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样,李牧胆小畏战的名声还是在赵军内部被私下传扬,这事儿不胫而走传到了赵孝成王的耳朵里。听说这个几年前向自己大吐苦水,索要军费,求之不得又大要政策的李牧就是这样对待匈奴人的,赵孝成王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就传话责怪李牧。可是李牧却对赵孝成王的责怪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这种拿村长不当干部的做法,严重伤害了赵孝成王的自尊心,于是他做出了和长平之战时一样的举动——换帅。
一道君令下达,李牧被从边军主帅的岗位撤下来,赵孝成王另外委派了一个将领接替这个位置。应该说,赵孝成王的这次人事调动还是带来了新的改变,只不过是变糟,而不是变好罢了。
在李牧离开的一年多的日子里,匈奴人照旧保持着日久天长形成的生活习惯——时不时到赵国边境搞些创收活动,虽然一直以来斩获不多,但聊胜于无吧!
但是,面对新的边境守将,他们惊讶地发现,情况变了,赵军不再像过去那样看到匈奴人就躲藏了,而是堂而皇之地摆出战阵,一副和来犯者一决雌雄的架势。
这种勇气固然可嘉,但是两军一交手,赵军就基本上占不到便宜。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骑兵,他们借助来无影,去无踪的战马,在机动性上占了大便宜。
我们知道,赵国也有骑兵,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就大力发展骑兵作战,实事求是来说,这支骑兵用来和中原诸国作战,其战斗力并不算弱。
但是匈奴人不同,这支逐水草而居的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幼年开始就在学习骑马和射箭,这种生活习性形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几乎每一个匈奴的男子,生来就是骁勇善战的战士。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万里长城,在战国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秦国、赵国和燕国都在边境上修筑了漫长的城墙来防御匈奴。
要知道,在没有机械工具的古代,修筑城墙要完全靠血肉之躯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充其量能调用的外部力量就是畜力。在这样原始的条件下,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修长城都是一个苦差。
尽管如此,中原各国的人民还是不辞辛苦,拿出死磕的精神,争相在边境线上修筑漫长的城墙,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北方匈奴让中原诸国多么头疼。中原诸国是在吃了无数次苦头,却又的确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不得已实施了这种扎硬寨的最笨办法来防御匈奴。
赵国的骑兵很强,只是匈奴的骑兵更强。于是现在的游戏变成了这样,每次匈奴来骚扰,赵军就迎战,却又总是打不赢,不但损兵折将,还导致边境地区不能开展正常的耕种和放牧活动。
边境线接连吃败仗的战报络绎不绝送到赵孝成王的王宫。现实是最好的老师,吃了苦头后的赵孝成王终于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赵国的北大门还得用李牧来守。那就下令让李牧官复原职吧!
接着一道让李牧二次上任的君令就下达给了李牧,赵孝成王的君令发出后不久,就接到了李牧反馈来的书信,信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臣(老子)身体有病,不能就任。
赵孝成王不是傻子,他自然能判断出李牧所说的“病”的真伪,自知理亏的他也并没有责怪,只是派人再三请李牧上任。
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李牧就向赵孝成王提出了条件:“大王一定要用我戍守北疆可以,但是得答应我采取以前的做法,我才敢从命!”学乖后的赵孝成王自然一口答应了李牧所请。
于是李牧再返北境。
本来在赵国北境一直干得相当不错的李牧,偏偏经历了这样一个被赵孝成王先是撤换后又再次启用的过程,难免让后来读史的我们生出一种“拨弄英雄”的感叹。
之所以有此一番折腾,是因为其中存在着一个荒诞博弈的定律。
现在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假如你是赵惠文王,看到自己的边军将领数年来从来不和匈奴进行正面作战,而是躲在坚营固寨之中大吃大喝。看着这一幕,作为君王的你会怎么想,肯定会认为,我已经免除了你边地的赋税。而现在你却利用这些赋税在那里贪图享乐,不为国家出一点力气,碰到这种情况你会不生出别样想法吗?
关于这个荒诞博弈,在《吕氏春秋》上,记载了一则孔子的故事可以引来对照说明。有一次孔子率领众位弟子周游列国,走累了在路边休息,不小心让所骑的马脱缰逃逸。结果脱缰之马吃了附近村民的庄稼,就被庄稼的主人给牵走了。于是孔子就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如何向这家农户讨要回来自己的马匹?孔子需要从自己的弟子中选一个人去找农户协商,他心中已经有合适人选,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弟子中一个叫子贡的人就自告奋勇要求去向农户讨回马匹。这位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一向以能言善辩而著称,像讨要马匹这种带有外交性质的事情,子贡认为正是发挥自己强项的时机,必定会顺利完成使命。不仅仅子贡自己这样认为,同行的师兄弟也一致认同子贡去最合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