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使,”盛帝听了卜逢时这一番言辞。开口说道:“三州土地乃是我盛朝先祖所遗,后来被南朝占去。我朝将士血染疆场,终于夺回。如今又被南朝强占去。我朝疆土被无端抢夺,朕不能坐视不管。土地乃是祖宗所遗,朕不敢轻易与人。若归还三州,议和结盟或可考虑。除此之外别无他话。”
卜逢时对盛帝说:“陛下在乎的是盛朝祖宗所留下的疆土,大殷皇帝陛下自然也在乎殷朝祖宗所留下的疆土。陛下不愿失去自己的国土,大殷皇帝陛下自然也不愿意失去他的国土。将此心,比彼心。情势可知也!倘若今天盛朝夺得三州之地,大殷也必然全力争夺。你争来,我夺去,两国边境将永无宁日。陛下作为一代明君,心系百姓,怎么能够忍心看着两国将士厮来杀去?两国百姓备受涂炭?不如罢战言和永结盟好使两国将士少流鲜血,边境百姓安居乐业。”
“说得轻巧!”镇国公柯武插话吼叫:“殷朝皇帝为何不心怀百姓,体恤将士?他若有仁爱之心,为何无端抢夺我朝疆土?倘若惧怕就交还三州,若不交还就兵戎相见。到那时老夫定叫他后悔莫及。”
卜逢时没有理会镇国公柯武,直接面对盛帝问道:“依陛下的意思,这一仗是必须要打喽?”
盛帝沉默不语,未予回答。
“若真打起来。”卜逢时说,“陛下觉得盛朝能否打赢?”
“怎么,你怀疑吗?”镇国公怒吼道:“老夫担保,我大盛必胜。”
盛帝还是没有说话。
卜逢时继续面对盛帝说:“依外臣看,盛朝未必能赢。陛下听外臣讲一件事儿就知道了——外臣在盛京的瓦肆之中看到过许多耍杂技的。其中有一项叫相扑。是两个壮汉相互角力。外臣在角斗场上看到两个体格相仿,年龄相同,势均力敌的壮汉。一个来自漠北,一个来自漠西。他们两个人都人高马大,身体强健。二人在人群之中,扭臂相搏。很多博彩的人在一旁进行投注。有押这一个赢的有押那一个会赢的,两边投得注也差不多少。在一般人看来这两个人旗鼓相当,一时半会儿决不出胜负。可是,开赛没有多久,其中一个壮汉就被四仰八叉摔倒在地。陛下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难道是有人作弊,其中一个故意输?”盛帝说,“朕听说过市井之中有这种事儿。有奸徒操纵博彩,收买参赛的人,让他故意输掉比赛。从中牟利。”
卜逢时说:“依外臣所见,并不是这么回事。二人都想赢,也都拼尽了全力。”
“那是为什么呢?”盛帝好奇的问。
“陛下听外臣细细道来。”卜逢时继续说道:“那两个壮汉倾尽全力在场上拼搏。二人确实势均力敌。外臣也觉得他们一时半会儿分不出胜负。然而此时,外臣看到有一个蹒跚学步的懵懂小童,手持一截柳枝在场外玩耍。柳枝的细稍无意之中触碰在了其中一个壮汉的背上。于是那壮汉便败下阵来。陛下,以那童子之力即使加之于壮汉之身也不过锱铢,但却使那壮汉功亏一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那小童的柳枝使壮汉分了心。如今的情势正是如此——南朝与北朝就像两个相互角力的壮汉。看上去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胜负难料。但其实在明眼人看来,胜负早已分明。”
“噢?如何分明?”盛帝问:“依你看谁胜谁负?”
“北朝输——是早已预定的。”卜逢时回答。
“胡说!”镇国公柯武吼叫起来:“陛下,这个人是来乱我军心的。莫听他一派胡言。”
卜逢时继续说道:“如今南朝南平百月,废月氏为庶人,受百月之地为郡县,粮草兵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西伐西番,逐番王于大漠,扶植新王,收服人心。西番之人对南朝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东击辰国,白氏一族藏于深山密林之中,苟延残喘,不敢西窥半目,西出跬步。南朝没有后顾之忧,正像那个一心角力的壮汉。而北朝则不然,东有墉国虎视眈眈,西有漠西趁机抢掠,北有漠北人心未服。正像是那个不能全神贯注一心一意面对对手而时刻分心的壮汉一样。若两国开战,北朝输赢不言可知。”
盛帝陷入沉思。
右丞相杜能出来说:“这个人巧言善辩,信口雌黄。拿些野史谬传,故弄玄虚。说到底就是为了糊弄人心,乱我阵脚。依臣之见,将此人驱出殿外。”
盛帝还是没有说话。
左丞相纪贤,翻了翻眼皮,对盛帝说道:“陛下,议和结盟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也不急在这一时。先请这位使者回驿馆休息。等我们商量好了再召他前来商讨。”
“还商讨什么?”镇国公柯武大声反对。“没有什么可商讨的了。就让这家伙滚回殷朝去,去给他那皇帝老儿报个信,准备招打。”
盛帝不高兴地“嗯”了一声。众位大臣便不再多言。
卜逢时对他说:“陛下,议和结盟不仅关系到两国百姓安居乐业。也关乎两国国运。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闭嘴!”镇国公柯武扑到卜逢时面前。吼道:“你这厮一张乌鸦嘴净说丧气话。我朝如何会败?什么不堪设想?你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是何用意?是在故意诅咒我们失败吗?”
盛帝若有所思的缓缓说道:“既然是来议和结盟。南朝总该有点诚意,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来吧。总不能凭贵使一张嘴,三言两语就结盟吧?边境一战中南朝抢去了我三州国土,朕的小皇子也战死沙场。公主还被你们俘虏了去,受尽屈辱。难道朕仅凭你说这么几句话,就与南朝和好?朕的小皇子是朕最心爱的。就这么被南朝所杀。没有一点说法吗?”
卜逢时回答盛帝,说:“三州之地,自来就有纠纷。这且不说。公主被俘,备受尊崇礼遇。如今已然安全送回。至于皇子战死,外臣倒要恭贺陛下。”
“什么?”几乎同时,满朝文武异口同声地发出一声喝问。盛帝也十分恼怒的问道:“朕的小皇子战死,你却要恭贺朕?你当朕愚人可欺吗?”
卜逢时不慌不忙地说道:“请问陛下,小皇子是在玩耍的时候被杀的吗?还是说小皇子在风月场所寻花问柳时被人暗杀的?当然不是。据外臣所知,小皇子英勇无畏,奋勇向前,是战死在冲锋陷阵之中的。连对手都对他推崇备至。身为皇子,为国家为百姓冲锋陷阵,最后死在了战场之上。这给所有的人都树立了榜样。也给那些王公贵族,朝廷大员家里的纨绔子弟做出了表率。难道不值得恭贺吗?”
卜逢时说到这里,环顾了一下满朝文武。包括左右丞相在内,许多大臣都羞愧的默默低下了脑袋。
“试问在场的这些文武官员,他们家中的子弟哪一个不是整天在风月场中寻花问柳?哪一个不是整天在娱乐场所飞鹰走狗?而身为陛下宠爱的小皇子,能够不惜牺牲,为国捐躯。这难道不是为北朝将士做出表率吗?不是在黎明百姓的心中树立标范吗?所以,外臣不揣冒昧,甘犯龙颜,向陛下表示祝贺!——也正因此,南朝将士在战场之上对小皇子的英勇无畏表示无比的尊敬,纷纷对着小皇子的遗体鞠躬敬礼。并派人将小皇子遗体及时送还北朝。——遍历古今,数遍各国,龙孙皇子,养尊处优,甚至为了争储夺嫡,相互攻伐死于非命的不在少数。小皇子没有死在争储夺嫡的攻伐中,也没有死在驰猎蹴鞠的意外中,而是死在了两军交战的沙场上。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这难道不该向陛下祝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