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太阳渐渐西沉,一片又一片的云彩,在夕阳的映照之下,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半天赤霞之景。
李封带着长乐公主晃悠了一下午,逛遍了整个东城村,又和程咬金商定好了酒坊的细节,并约定过几日便签订契约之后,便将一行人送出了村外。
转身回府的李封脸上有些笑意,等这酒坊建起来,高度酒在大唐推广开来之后,看谁还能在酒量上吹牛皮。
就比如那个叫嚣着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那位。
来来来,高度酒饮一百杯的免单,欢迎你来挑战。
在长乐公主的车撵仪驾走后不久,薛礼也回到了李府之中。
这薛礼早上跟着赵司户出门的时候,是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模样。
而等这薛礼回来之后,整个人就是满面红光,春意盎然的欣喜模样了。
李封见此,心中便知今天的薛礼肯定有收获,便打趣道:“哎呦,看看你这脸,都能赶上峨眉山的猴子屁股了!”
薛礼闻言,有些疑惑地问道:“什么意思?”
李封笑着说道:“红得呗,来说说看,是不是碰到你相中的姑娘了。”
薛礼这才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哥果然神机妙算,这次和赵司户出去,才看了三四家的姑娘,就碰到大哥所说的那姓柳的人家了。”
原来,这赵司户得了李封的银饼之后,果然对薛礼找婆姨的事情十分上心。
赵司户不仅将全栎阳县姓柳的人家都梳理了一遍,还带着薛礼在外面跑了一整天。
最后,在一家柳姓的普通农户,薛礼便和农户之女互相看对眼了。
这柳姑娘的父母,也是老实巴交的本地百姓,并未对薛礼狮子大开口,礼金之类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在栎阳县正常的水准。
根据赵司户所说,大概半个月不到,就能把薛礼成亲的事情操办好了。
李封当然是把这个麻烦事儿交给王管家了,并且在离李府不远的地方,买下了一块地,让王管家帮着薛礼操办好新房、婚事的一切。
薛礼对李封的感激难以言表,心中暗自发誓,这一辈子,都要报答李封的恩情。
所以,薛礼在听到李封要自己成亲之后,去右武卫当一名兵卒之时,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这几天,李封都在忙着和程家合伙开酒坊的诸多事宜。
比如酒坊的选址,李封就坚持要在东城村内,不仅是方便李家的监管,也能给村民带来一些额外的劳动收入。
还有三种酒液的酿造、定价,以及运输之类的事情,都要事先商量好。
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李封绝对不会在说好的分成之后,容许自己在钱的事情上吃亏的。
毕竟李封可是李世民亲口评价过,死要钱的小子一枚。
好在有王管家的帮助,李封忙过开头的事情后,后面就不需要他来操心了,坐在家中等着按月送来的利润就成。
而大唐的皇帝李世民,则碰到了一些让他心烦意乱的事情。
.........
缺月挂夜空,繁星点点,已是深夜时分了。
大唐的能源和科技还比较落后,没有电灯这种东西,所以长安城内已是一片漆黑。
偶尔会有几道光亮划破黑暗,那是城内的兵勇手持火把,在街巷之中巡弋。
太极宫内,大部分的嫔妃、侍从已经睡下,只有一些需要守夜的宦官和禁卫,还在坚守岗位,尚未入眠。
李世民今夜却是久久不能入睡,唤来了他最信任的宦官常涂,起身端坐在案前,不停地翻看着几本奏疏。
常涂亲手点燃了几盏油灯,又为李世民端来了一杯参汤,便静静地站在一旁,随时等候着李世民的差遣。
此时尚是贞观二年,李世民刚满三十,尚是而立之年的李世民,已经当了两年的大唐皇帝了。
虽然如今的李世民已经不再是那二十出头,有着用不完的精力的年纪,但也还算是正值壮年,大有可为。
平日的李世民脸上永远是充满干劲和威严的,看不到一丝的疲态,这也是一名合格的皇帝,需要给臣下和百姓看到的样子。
而此时的李世民,却有着和平时不太一样的感觉。
李世民一心想要成为流芳千古的明君,所以登基之后,他都会花上大量的时间处理国事,往往每天批阅的奏疏,都能堆成一座比人还高的小山。
再加上李世民之前在马背之上征战多年,身上也有些老伤,所以此时的他,并没有平日里表现的那么强大。
常涂悄悄看了一眼,李世民的头发之中,那银白之色越来越多了。
李世民将手中的几道奏疏翻阅了几遍之后,脸上的神情丝毫不见好转,眉头越皱越深,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深深的无奈。
其实,这几本奏疏之中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动摇大唐国本的大事,看起来就和往常的国事无异。
说的无非就是某地出现了一些危言耸听的流言,然后就是某地官员的任免、升迁,还有就是上疏请或者颁布一些大唐的政令。
这些事情看起来都很正常,但这些事情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却是勾起了李世民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也是大唐如今的内忧。
没错,这就是李世民一直在试图打压的那股势力,大唐国内以七宗五姓为首的门阀、世家。
奏章内的东西看起来很好处理。
比如某地流言四起,讲的是因为李世民弑兄杀弟,逼迫父亲让出皇位有碍天和,所以才出现了各种灾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饿死途中。
简单,只要命当地官府查杀谣言的源头,杀掉几个蹦跶得最欢的人示威,并且开仓赈济百姓,直到灾荒结束。
一手大棒一手枣,如此便可平息流言,不至造成更大祸患。
然后是某地的官员任免和升迁。
这个也好办,按照官员在当地的表现,参考吏部的考核标准,是升、是降或者是罢免,都很好解决。
而且奏疏上还很贴心地帮李世民,把需要参考的数据附上了。
还有修改或者颁布政令的。
这个更好办,看情况准或者不准都行。
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那透过现象看出的本质是什么?
流言的背后是当地门阀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在出现灾荒的时候传播,甚至于当地府衙的官员,都和当地门阀是穿一条裤子的。
而那官员的升迁、罢免,要升的是门阀中人,要降职或者罢免的,则是和某门阀敌对之人,都是门阀、世家之间的博弈而已。
至于这些官员任期的表现,这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地方,统计数据谁不会改啊。
不如让李世民猜猜,当地的监察御史和那些官员有什么关系?
还有那些政令,看起来都是一片公心为国,但谁知道这其中夹带了多少私活呢。
李世民正是看出了这些,才在这深夜辗转反复,不能入睡。
这些门阀、世家一直是李世民的心病,因为他们太过于强大了,强大到李世民不知从何下手去对付他们。
“常涂啊,你说朕应该拿这些七宗五姓的门阀怎么办呢?”
常涂闻言,瞳孔骤然一缩,却是一言不发。
虽然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宦官之一,但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够插嘴的,这叫做本分。
李世民知道常涂不敢发表意见,对此也不以为意。
片刻之后,李世民终究还是放下了这几本奏疏,像往常一样地批注,没有去深究背后的问题。
要说这大唐皇室李家,原先也是门阀出身,只不过蜕变成了皇室,坐拥天下之后,才和那些门阀、世家生出了嫌隙。
所以说,李世民才是大唐最大的门阀,只有剩余其他的所有门阀合力,才能和李世民拼个鱼死网破。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如今大唐皇权和门阀、世家共治天下的局面。
这些门阀是李世民的心病所在,那李世民又何尝不是这些门阀的心病呢。
只不过双方都不敢妄动而已,他们都想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一起分大唐这块蛋糕。
大家互相都会有些小动作,但也生怕用力过猛,将这装着蛋糕的盘子打翻了,搞得大家都没得吃。
李世民终究还是带着重重心事入睡了,而在他睡着之前,想到的最后一个人,却是那个死要钱的少年。
“或许他能带给朕一些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