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中短暂的陷入了一阵安静,王阳明说完三项弊政隐患之后,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龙案之后的朱厚照。
王阳明也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言辞太过激烈和不留余地,只要今天的这番话流传出去,大明帝国内那些士族豪强、藩王权贵乃至文武百官、卫所将官恐怕都要视自己为仇寇死敌,恨不得立刻致自己于死地。
但是王阳明也知道这是自己最好的一次机会,只要取得当今皇上的重视,大明帝国的诸多弊政隐患就能得到解决的机会,至于其后那些针对自己的明枪暗箭,王阳明却是毫不放在心上。
王阳明毕竟是儒家的宗师级人物,不仅仅是在儒家学识之上,更是在修炼一途也早就晋升到宗师之境。
只要不是皇上下旨赐死自己,王阳明自信没有人能够真正伤害到自己这位宗师。
即使遇到数位同阶宗师高手袭杀,王阳明也能逃脱出去。
这是一位宗师强者的自信。
王阳明目光炯炯的看着朱厚照,心中暗暗期待着。
御书房中,对于王阳明的一番话,朱厚照也是听得心血澎湃,不能自已。
大明帝国之中还是有人能够看清帝国之内的这些弊政隐患,朱厚照此刻越发的肯定了自己将王阳明放在内阁首辅之位上的决定。
虽然王阳明还未阐述自己对于这些弊政隐患的治理政策,但是朱厚照却已经完全认可了王阳明的才能。
既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大明帝国如今的弊政隐患,那么想要解决这些弊政隐患不过就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了。
大明帝国从来不缺少解决问题的聪明人,只是缺少那些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说出来的有识之士。
而王阳明就是这样的人,知行合一,敢为天下之先,敢为天下人而不为。
“好!说得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朱厚照有些兴奋的拍了一下桌子,看着王阳明的目光中一片满意。
看到朱厚照如此态度,王阳明心中顿时一喜,神色也变得激动起来。
皇上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大明帝国终于要迎来了一位旷世明君!
王阳明心中激动难耐,能够得到朱厚照的肯定和赏识,王阳明的心中再无顾虑,只剩下慢慢的斗志和激情。
“伯安,你继续说,朕想要听听你对这些帝国弊政隐患有何良策?”朱厚照此刻是越看王阳明越是亲切,直接称呼其字来。
看到王阳明一番大胆直言之后,朱厚照非但没有发怒反而一副大加赞赏的态度,内阁的其他六名次辅却是面面相视,神色间各不相同,但都竖起了耳朵,想要听听王阳明接下来的执政想法和计划。
王阳明所说的那些吏治弊端和帝国隐患,李东阳等人心中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二,但是因为涉及的势力广阔,处理改革起来后果难以预料,所以众人也从未想过直接向皇上阐述出来。
毕竟想要改革吏治弊端,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动摇大明帝国的国本稳定,所以在没有万全把握或者说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李东阳这些大臣绝不会轻易出手。
不是说李东阳等人不爱国,只是他们心中的顾忌太多,做起事来太过沉稳,这也是朱厚照不满的一点。
但是王阳明却是不同,刚刚而立之年并且又是儒家宗师,王阳明行事说话却是果断直接,尤其是得到朱厚照的肯定和支持之后,王阳明心中最后的一点顾忌也消失无踪。
“回陛下,臣认为不管是朝政、地方还是军备,根源问题还在于帝国财政收支无法平衡,总结来说就是一个钱字。”
王阳明继续说道:“想要解决帝国之内的诸多弊政内患,首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帝国国库收入。”
“我朝国库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想要提高国库收入,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土地兼并的恶劣情况。”
王阳明的话音刚落,御书房中的其余几位内阁大臣尽皆面色一变。
“臣有一人想要举荐给陛下,此人对于解决土地兼并一事有着独到的见解,臣曾有幸与之相交,可以保证此人才能出众,不会让陛下失望的。”王阳明说道。
“哦?不知是何人?”朱厚照有些好奇的说道。
原本朱厚照还以为王阳明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没想到王阳明却是突然话题一转,举荐了另外一人。
“回陛下,此人乃是浙江丹徒县知县,名叫桂萼,他曾向臣提出过土地兼并的隐患,并且还提及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听到王阳明的话,朱厚照的神色间更加好奇,追问道:“是何办法?伯安一口气全说完。”
“是,陛下。”王阳明躬身一礼,缓缓说道:“桂萼曾和臣提及,想要解决帝国土地兼并的恶劣情况,只有重新清丈全国土地,均平赋役,并且将繁杂的赋役合并一体,如此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帝国现如今土地兼并的情况。”
听完王阳明的话,朱厚照脑海中闪过一丝恍然,暗道:“这不是一条鞭法的改革制度吗,看来这桂萼的确是一位能人啊!”
看到朱厚照在沉思,内阁次辅中的杨廷和却是神色焦急起来,连忙站出来说道:“陛下,土地徭役政策乃是祖宗法制,万万不能轻易改动啊!”
“退下。”看到杨廷和出声劝阻,朱厚照眉头一皱,心中有了一丝不喜,当即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