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李云龙就让赖名成,带人接管了儋州印书馆。
这个举动,没引起什么动静。
毕竟只是负责印书的小部门。
儋州印书馆原来的馆长,一听是信王接管,更是只能纳头便拜,直接加入。
不过,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快。
毕竟印书馆,还是有些油水的。
而且还掌管着邸报的一手消息。
有些商贾、士绅,为了更早一步得到邸报的情况。
会偷偷的给些银子。
现在这个收入,肯定是没了。
除此之外。
整个儋州府,整段整个东山路的通用书籍和材料。
全部都由儋州印书馆印刷。
比如各种公文范本、工作报告。
那都是先印好的。
官员只需填上关键内容即可。
此外,还能印一些书籍,发行到民间赚取外快。
还有一些非官方民间小报。
日印刷量已达到一两万张,随便贪点,都能吃的饱饱的。
如今,李云龙一插手。
他们肯定是吃不上了。
上午,李云龙带着赖名成等人,直接上任印书馆。
之前的馆长,昨天晚上就被调走了。
但并不会耽误工作。
因为印书馆的实际事务,是由儋州府的检校负责的。
检校叫做周琛。
是一个代理的官职,非正式官衔,没有品级。
李云龙带人来的时候。
周琛带着几个吏员,在印书馆门口点头哈腰。
李云龙简单的问了几人的名字,说道:
“都各自去忙吧,莫要耽误了工作。”
“还有,周检校随我来。”
吏员们很快散去。
周琛跟着李云龙进了办公室。
“印书馆的事务,一切照旧。”
李云龙看着小心翼翼的周琛,说道:
“你让人把印书馆的公文都搬来,我让他们先了解一下。”
“是,殿下。”
周琛激动的领命而去。
印书馆的公文不少。
搬来的近来的公文后,周琛一直站在旁边,听候指示。
李云龙一边看文件,一边询问情况。
尽快的了解印书馆的整体框架和工作流程。
不得不说。
虽然印书馆的油水不少。
便账目上,却极为清晰。
基本都能对得上。
只不过。
原料采购价钱,还有对外销售收入。
肯定会有各种的回扣空间。
李云龙看了一会儿,皱眉问道:
“印书馆,也有用儋州府的库钱?”
“是的,殿下。”
周琛点点头,说道:
“每年有三百两。”
说完,犹豫一下,低声说道:
“按照惯例,馆长可以拿走一半。”
果然油水很足啊!
一个馆长,能公然挪用的资金。
每年竟然都有一百五十两!
这还不包括其他灰色收入!
李云龙无奈摇摇头,问道:
“公用库里现在还剩下多少钱?”
周琛说道:
“今年过去了九个多月,万馆长,也就是之前的馆长,多次支取。”
“现在公用库里,还有不到二百多两。”
这是还没有来得及,把全部三百两的一半取走?
李云龙愣了下,道:
“你去给本王去取一百两来。”
“是,殿下!”
周琛心中一喜。
他觉得李云龙肯定是要贪掉这一百两的。
只要信王殿下贪。
那就是好事。
怕就怕不司不贪钱。
不然还怎么能进步?
等周琛去取钱时。
李云龙对一个跟王启年差不多年纪的少年,说道:
“邓子越,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印书馆的馆长了。”
“以后这印书馆里,一切事务,都由你来负责。”
“而你,只需要对我负责!”
“另外,赖名成他们这几们要编写简明字典的,你给安排个房间。”
“属下明白,殿下。”
邓子越大声回复道。
是的。
之前李云龙在名册中发现的,就是邓子越。
他当时根本没想到。
这个邓子越,就是后来的那个“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的邓子越。
见到之后,一开始也不相信。
直到,听邓子越亲口说出,他的理想是:
“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李云龙才确信,他就是那个邓子越。
于是毫不犹豫的,收进信王府。
如今与王启年一起,成为信王府的两个主要办事的。
至于赖名成等人,跟王启年和邓子越不同。
属于研究岗位。
随后周琛取了钱过来。
李云龙拿了钱,就带着王启年一起,去往青山造船厂。
儋州码头众多。
位于大青山脚下,湖之一则的青山造船厂是儋州最大的造船厂。
规模也相当之大。
听说李云龙带人来了。
青山造船厂的主事郭洋,带人出门迎接,道:
“下官恭迎信王殿下!”
“无需如此。”
李云龙摆摆手,直接往里走,说道:
“有点小事,需要叨扰一下郭主事。”
“下官惶恐!”
郭洋语气忐忑,道:
“殿下尽管说,下官一定配合殿下。”
李云龙也不客气,说道:
“我需要30斤铅、20斤锡、5斤连锡,别处都不好买,听说船厂这里有。”
郭洋有些为难,说道:
“船厂这边,铅和锡倒是有。”
“但连锡的话,恐怕殿下要去别处找了。”
李云龙问道:
“你知道哪里有连锡?”
郭洋低声给出一个地址。
很快,李云龙从船厂带走了30斤铅和20斤锡。
又去郭洋说的地方,买到了5斤连锡。
之后,再征如召了几个银匠,供叶轻眉实验制作铅活字驱使。
就在李云龙这边开始研究活字印刷术时。
京都那边。
老庆帝的旨意,终于下来了。
传旨的太监,坐着马车,带着一队人马,出了京都,直奔儋州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