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吊唁”
公元前326年,赵国国君赵肃侯去世,他年仅15岁的儿子赵雍继位,这就是被后世所熟知的赵武灵王。
刚刚继位的赵雍面临的当务之急是料理父亲的葬礼,在此主少国疑的新旧交接之际,赵国决定低调举办赵肃侯的葬礼。未曾料到就是在这种不事张扬的低姿态下,依然惊动了不少“友邦”不请自来地派人来参加葬礼。
这些“热情”的客人基本囊括了当时所有大国:秦、楚、齐、魏、燕。送丧吊唁,按说都是礼仪之常,那就来吧!问题是这五个国家派出的吊唁团人数实在太多,多少人呢?每个国家一万人,合计就是五万人。并且这五万人显然不是按照贤德与否的标准来选取的,而是按照是否膀大腰圆的标准选取的——全部是精心挑选的善战之士。
情形再明显不过了,这分明就是打着吊唁的旗号,而实际上想趁着赵国新君继位政局不稳之际来趁火打劫。
年幼的赵雍并没有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从政经验,但是赵国并不是没有人,赵肃侯的弟弟,即赵雍的叔父赵成足以主持大事,另外还有一位叫肥义的托孤重臣在协理国政。总之,赵肃侯所遗留下来的那一套领导班子还在正常运转,赵国也没有像外人所预想的那样产生严重内部分裂。
反讽的是,虎视眈眈的五国“吊唁团”从某种程度上反而促进了赵国内部的团结。因为外部势力所带来的压力,正好给了赵成和肥义来加强内部集权的借口,赵国国内那些原本潜在的分裂隐患,也在这大兵压境的外敌威胁下被悄然弥合。
赵国做了周密安排,严防这些居心不良“客人”的不轨图谋。在五国率领的庞大“吊唁团”到来后,赵国方面不卑不亢,有理有节进行了接待,并且要求对方的大队伍驻扎在赵国国境外,只允许列国派出小规模的代表团前来进行吊唁。
面对赵国无懈可击的防卫,本来就是各怀鬼胎抱着机会主义态度前来的五国联军终究没敢造次,而是按照礼节派使者完成了参与一桩国君葬礼该有的祭拜程序。
赵国有惊无险地将赵肃侯下葬,这件事看起来就这样平稳过去了。但是,五国军队在国境线上耀武扬威的画面,却永远烙在了一位少年的心底,这位少年的神经被深深刺痛后,同时也领悟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武力,唯有强大的武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国家领土的完整、国人的安全和尊严,这些在少年心目中最有份量的东西,只有拥有强大的武力才能得以守护。
这个领悟在此刻作为种子埋在了这位少年的心底,等待着在将来的日子破土萌发,这位少年正是赵国新君赵雍。
谦恭让王
继位后的赵雍很快展现了一位贤君该有的作为,他尊敬老臣,重用贤士,赵国在他的治理下呈现一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局面。等他年龄渐大,慢慢可以独立处理国政的时候,每有大事,还总是先和重臣肥义商议,充分体现出了贤明君主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尽管这位国君在赵国国内口碑甚好,可他的作为毕竟还是传统意义上有为国君的正常操作,这样的形象在多国林立的战国时代也算不上格外夺目,所以并没有给列国留下太深的印象。列国眼中的这位赵国国君,实际上是一个行事低调的形象,这从一件事可以得到证明。
赵武灵王三年,即公元前323年,在魏国的大臣公孙衍的倡议下,发起了一场“五国相王”的运动。所谓“五国相王”,是指魏、韩、赵、燕、中山五个国家相互之间承认彼此的国君为“王”。原本,相比起另外三个强国秦、齐、楚,这五个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家,惧于那三国的淫威,一直不敢贸然称王。
关于称王这个事情,有必要向读者多交代几句。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在今人的眼中,各国好像一个个都是无人管束的野孩子,每天都为争权夺利而打得死去活来。而事实上,这些野孩子之上,是有一个名义上的家长存在的,这个家长就是周天子。
周朝是周武王姬发推翻商朝所建立的,我们所熟悉的武王伐纣就是周兴商亡的标志性事件。周朝建立之后,实行的是分封制,该制度和嫡长子世袭的宗法制度相结合,让整个周朝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顶端的一个金字塔结构,周天子下面是被分封的大小诸侯。这些诸侯按照等级的不同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诸侯下面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
在这种制度下,周天子和诸侯就形成一种上下级关系,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包括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及缴纳贡赋等。
周朝经过漫长的演进和更迭,又分为了前期的西周和后期的东周,而东周又分为前期的春秋时期和后期的战国时期。
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实际统治力早已名存实亡,但是各诸侯国在名义上依然尊崇周天子为天下公主。本来,按照周朝的建制,可以使用“王”这个称号的,只有周天子一人,但是随着各诸侯国的日益做大和周天子实力的下降。逐渐有诸侯国开始僭越称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被孔子所悲叹的“礼崩乐坏”的一个历史进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