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想着的是,后面的辫子朝的皇帝能微服私访下江南,自己为什么不行?
而且,这样的调研,最能看清大明的现状。
更何况,古人云,烟花三月下扬州。
现在都四月了,更应该下。
“朕意已决,朕问你,从京师下扬州需要多少时日?”
“回皇上,走京杭运河的话,快则十二日,慢则十五日可达,若要到杭州,则再需加三到五日。”
明代,是京杭大运河最鼎盛的时期。
此时的黄河没改道,万历三十年,每年从南方北运的粮食就高达380万石。
同时,也是财政支出最大的一块。
漕河上共有闸夫、纤夫、浅夫、挑夫等夫役十余万人,每年耗银百余万两。
朱由校本次出行还有一个目的。
就是实地考察迁都的可能性。
如果迁至物产丰富的应天府,每年就能少运粮食超二百万石。
这年头,北方真的不产粮呀。
天灾来了,更惨!
“王安,传令下去,本次出行,以容妃回杭州省亲为由,使用皇船皇撵,命方正化抽八百骑兵沿河随驾,会武功的宫人三百随行。”
“呃,让皇后张嫣、良妃王氏、纯妃段氏,容妃任氏也随驾出行吧,一起去看看江南。”
王安顿时头大。
皇上怎么说走就走呀。
“皇上,是否需要其他大臣陪同?”
“不用,让首辅刘一燝主持内阁,王承恩留下用印,对外不宣称朕有出行。”
“奴婢明白。”
朱由校安排的人,都在低调发育,自己出去两个月,回来时,他们正好能出点成绩。
想到能出去走一遭,看看大明的壮丽山河,朱由校心情大好。
“王安,再准备些世子、公子的衣物,说不定朕要微服私访哟。
......
三日后。
一队车驾、精骑向通州方向进发。
在那里登船。
马车虽有颠簸,但因为有郊游的心情,这些都被忽略掉了。
直到在通州登上皇船。
运河本就是为皇室与军队服务的,在大明有例:“皇船第一、漕船次之、考船又次之、贡船、官船再次之。”
民船与商船经常会被不允许行驶于运河之中。
因为,运河并不宽,除借道黄河的地方外,通常就是百余米宽的人工河。
皇船也不是后世见到的单艘船,而是像列车一样,将六艘平板大船接驳起来。
形成船龙。
两侧有专人摇浆,时速可达20公里每小时,按一天行驶十小时算,一日可两百公里。
而京杭运河全长1797公里,全速前进的话,理论九天可达。
但,只是理论,因水流、闸口的原因,通常要多上几天。
皇船内富丽堂皇,精美绝伦。
“皇上,可以起航。”
“出发,直下扬州。”
方正化带的八百精骑,分成两拨,于河道旁行进。
一拨先行探路排除威胁,一拨紧跟在皇船附近。
除皇船外,还有一些小的兵船在四周护卫。
朱由校没穿龙袍,一袭白色锦衣站立船头,领略两岸的风景。
“锦绣河山、江山如画。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亭台楼阁,没有雾霾烟气,只有天空云淡,真好!”
“皇上,什么是雾霾?”
“PM2.5,吸多了对肺不好。”
“什么是PM2.5?”
“皇后,你的好奇心有点重哟。”
“臣妾知罪。”
“真乖!”
皇船白天行驶,晚上则靠岸停泊。
途经天津、沧州、德州、聊城、济宁,朱由校都没有下船。
要么是看风景;
要么就是用厚皮纸制了一副扑克。
没事找皇后与妃子们,教他们斗地主。
直到经过一个繁华的集镇,看到徽派建筑、水乡建筑、城池楼台于一体,他才来了兴趣。
“王安,前方是何地?”
“回皇上,前方为台儿庄集,皇船要在此等侯,开闸通水。”
台儿庄,朱由校当然听说过。
天下第一庄。
其繁华,居于附近40个集镇之首,繁荣富庶,商贾云集,船舶迤逦;
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
“下船走走,不用人多,就你、曹化淳、杨涟再带几个侍卫。”
“皇上,臣妾也想去,臣妾在船上都快闷坏了。”
“好吧,换上民间的衣服,你们几个想去的都跟上。”
朱由校一发话,一皇后三妃都嚷嚷着要去。
她们换上了民间的月华裙,每人只带一个婢女在身边。
一行二十几号人,闲庭信步般的进入这个商贸集市构成的的庄子。
庄内汪渠相连,水巷纵横,居民筑台而居,是标准的东方水城。
漕运码头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台儿庄在明代的经济地位,相当于后世的义乌。
是各种手工艺品的集散地。
“杨涟,此地的繁华,不输大府城,满庄尽是商贾,完全可在此地设一国税衙门。”
“皇上说的是,臣下记住了。”
“不长记性,说了出来后别叫皇上。”
“是,公子!”
一行人向前。
行至一江南式青砖青瓦、由多个四合院组成的大院。
“这院子好气派,居然能建三层楼高,估计住的是个富大户吧。”
众人走近。
只见大院正堂一块牌匾:扶风堂。
两块红木上雕有对联:
悬壶济世,未曾称扁鹊;
仗楫经商,也可效陶朱。
“哟,这户人家祖上是行医的,后人做生意,曹化淳,拍门,咱们进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