节……”
“……”
朱载垚和沈炼都无语了。
真就微操大师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