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星光黯淡。两匹快马在章台宫门前止步,连驰一夜一日,两名上将军幕府军吏,此时翻身下马。守门卫士收去军吏佩剑,将二人接入宫门内,步入一旁门房,军吏即从怀中掏出军报,递于候在屋中传事宦者,口中道:
“上将军武安君战报,急报大王。”
“诺。”
传事宦者应诺,手拿战报出门去了。宫中卫士问二位幕府军吏:
“可有夜饭?”
“未有。”军吏道:“有水,喝口。”
“有。”
卫士一边拿过水杯,倒水送到两位军吏手中,一边言于传话宦者,两位军吏尚未夜饭。传话宦者立时出门去备饭食。两军吏却是喝过水后,便走进里屋,摘下头盔,合甲倒在卧榻上睡了。卫士跟进里屋,正要说夜饭事,却是已听到两军吏呼噜之声,顿时无语哽咽,鼻中发酸,默默退出里屋,大步走出门房,却见路边,应候正与传事宦者说话。
“快去。”
范雎边说,边是一挥手,宽大袍袖随之摇摆起风。
“诺。”
传事宦者应诺而去,上了宫内马车。车夫立时驱车去往大王所在。范雎望着行去马车,转身一抖长袖,手扶车架与车夫道:
“我又欲见大王。”
“应候请上车。”
范雎走到车后,上车后坐好,抬手拍打厢壁。车夫立时驱车回转,向竹庐而去。宫门卫士皆望之,继而相视私语。
竹庐内,灯火明亮,秦王独自沉思,念念难忘上党战事,不思睡眠。一旁管事宦者静立,身后两名宫女轻轻打扇起风。
“上将军武安君战报,急报大王。”
传事宦者在门外开口报事,双手呈上战报。管事宦者忙走去接过,转回来呈于大王。秦王一把抓过,面色急切,扫了眼系绳上封泥印记,伸手从案下小格中,取出把锋利小刀,挑断绑住战报系绳,封泥亦随之破碎,小刀放回案下小格,将盖板打开,武安君浓墨飞舞之军报,便现眼前。秦王老眼昏花,伸长手臂将木牍放远,方看清文字,愈看愈喜,愈看愈惊。一旁管事宦者不知报来何事,心亦是提到嗓子眼,不知不觉跟着着急。听到门外脚步声,见应候去而复返,便是点头示意。范雎亦是停步门口,静待王召。
观报,秦王心惊不已,听到动静,瞟了眼门口,见是范雎又来,便是招手叫其进屋。
“快来,快来,寡人正欲召汝。”
听得大王唤,范雎连忙进屋,在座席外脱履,走近王案,坐下,目光落在大王手中文牍上。
“快看,武安君战报,昨日已围赵括,数十万众于山谷!”
“哦!”
范雎惊讶一声,忙接过大王递来文牍,捧起细看。秦王手扶长案,盯住应候,见其面上变颜变色,不由欠身欣然道:
“嘿嘿!武安君危矣,其手,兵不足七万。鸡子欲破卵!应候如何办?”
范雎正看在关键处,却是未语。秦王面上浮现笑意,又嗯哼一声,放松腰板,软回身,肘撑扶几懒懒坐好,口唇噘来噘去,花白长须张动,又显心中急切。
“哈,大王之意?”
惊觉方才大王问话,范雎忙抬头应声道。
“鸡子欲破卵,应候何以为?”
“臣以为,发援兵,以充长平。”
“发何处兵?”
“河内郡。”
“何以征河内?”
“上党之战,未征河内郡之兵也。其意在备韩,魏。如今郑朱媾和,诸侯无意干上党事。正可征其民也。河内邻上党,其兵越太行,即可援长平。去岁击韩,河内有起兵数万,诈以攻河南。今又备韩,魏,复起之,便也。”
“好。甚合寡人之意。去岁,李冰集兵多少?”
“约三万众,对外称十万。”
“三万不够。”
“臣以为,可尽起河内年十五以上至长平。”
“如我老者亦然?”
“年满六十以上者可免。”
“嗯。河内之民归秦,多不过三载。如此尽征其男,恐不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赐民爵各一级。如此,其家中老幼亦有得,必勇于战也。”
“便如此。”
“臣明日即拟诏。”
“单诏命恐不及也。”秦王淡然道:“明日寡人亲至河内。”
“大王不可!”
范雎忙放下战报,膝行至秦王跟前,伏地力谏。一旁管事宦者眉眼直跳。两打扇宫女娇躯颤颤,小手抖抖。
“哎哎,应候莫如此,起身说。”
秦王笑打范雎肩头,命其起身。范雎坐起,正色道:
“大王不可轻离国都。此去野王,至少五日行程。诸侯知其事,若进而击王,实大患也。”
“非也,长平之危,方寡人心头之患也。汝不必多言。”
“大王,臣愿至河内宣诏。请大王留咸阳。”
“汝不足取信于民。此事,必寡人亲至,方可成。汝留咸阳辅佐安国君监国,事亦甚多。”
“大王圣明!臣听命。”
“嗯。”秦王点头,手扶长案道:“应候以为,何人领兵援上党合适?”
“河内郡尉司马梗。”
“好,其为裨将,领河内军援长平。何人守河内?”
“李冰即可。”
“不好。何人接任郡尉好?”
“臣以为,右庶长摎可。其去岁击韩,威震三川。以其为郡尉,可警三晋。”
“好。”秦王称好,抬手道:“召安国君,右庶长摎,来竹庐议事。”
“诺。”
管事宦者应诺,走出竹庐吩咐传话宦者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