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道安排人重新煮粥,等灾民们散开后。
他看向周耀,问道:“你以前是行伍之人?”
周耀犹豫片刻,点头道:“前隋时,曾在关中军弩手营担任旅帅。”
李承道点点头,又问道:“可有兴趣加入长林军,你这一身武艺,就此埋没在乡野之间,岂不可惜?”
周耀摇摇头,拒绝道:“我厌恶战场厮杀,这才脱离军队回家。”
“殿下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
两人正说着,一名亲兵拿着一个环形玉佩,呈给李承道。
“殿下,这是永平县令搜刮到的财物。”
李承道瞟了一眼,以后目光一凝。
他接过玉佩,细细打量。
玉佩正面刻着一只三足金乌,金乌为阳,背面刻着一字“阴”。
“这玉佩是谁的?”
未等亲兵答话,周耀开口道:“殿下,这是我的。”
说完,他不安地看着李承道,祈祷后者不要发现玉佩的秘密。
李承道用手指搓着玉佩,眯着眼说道:“所以,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手中的玉佩,并非寻常之物,而是前隋西京留守阴世师的家徽。
眼前这人曾在关中军任职,又身怀阴世师的家徽,肯定与阴家有莫大的关系。
周耀挣扎片刻,正要开口说话,又被李承道抬手阻止。
“我最喜欢听别人讲真话,如若不然,对方的下场都会很惨。”
听到李珊的威胁之语,周耀神色一愣,只好如实回道。
“我的真名叫阴明生,前隋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是我的伯父。
李承道心中了然,顿时明白周耀为何隐姓埋名藏身在澳洲。
当年,李渊入关中时,阴世师是西京留守,他为了震慑长安的投降派,扒了李家的祖坟。
自那以后,李、阴两家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
周耀,也就是阴明生继续说道:“长安城破之后,伯父战死沙场,我为了逃避追杀,只好在茂州隐姓埋名。”
说完,阴东升猛的跪在地上,拱手乞求道:“殿下,我家娘子还有我的儿子,他们都不知道我的身份,还请你放他们一条活路。”
“起来。”李承道厉声喝道,“男儿膝下有黄金,怎能说跪就跪。”
待阴明生站起身后,他继续道:“李、阴两家的仇恨,都快要过去十年了。”
“况且那是阴世师一个人做的,与你们阴家其他人又有何关系?“
“你放心,我绝对没有向你寻仇的意思。”
听到这话,阴明生面露喜悦之色,当即俯首道:“谢过殿下。”
李承道将玉佩还给他,问道:“你刚才拒绝加入长林军,是因为怕我发现你的身份?”
阴明生点头回道:“是的。”
李承道笑道:“以前的事,我不会再追究。
“可是你自己呢,一身的好武艺,就甘心埋没在这乡野之中?”
“另外,好男儿志在四方,你难道不想建功立业,重振阴家昔日的辉煌吗?”
听完这番极具诱惑力的话,阴明生面露纠结,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李承道见状,淡然笑道:“你不用急着给我答复,可以慢慢考虑。”
阴明生拱手道:“谢殿下。”
林东生的事情处理完后,李时珍的医疗队,还有后续的赈灾钱粮、药材等也抵达永平县。
李承道又安排他们救治患病的灾民,召集民夫搭建帐篷、分配粮食。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接下来的十几日,安陆王在永平县赈灾的消息也传到附近的州县。
无数的难民蜂拥而至,李承道皆尽力救济,绝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人。
除此之外,还承诺给茂州免除赋税三年。
安陆王的仁义之名,也就此传遍蜀地。
刘伯温收拢蜀地民心的目的,也完成了大半。
转眼间,时间已入九月,重阳节将近。
刘伯温传来文书,说是李世民的使臣裴寂,和房玄龄已到成都,请他回去主持大局。
李承道见赈灾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就任命李时珍为茂州安抚使,负责接下来的赈灾事宜。
他自己则带着李存孝,还有决定加入长林军的阴明生,一起回成都。
……
次日,成都郊外,他们路过一个大户人家搭建的粥棚,两个头戴帷帽,衣着一白一绿的女子正在施粥,周围聚集着上百灾民。
李承道起初不以为意,虽然他在永平县收拢了绝大部分的灾民。
可还是有不少人继续往南,流落在成都附近。
不过他很快注意到,这两名女子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正想着,排队领粥的灾民忽然骚乱起来,一窝蜂地冲向那锅白粥,争吵厮打不休,一些被推到在地的妇孺号啕大哭。
李承道脸色一变,急忙对亲兵命令道:“快去救人。”
亲兵们迅速翻身下马,冲入人群中拉开正在厮打的灾民,若是有人不听话,直接用刀鞘劈头盖脸地招呼。
半刻钟后,五十余名新兵,局势控制住。
此时,上百名灾民中,有人受伤较轻,只是鼻青脸肿,有人受伤较重,抱着伤口,倒地哀嚎。
李承道脸色阴沉,大户人家施粥,他不反对,甚至还很支持。
可若是只管食粥,不管维持秩序,只会让饿疯了的灾民相互哄抢,自相残杀。
他翻身下马,大步向施粥的那两名女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