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启德之约(1 / 1)

李跑跑,一个精明至极的商人,他曾在幕后试图联合斯凯恩家族对抗何安,以图继续争夺青州英泥公司的控制权。

但当局势明朗,他便迅速调整策略,即使少赚一笔,也要在何安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与沈粥相似,李跑跑是纯粹资本家的代表,与外界赋予他的“超人”形象相去甚远。

早茶会缓缓落下帷幕,何安始终未见藿一东对捐款内地之事有所表态,老先生的沉默似乎已给出了答案。

何安决定不再强求,转身继续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之中。

几天前,《天天日报》的总部迁移到了鳄鱼恤大厦的40楼,而晨星公司的总部也紧随其后,位于41楼。

何安在福德证券的规划中,精心设计了两只基金:聚金1号与汇众1号。

聚金1号基金,由35岁的业界翘楚张嘉俊担纲执行。

张嘉俊,一个行事果决、严谨周密的投资经理,正是梁安德慧眼识珠引入的两位S级精英之一。

何安对聚金1号寄予厚望,初期目标至少募集一亿港元,特别针对港岛的富豪群体。

基金被细分为一百份,意味着每份入门门槛设为一百万港元。

但何安灵活应变,若市场需求旺盛,增加至两亿港元的募集规模亦非不可能。

“聚金”二字,既寓意资金汇聚,又暗含吸引重量级投资者的雄心。

即便百万门槛对于多数人而言不菲,但在富豪圈内却并非难以企及。

为防基金被少数人垄断,何安设定每人最多持有十份,即投资上限为一千万港元,确保基金的广泛参与度。

参加完今日的富豪早餐会,并且《天天日报》的报道发酵后,何安笃定聚金1号的资金募集不成问题。

他思考的是如何最大化利用这些基金,构建更广阔的人脉网络,自然是参与者越多元越好。

若是基金被单一或少数几方包揽,不仅偏离了初衷,更不利于管理与平衡各方利益。

而汇众1号基金及其后续系列,则交由同样严谨且经验丰富的36岁人才张道奇管理。

张道奇也是S级证券金融领域的佼佼者,他的加入无疑增强了公司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实力。

截至目前,除去鳄鱼恤公司,何安麾下各企业的中高层员工已超过五百人。

在这五百人中,仅韦建邦、张嘉俊、张道奇三人达到S级水平。

这一发现,还得归功于何安运用特殊手段。这足以证明,S级人才的稀缺性与珍贵。

汇众1号基金同样计划募集一亿港元,但门槛更为亲民,每份仅需五万港元,总计两千份。

同样,每位投资者限购十份,上限五十万港元,旨在汇聚大众的力量。

何安希望通过汇众基金,进一步扩大福德证券的影响力,吸引中高阶层客户群体——这群具有投资能力的股民,正是证券公司最为青睐的对象。

何安不仅要快速吸纳这部分客户,更要借此机会在该群体中树立品牌,为未来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

中产阶级与富豪阶层,可视为港岛精英群体的两大支柱。

掌握并影响这一力量,何安在港岛的人脉与影响力将无人能敌。

至于更广泛的基层民众,何安暂未制定具体策略。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必须有选择性地部署,优先考虑对公司发展最有利的方向。

而对于普通阶层,何安已有长远规划,他构想中的传媒帝国与实业帝国将为他们预留位置。

毕竟,相较于需要利益维系的精英阶层,普通民众的需求更为朴素易满足。

在完善福德证券的布局后,何安着手梳理自有资金的投资状况,确保每一分资金的去向都心中有数。

他召见了梁安德,听取详细汇报。

“秦总,福德证券的原始资本为1.13亿港元,其中一亿已作为保证金存于汇丰银行,因此,公司目前可用的自有资金约为1300万港元。”

梁安德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得益于汇丰提供的十倍杠杆,我们在其特设账户中拥有10亿港元的专用资金,仅限于股市操作。”

“此外,购入青州英泥、九龙仓、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四家公司的股票,已消耗杠杆资金的4.89亿。目前,福德证券可用于投资的自有资金剩余1300万,加上汇丰的5.11亿。”

梁安德继续说道,“此外,虽然晨星公司与鳄鱼恤公司分别有3000万和7000万港元委托给我们管理,但这笔资金已用于鳄鱼恤的增资扩股,故无法动用。晨星公司账户尚余5600万港元,华夏星传媒账户则有358万港元。”

“综合计算,包括杠杆资金在内,福德证券当前可用资金总额为5.8358亿港元。”

何安对梁安德的汇报表示满意,“做得很好!”

他深知,这些资金是自己在香港的“弹药库”。

至于远在美国的13亿美元,还需一番手续才能转换为汇丰银行在香港的信用额度。

一旦这笔额度到位,何安在港岛的现金流将无人能敌,除却汇丰、渣打及政府财政司,无人能在资金实力上与之匹敌。

那时,何安将以实际行动,让香港各界见证他的实力与决心。

几日之后,清晨的曙光初露,何安领着他的车队,抵达了香港启德机场。

启德机场,这座位于九龙城区的心脏地带,紧邻着那个声名在外的混乱地带——九龙城寨,无论是起飞还是降落,那座仿佛从赛博朋克世界中走出的城寨总能在不远处勾起人们复杂的情绪。

启德机场自1951年起,由军用转为军民共用,直至1971年,才完全转型为民用机场。

随着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到今日,年客运量已突破500万人次,这一数字足以彰显其繁忙与活力。

要知道,香港当时的人口总数尚不足500万,这意味着平均而言,几乎每位香港居民每年都会在此乘坐一次飞机。

尽管实际数据远没有如此夸张,但这背后反映出的香港经济的迅猛增长,不容忽视。

只有经济的繁荣,才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的航空运输需求。

随着一架1971年产的波音747客机平稳降落在启德机场,何安终于得以亲眼见到那位通过书信与电话频繁交流,情感早已悄然生根的陆家千金——陆鸿璇。

陆鸿璇的父亲,陆英石,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富豪之一。

1962年,他创立了英君置业公司,1972年成功上市,而在随后的1974至1975年间,趁着工业复苏的东风,大量收购工业用地,发展中小型企业厂房,紧贴市场需求。

到了1978年,即今年,他将目光转向商业地产,资产迅速膨胀,富豪酒店、百利保公司等相继上市,陆英石也因此一跃成为香港的顶级富豪之一。

而今,年仅20岁,正在洛杉矶求学的陆鸿璇,正是这位英君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的小女儿。

何安很快就看到了满脸喜悦,向他走来的陆鸿璇。

通过长时间的越洋电话和书信往来,他们之间的好感度不断攀升,离别时已高达85。

而这次重逢,似乎还附带了某种魔力,陆鸿璇的好感度直接飙升至90。

何安稍作主动,便如愿以偿地第一次将陆鸿璇拥入怀中。

平时沉稳的陆家千金,此刻也难掩激动之情,脸颊轻轻摩挲着何安的胸膛,情绪才逐渐平复。

何安轻声道:“来接你前,我特意漱了口。”

陆鸿璇娇笑,赞许道:“注重卫生,真是个好孩子,唔……”

何安的胆大妄为,似乎并未到此为止。陆鸿璇先是惊讶地瞪大了眼,轻锤了何安的后背两下。尽管在这个时代的香港,情侣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并不罕见,但何安也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毕竟,从纸上谈兵到现实中的两次突破,这样的进展已足够让人满意。

松开陆鸿璇后,何安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环抱着她的腰肢,向外走去。“你的变化真大!”陆鸿璇小鸟依人般靠在何安身边,带着一丝羞恼望了他一眼。

“是吗?”何安故意装作不解:“我们也就半个多月没见,能有什么变化?”

陆鸿璇翻了个白眼,“你心里明白我在说什么。”

何安继续装傻:“是指我原来一身正气,现在变得邪魅狂狷了?”

陆鸿璇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掐了他一把。

“哈哈~”

何安笑而不语。

“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这样不就够了吗?”陆鸿璇不言语,只是气鼓鼓地别过头去,心中却是甜蜜异常。

拥有高达八点魅力值,相貌与气质兼备的何安,天生就容易让异性产生好感。在前往停车场的路上,何安小声提议:“今晚有个慈善晚宴,你能陪我一起去吗?”

“不要!我回来是因为妈妈病了,我想回家看她!”陆鸿璇一口回绝。

何安微笑以对。他并没有强求,接到陆家千金后,便将她送回了位于半山的家族豪宅。何安本想上楼坐坐,却被羞涩的大小姐坚决阻止。不过,她答应了晚上会陪他出席慈善晚宴。

车队缓缓驶离,今晚的慈善晚宴,对何安来说,只是一部分计划的开始。

在向霍一东表达向内地捐款的意愿后,对方至今未给予任何回应。

五天过去了,依旧悄无声息。

但这并未影响何安的决定,他已经指示梁安德着手注册一支慈善基金。

他清楚表明,即便此时的捐款未能得到内地的接纳,他也无妨先在香港本土做一些善事,以此积累乐善好施的美誉。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还能获得政府的税收减免政策。

一旦慈善基金成立,何安利用基金进行的投资所得利润,在香港可享受免税待遇。

全球的资本家们,无论在何地设立私人慈善基金,其背后的动机往往不单纯,避税是普遍存在的考量,即便是平行时空里被誉为慈善楷模的比尔·盖茨,这位宣布捐赠百亿资产的绅士,其慈善行动背后,亦不乏避税的考量。

何安车队渐行渐远,夜幕下的慈善晚宴,将是另一场故事的序幕。

陆鸿璇在车里,第三次仔细涂抹着口红,确保每一抹都恰到好处。与此同时,何安的目光已锁定不远处新世界酒店的招牌,那里即将成为今晚焦点。

宴会定于晚上七点拉开序幕,嘉宾们大多掐着时间抵达,停车场因此显得格外拥挤,西装笔挺的富豪与珠光宝气的贵妇穿梭其间,尽显繁华景象。

何安的座驾恰好停在一辆劳斯莱斯旁,车主正是名声鹊起的杨寿成。

这位近年来风头正劲的先生,于1973年以“好世界”的名义,将英皇钟表珠宝及其一系列物业推向上市,其父杨大成坐镇指挥,而他本人,年仅31岁便担任董事总经理之职。借助公众资本的助力,杨寿成更加大刀阔斧地拓展房地产业务,扩大钟表珠宝零售版图,事业如日中天。随后的1976、1977年,他又涉足证券业,并大举收购物业,使“好世界”麾下土地储备激增,大屿山亦纳入其宏图,拟建豪华度假村。

然而,这样的辉煌只持续了几年。再过两年,他将面临破产的困境。然而,作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创业者,杨寿成的人脉令人咋舌。即便背负汇丰银行数亿债务,他依然能够神奇地再次从该行借出1000万,最终上演了一出逆袭大戏,仅仅七年之后,重归亿万富豪行列。

“秦生,你好啊!”两车并排停下,杨寿成比何安更快一步下车,热情洋溢地走向何安,仿佛多年故友。

而另一位富豪在背后偷偷撇嘴,心道:刚才在外面打招呼你还爱答不理,见到秦生就立马变脸,真够不要脸的。

不过,他自己也笑得不比杨寿成少,毕竟在名利场上,谁能攀上最高峰,谁就是众星捧月的对象。

随着青州英泥公司私有化被判有效,两天前开始退市程序,何安,这位首位向英资发起挑战的华人商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华商中的领军人物。

加之他之前狙击鳄鱼恤等巨头的壮举,全港上下无不议论纷纷,认为这位曾在伦敦求学并能在伦敦股市捞金数千万英镑的巨擘,实力深不可测。

人们竞相猜测他的财富总额以及下一个收购目标。

有人猜测,何安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怡和集团,因为怡和是英资的龙头,而何安则是华资的代表,强者对强者似乎是必然;

也有人推测是和记黄埔,理由是怡和太过庞大难以撼动,而和记黄埔作为英资第二,扳倒它也是何安实力的象征。

各式各样的揣测层出不穷,有时,不经意的猜想或许真的能触及真相。

随着青州英泥公司的退市进程,何安在港岛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同平行时空里李跑跑成功收购和记黄埔时的荣耀,此刻集于他一身,让他光芒万丈。

正是这份荣耀,让李跑跑从顶级富商跃升为港岛最著名的富豪之一,实现了社会阶层的飞跃。

“秦生,恭喜!如今的香江,最威风的大亨非你莫属!”

杨寿成虽然这些年也颇有名气,但在何安面前却显得黯淡无光。

何安外表文雅,性格温和,一副书生模样,年轻时也是帅气逼人,但内心深沉,满脑子都是精明的算计。

今晚,杨寿成并非孤身前来,身旁陪伴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陆晓曼,一位能忍辱负重的贤内助。

无论杨寿成在外有多少风流韵事,她都能视而不见,与原配任曼凌发现其不忠后愤然离婚远赴加拿大的做法截然不同。

香江富豪的原配们以强悍著称,最擅长兴风作浪,四大豪门“双李郭郑”的发妻,个个都是狠角色。

或许正因为这些原配或是出身名门,自带底气;

或是与夫君共同创业,绝非逆来顺受之辈,她们要么背景强大,要么自身强大,自然有资本傲视群雄。

最新小说: 国运:西游记,齐天大圣被嘲野猴 娱乐:情歌顶流,怎么是个直男? 除虫计划,循环重启末日 瓦特!降龙十八掌,用来挖矿? 不做老师,还让学生把知识还你! 木叶:开局成为纲手宠物 最强背刺,是我释放了杀意 全民觉醒;开局抽取亡灵法师 都市异能:我体温升高就变强 被杨老板包养三年,我其实是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