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开封城位于黄河以南的豫东平原上,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此。
东京开封府,又称汴京,在陆扬印象中,开封城最著名故事当属包拯包龙图了和天波府杨家了。
包拯是合肥人,可惜此时传说中的包拯还只是孩童,陆扬自无机会碰到。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汴京城一景。
后世陆扬来过开封一次,那时候他走在古老的开封街道,仿佛还能感受到昔日的繁华盛景。
开封城墙厚重,多达三重,分为罗城,内城,宫城,每重城墙外都环有护城河。
最外围的罗城主要作防御之用,周长有十九公里,南有五门,东和北各四门,西面有五门,众多城门均包括水门。
城门设瓮城,上建城楼和敌楼。
内城周长一十八里,四面各三道门,主要布置衙署、寺观、府第、民居、商店、作坊等。
宫城又称“大内”,南面有三门,其余各面有一门,四角建角楼,城中建宫殿为皇室所居。
北宋时期商业和手工业极为发达,使得当时开封出现了工商外至,络绎不绝的局面,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开封城把内城划分为八厢一百二十一坊,外城划分为九厢一十四坊。
道路系统呈井字形方格网,街巷间距较密。住宅、店铺、作坊均临街混杂而建。
繁华的商业区位于可通漕运的城东南区,通往辽、和以后金的城东北区和通往西京洛阳的城西区。
主要街道人烟稠密,屋舍鳞次,有不少二至三层的酒楼、店肆等建筑。
中国古代城市的街巷制布局,大体自北宋开始而沿袭下来。
开封城内河道、桥梁较多,最著名的有州桥、虹桥,均跨汴河。
州桥正对御街和大内,两旁楼观耸立,景色壮丽。
虹桥在东水门外,巨木凌空,势若飞虹。
相国寺、樊楼、铁塔、繁塔、延庆观、金明池、艮岳等建筑和御苑,构成丰富的城市景观。
北宋开封城的规划和建设,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因黄河泛滥成灾,到元代始,开封城逐渐没落,再无往日之繁华,而本可以通航的开封,亦成了一座不通航的城市。
但幸运的是,陆扬来到的是宋真宗时期,此时的北宋,恰似最繁华的时候。
开封做为北宋都城,就和后世的首都一样,大街上随便溜达,或者去樊楼吃个饭,青楼逛一圈,赌博场所耍一遭,最著名的相扑场地,都可能遇到某位皇亲国戚,某位高官子弟,富商纨绔。
看着高大恢弘的城楼,陆扬赞叹之余,内心不免忐忑,从荒僻的保德州到繁华东京,内心是有落差的。
沿途行人渐多,推车的,拉粪的,挑柴的,卖唱的,牛车,马车,驴车,林林总总,颇具盛世繁华之景。
这还是城外,想必入得内城,又是一番景象。
终于到了。
数月奔波之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浩浩荡荡,浑身疲惫的一行人脸上全泛着喜色。
“陆官人,终于到了!”玉若嫣欣喜道。
玉若嫣喜欢称呼陆扬为官人,他的县男职称和主上,玉若嫣却很少称呼。
“嗯,若嫣,你和琦鸳来过几次东京?”
骑在高头大马上,陆扬朗声问道。
“有三四次吧。”
“陆官人,俄和姐姐对东京比你熟悉,你想去哪儿,俄们给你做向导便是。”琦鸳得意道。
春妮和果菜掀开车帘,兴奋溢于言表,她们小地方的人,来到传说中的汴京,真的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啥都新鲜。
实际礼部对官员三年一考核,陆扬本不用来的,结果官家要见他,那就另当别论了。
宁知州和柳通判恰好在保德任职三年,又逢年底,这才有大冷天赶往京城。
初到东京,要先找地方住下,然后再去吏部报道,等待面圣。
陆扬对此可谓一无所知,只能由宁知州教他。
刚一进城,陆扬的护卫就引起城内居民极大地关注,陆扬的护卫们个个威猛,衣着奇怪华丽,明显和宋的衣服服饰有区别。
护卫们亦是兴奋不已,他们中大多是未来过东京的,东京的繁华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若此,甚至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繁华。
只是,天气寒冷,街上行人还是少些罢了。
进入内城后,宁知州唤来陆扬。
宁进道:“陆县男,老夫在城内有自己的宅院一座,汝可愿意暂住一起。”
陆扬道:“大人,并州王家在东京开设有店铺,且多宅院,来时已有交代,让我务必去那里住下,我这人好动,去大人那里恐有不便!”
宁知州点头道:“也好,你自去吧,先多加歇息,明日和老夫一起去吏部报道,等待宣旨面圣。”
“陆扬省得!大人,我是不是先去见朝中某位大员,求大人赐教?”陆扬道。
宁知州摇头道:“暂且不必,汝是新人,和朝中大员们并不熟悉,上门拜会不免唐突,等面圣后,老夫自会带你见过诸位大人。”
陆扬点头:“大人官邸何处,我明日可早些前去。”
告知地址后,陆扬和宁知州一行人分别。
宁知州等走远,陆扬松口气,对几女笑道:“你们饿不饿?”
“饿!”琦鸳抢着道:“咱去樊楼吃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