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视频通古代,盘点篡位一百零八式 > 第20章:天下读书人都要领情!厕筹到厕纸的演变!房玄龄喜不自胜

第20章:天下读书人都要领情!厕筹到厕纸的演变!房玄龄喜不自胜(1 / 1)

“所以那时候的人为了防止上面有刺,往往会在脸上进行摩擦来测试。”

“而且厕筹这玩意是循环使用的,用完了你得洗……”

“画面实在太美了……”

“厕筹的规格也挺奇怪,平均长24厘米,厚0.5里厘米,宽0.6厘米,等于是一根小手指差不多粗细的长棍……我实在想象不出来古人是怎么用的。”

“直到唐宋都在用厕筹呢,一是因为贵,二是纸发明之后一直被文人抵制用来做厕纸,原因是承载文化的纸用来擦屁股不雅!”

“……我突然又不想穿越了。”

“好消息,直到明朝厕纸这种伟大的发明终于全面普及了,大明还设置了宝钞司。”

“回复——宝钞司?不是用来印大明宝钞的吗?”

“回复——掌管大明宝钞印制的那个叫宝钞提举司,这个宝钞司是制造粗细草纸的。”

天幕之上,缓缓出现纸张和竹简的对比图。

还有厕筹的具体模样。

可以明显地看到,一张薄薄的纸,能书写的文字比一大片的竹简要多得多。

而在如厕方面,柔软的纸张也明显比坚硬的厕筹好使。

大秦位面。

嬴政震惊地看着天上轻薄柔软的纸张。

再低下头看看自己手上厚重又写不了多少字的竹简。

这还用比吗?

简直云泥之别啊!

每天看一百二十斤竹简的日子,他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那些大臣递上来的奏折全部都用纸张书写,那能省下多少功夫?

不光是他,那些辛苦抄写背诵刑律的秦吏们,也不用再苦恼如何方便地教化民众。

把写有秦律的纸张往墙上一贴,所有路过识字之人都能明白。

“车同轨,书同文……”

同时,纸张对于大秦书同文的推行也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六国没被统一前,每个国家的文字其实都不相同。

比如楚国的花鸟体,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幅图画。

楚国之外的人基本没法辨识。

同样,原来的六国遗民大部分也不认识秦国的字。

纸张的出现,能大大加快其他六国遗民对秦国文字的接受速度。

“此物必须制造出来!”

嬴政看着天上的纸张,眼睛里满满的渴望。

……

与此同时,大汉高祖位面。

刘邦指着天幕上雪白的纸张,说出了同样的话。

“此物必须制造出来!”

他在心里觉得,后世之人简直就是天才。

能想出用纸来擦屁股的做法。

虽然他贵为天子,有专人在如厕时帮他清洁。

但是能用柔软的纸张,谁能忍得了坚硬粗糙的厕筹啊?

不仅仅是秦汉,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在大殿之上反复踱步,气恼道。

“这帮狗屁文人,难道什么都要管?”

“连老百姓用不用纸张擦屁股都要听他们的指挥?!”

“到底他们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

“那大明能设宝钞司,朕也能设!”

……

【造纸术的基本原理:纸是由短纤维和粘合材料组成,结合在一起后,提供一定的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

【理论上,木浆、草浆、竹浆、芦苇浆等等都可以作为造纸原料。】

【不同的原料造出的纸的性能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区别,穿越之后都可以尝试一下,找出最适合那个年代的材料。】

【下面我们以竹子为材料,具体讲述造纸的步骤。】

【1、将竹子砍成1米长度的竹条加石灰,放在水池里面浸泡14天左右。】

【2、将竹子的表皮削去后清洗干净。】

【3、捶打至浆状。这一步如果能用水力或者蒸汽动力代替人力,效率会提升许多。】

【4、将竹浆与草木灰一起蒸煮10小时左右。】

【5、用流水将竹浆去除杂质加水搅拌均匀,形成浆液。】

【6、用竹帘在木槽内荡料,成为纸张。】

【7、上木板重压挤出水份后,贴在内有柴火加热的墙壁上,使其干燥便即可成为实用纸张。】

“构树可以制造某种比较高级的纸张,而且构树生长极其迅速,春季可以摘花序做菜吃,夏季可以摘果子,秋天扒皮造纸,剩余树干还可以当柴烧。”

“性价比拉满了,可惜如果我穿越了,估计认不出构树长啥样。”

“一样一样试就行了,常见的树也没多少种,找不到可以在竹浆中加一点芦苇浆,能提高纸张质量。”

……

大秦位面。

秦始皇当即下令,沉声道:

“就由少府负责造纸之事!逐一试验天幕中提到的各种材料!”

“成功造出纸张者,重重有赏!”

这天幕之上把造纸的步骤说得如此清楚。

少府不可能造不出纸张。

“喏!”

下方少府卿恭敬应道:

“请陛下放心,一月之内,必有成果!”

……

大汉高祖位面。

“梧侯阳成延,你负责监督造纸一事!”

刘邦下令道,信心满满。

他觉得后世子孙的造纸方法,必定经过大量验证。

他的大汉没有理由造不出纸。

想了想,刘邦又叮嘱道:

“卿要记得,多用不同的树木尝试几次。”

“最好造出柔软一点的纸张!”

……

其余各个古代位面,也有许多皇帝下达类似的旨意。

纸张对文明进步和文化传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作为书写材料,纸张完胜沉重的竹简和昂贵的锦帛。

他们都下定决心,一定要提前把纸张制造出来。

而那些纸张已经出现的朝代,也找到了改进造纸术的可能方向。

“原来各种植物浆液混合,也能起到提升纸张质量的效果……”

“以构树取代竹子……”

【讲完造纸术,再来看活字印刷术。】

【所谓的活字印刷术,其实就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其有四道工序:一是制字;二是拣字排版;三是敷墨铺纸刷印;四是有序贮字。】

【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由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的。】

【不过,虽然北宋之时便已经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朝没有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反而是这一技术传到欧洲之后,被欧洲人古登堡改良大成,促进了欧洲出版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风靡全世界。】

【之所以会如此,除了社会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技术原因,那就是毕昇发明的是胶泥活字,而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比胶泥活字更为耐用,更容易上油墨。】

【那么作为穿越者,你在推出活字印刷术的时候,自然要使用铅活字。】

【1、先用铜和铁制造字模的模具,再用低熔点的铅、锑、锡这三种金属的合金铸造字模。】

【大致的比例为:配比一般为锑11~23%,锡2~9%,余量为铅。】

【锡在古代被称为白锡,铅则有青金、黑锡、金公、水中金等称呼,至于锑,古人称之为连锡。】

【在大秦之前,这三样材料在华夏古代便已经有应用记录了,所以材料应当不难寻找。】

【2、将字模放入字盘中排版。字盘可以用铁盘,也可以用铜盘。】

【3、涂油墨。活字印刷术需要配上油性墨,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油性墨的制作方法如下:将亚麻仁油煮沸,冷却后以少量蒸馏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炭黑搅匀后,放置数月即成适用黑色油墨。】

【若要制备红色油墨,只需将炭黑换成朱砂即可,蓝色则换成石青,以此类推。】

随着视频的进行,画面之上出现一块黑色的字板。

仔细看去,黑色的字板由许许多多的小字整齐排列而成。

一张白纸在上面轻轻一刷、一印,再拿起。

白纸顿时变成了一篇写满文字的文章。

……

“此物果然不凡!”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眼前一亮,欣赏起那片转瞬就印成的文章。

字迹清楚明白,工工整整。

完全和一位书法大家现场抄写的一样。

一个简单的视频,他完全明白了相比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的优势在哪里。

雕版印刷术一旦出现错误,前面所雕刻的字迹全部报废,要换一块新的版。

但是活字印刷术都是一个一个的字组成,一个字出错,当场更换就可以。

并且只要把常用的字全部刻出来,随时可以灵活排版。

不像雕版印刷术那样,每出现一篇新内容就要重新刻印。

看似只是小小的改动,但是两者的方便程度不知道差了多少。

“有此活字印刷术,天下寒门世子还愁买不起书吗?”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这活字印刷术作用巨大。

让书籍和文章的印刷变得更简单,更高效,更便宜。

变相降低了书籍价格。

让那些贫寒的士子和百姓,也有可能买得起书籍。

让知识的传播更容易向底层通行。

推行活字印刷术此举,也和大唐科举取士相得益彰。

“房相,这活字印刷术务必要推广下去!”

“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李世民开口道。

语气坚定。

听闻李世民开口,其他重臣顿时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而房玄龄喜不自胜,当即应道:

“谢陛下,臣一定尽心竭力推广此术!”

朝堂诸公都知道,推广此术不仅仅是一项任务。

做得好了。

天下每一个受益的读书人都要领情!

哪怕死了,青史也会感念推广活字印刷术的功绩,重重记上一笔!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