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因为苏先生的《赤伶》人气太高了,还是他的故事太吸引人,以至于让大家忘记了他身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我就说一点。
故事特别感人,但没到让我泪崩的程度。
可就是小朋友们合唱的歌声响起的那一瞬间,我就落泪了……”
嘶!!!
女评委话音刚落,整个大厅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对啊!
回想自己什么时候落泪的,不是和她一样么?
如果不是这个女评委提醒,大家都忘记了故事是让他们痴迷。
可是最终让自己忍不住掉下眼泪的,却是孩子那首歌。
台下,女评委的声音透过麦克风继续传出。
“其实这也是我想说孩子们的表演,不比苏先生差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在我们华夏,诗之所以被称之为诗歌。
是因为许多诗是可以唱的。
我们回忆之前的故事,从开头那个中年书生端详着那个簪子开始。
再到最后,六娘刺破手指,鲜血滴在手帕上,落成红豆。
是不是红豆一直贯穿着整个故事。
而故事里提到《相思》这首诗,是不是小秀才背诵了一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
‘最相思’三个字,他却说不出口。
为什么说不出口,那是古代的小孩子啊。
懵懵懂懂,才知相思,哪敢轻易诉相思。
没有说出口的相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直到六娘出嫁。
她凤冠霞帔,坐在花轿,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清泪落下。
此时孩子们的歌声响起。
或许有些人觉得,孩子们的歌声像是故事的伴奏,去渲染故事氛围。
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苏先生前面所说的故事,都是在铺垫。
愿君多采撷,为何?
因为此物最相思啊。
可小秀才的诗背了半句,没有说。
他埋头苦读,想考出一个锦绣前程,风风光光的把六娘娶进家门,没有说。
而六娘呢,和书生擦肩而过没有说。
最后为他绣对蝴蝶,绣成红豆还是没有说。
直到六娘嫁作他人妇,直到小秀才方知六娘心意。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可之前他们都没有说出口啊,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小朋友把相思唱了出来。
孩子的声音是最纯真的。
我们能听懂这个故事,但我觉得他们或许只是懵懵懂懂。
因此他们的歌声没有掺杂任何的杂质,只是唱着。
像是画外音,像是局外人,像是说书先生亲眼见到然后传唱许多年的故事。
偏偏这个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的。
这样的遗憾和心碎,是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的。
所以,我被感动,我落泪。
因为苏先生铺垫好了这些情绪和故事,而最后将我情绪彻底引爆的,是这些孩子们。”
女评委抬头看了眼台上的孩子们,给了一个鼓励的微笑,“而且大家有没有注意苏先生所说的。
这些孩子们是临时学的这首歌。
还有一点,除了孩子们的歌声让我动容,接下来就是那个小女孩单独的朗诵了。
她的朗诵只让我想到两个词。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那个小女孩就像是一个机器,用她的声音带着我回到小秀才和小六娘相处的那段时光。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可故事里的六娘没有嫁君妇啊,是嫁做他人妇。
本该动人的羞颜,也换做楚楚泪眼。
能让我有最后这样情绪的迸发和最后感动的,苏言先生只能占少部分。
而这些孩子们却占了大部分。
所以我觉得苏先生是一个好的说书人,但更是好的助演人。
真正让我感动的,恰恰就是这些孩子们。
所以,我给孩子们的分数是……9.5分!!”
女评委这番话不仅点评了孩子们的表演,更是直接打出了分数。
并给出了自己打分的理由。
她话音一落,远处杜小若和园长等人,立刻大声欢呼起来。
这意味着他们的幼儿园离复赛又近了一步!
此时场上最高的是9.2分!
最低的,则是7.6分。
因为十进四的规则,他们昆水幼儿园如果能超过第四名的8.8分,就多一轮的表演机会。
之前就说过,昆水幼儿园的水平只在这些团队中排中游。
之前想要夺冠还是有些难度的。
但有了苏言的帮助,那就不一样了。
他们甚至可以尝试夺冠。
评委的分数,是五个人取平均分。
都走到了复赛了,大家自然想着进决赛。
因此,第一个评委给出的9.5分,让大家十分开心。
仿佛又看到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