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里的距离,说长也不算长。
既然已经定下了策略,李文忠当机立断。
东路军的五万人马直接被他留下了整整一万人,寻了个位置不错的山丘以为屏障,用来看护辎重。
这些人,有险可依凭,又有擅长守城的部将韩政统领,自保绰绰有余。
至于余下的四万人马则是带够二十天的粮草,轻装简行,按照朱楷所说的那般,一路西行而去。
如此赶路,不过三天。
随着周围元人游骑渐多,朱楷和李文忠心中已然明白,元人的主力应该就是在附近了。
中军帐内。
“报!”
“将军,已经探明。”
“据此西北二十里外,便是元人大营。”
拼杀得一身是血的斥候百户,单膝跪地,禀明着情况。
李文忠登时大喜过望,高声赞道。
“好!”
“算你大功一件,部下弟兄一并有赏,快下去歇息吧。”
斥候百户告退。
一旁。
朱楷含笑而立,亦是夸赞道。
“将军麾下有如此得力的斥候部将,好福气啊。”
李文忠笑着摇头。
“朱堡主过誉了。”
“弟兄们什么斤两,本将还是知道的,也就剩下那点血勇之气了,实是当不得朱堡主如此夸赞。”
他可是知道,眼前这位笑呵呵的少年手底下那帮密探是何等骁勇机变。
比不得啊。
眼下,不过是藏拙罢了。
不过一句夸赞而已,谦让一下后,李文忠也不多纠结,转回正题道。
“朱堡主。”
“接下来就是正面硬碰硬的大战了。”
“你可是得给本将交个底,”
“你手下这三千精骑,能战几何。”
朱楷闻言,轻笑一声,不答反问。
“与其我妄自夸口,倒不如由将军说个数目。”
“我部定保这个数目的元兵不会进入战场。”
李文忠见此,又抬头看了一眼一直立于朱楷身后不说话的亲卫千户宋文,沉吟片刻后,张开五指比划道。
“朱堡主,五千如何?”
“本将也不瞒你,贵部的甲胄着实是精良无比,唯有我军中副将以上的甲胄才能勉强相比。”
“仅凭此甲,贵部抵挡五千的元人铁骑应当不在话下。”
五千之数,还真不是李文忠瞎说的。
实乃是仔细思量过的。
这些日子里,他可没少琢磨这位朱堡主麾下的这三千精骑。
不仅仅是人手一副的精良甲胄,而且还有那令行禁止的军容,只此两点,就足以称得上是一支强军了。
听到李文忠说的数目,朱楷有些诧异。
倒不是说,觉得五千太多,而是李文忠竟然敢相信他能以三千对五千。
若是换做旁人,光看他年纪这般小,怕是觉得三千对三千,能不被全歼都是好的。
“有意思。”
心里嘀咕了一句,朱楷若有所思地看向李文忠,点头道。
“五千吗?”
“尚好。”
“那就依将军所言。”
果然。
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就能成事的。
面前的这位将军,能在元末乱世出头,而且还是在朱元璋手底下那么多猛人的情况下混出头,才能也是了不得的。
别的不说,只这眼力和魄力,就不一般。
当然。
敬佩之余,朱楷也不忘提自己的条件。
“将军,挡住五千元人铁骑不是问题,但有一点,我要丑话说在前面。”
李文忠皱眉,不过还是示意道。
“朱堡主,但说无妨。”
朱楷笑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部的战法与大明不同,所以在指挥上,将军可以告知目标,但具体的施为还是要我自己来。”
李文忠听完,心底舒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是什么要求呢。
原是这个。
也算是合情合理。
毕竟。
这位朱堡主麾下都是骑兵,而大明军队却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的。
而且,说实话。
就是这位朱堡主想要让这三千精骑纳入明军军阵指挥之中,他都不敢同意。
无他。
他不可能真的将四万大军的性命安危寄托在一个身份还不曾确定的人手里。
于是,李文忠答应地异常痛快,伸手道。
“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朱楷含笑点头,与其击掌为誓。
...
另一头,元人大营。
军帐之内。
“报。”
“国公,明军已于二十里外安营。”
千夫长恭敬上禀。
徐国公哈剌章一听这个消息,脸上顿时露出难以抑制的笑容,最后大笑出声。
“哈哈哈哈。”
“果然不出本公所料!”
“这回本公若是胜了,看他扩廓还怎么说?”
“一个乃蛮人的后裔子孙,也敢在我等面前那般托大。”
话音一落。
帐内不少贵人,千夫长乃至万夫长也都大笑起来。
想那扩廓帖木儿一个不是元人核心部族出身,却能身居高位备受大汗倚重,这让他们这些生在大元四大兀鲁思(封地)之一的蔑儿乞人脸面往哪里放?
当下。
有机会压那扩廓一头,他们又怎能不大笑出声?
哈剌章是有理智的,大笑过后,很快就恢复了冷静,他可不想到手的大胜,因大意而乐极生悲。
“好了,各位。”
哈剌章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停下。
“眼下我等虽然占尽先机,但却并未取胜,还是稳妥些好,待大胜明军归来,本公备下酒肉,到时候大家再尽情畅饮,放声大笑,岂不更美?”
“眼下,还望各位助我,马踏明军!”
众人当场领命。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