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渔的信送到洛阳的时候已然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吕渔收拾收拾黑寮洞,把他得来的那些弓箭藏起来,然后再派人挖出来。
有点傻,可这是他必须做的。
紧接着吕渔拜蔡邕为师,成为蔡琰的小师弟。
听蔡邕的教导,吕渔也是知道文士境界的划分,相比于实打实的武力,文士的实力深不可并不强,哪怕是最高的洞虚也打不过一个小兵。
但文士有另一种可怕的力量。
策动风雨。
可以召风而来,唤雨而往,借助天时。
于武道对应的是文士的四个境界。
一入祈雨,唤八方风云,灵光一现,便是大罗洞虚。
这里的四个境界就是祈雨、唤风,灵光和最后的洞虚。
吕渔和蔡琰上完课,正在下五子棋玩,吕渔刚落一字就听到有人搁那喊他。
“二公子,二公子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李三麻跟叫魂一样,边跑边叫,知道的是有事,不知道的以为他已经完犊子归天呢。
“叫什么,我还没死呢。”
吕渔说。
坐在吕渔对面的蔡琰微微一笑。
“二公子,”李三麻气喘吁吁的跑到吕渔面前,“匈奴,匈奴。”
“匈奴啥啊?”
吕渔又落一子。
自从那次袭击完匈奴回来后,吕渔一直都没有听到关于匈奴的消息。
这些来自北方的游骑机动性太高,经常是这冒一下那冒一下,吕渔也懒得关注他们。
李三麻表情慌张,恐惧的说道,“匈奴一路连屠十八村,筑起人头塔,惨不忍睹啊!”
跟匈奴比起狠来山匪们还是有些小儿科,李三麻不是亲眼看见的,可就是光听李三麻都忍不住头皮发麻。
十八村啊,那得多少人,据说连小孩都不放过,并且惨无人道的筑起人头塔。
吕渔手里的棋子掉在棋盘上,他看一下蔡琰的脸,听到这个消息后蔡琰一脸苍白。
“出去说。”
吕渔皱眉,对李三麻说。
将李三麻弄出去后,吕渔转身安慰蔡琰,“没事的,有我,你先看看书,等我回来。”
吕渔露出笑容说。
等他再转身后笑容收敛。
出门后吕渔看到门口的李三麻,又往前走一步,这才扭头对李三麻说,“怎么回事?”
“我们在城里买东西的兄弟传回来的,现在整个河阴县城人心惶惶,匈奴人连屠十八个村子,还在继续走。”
李三麻说。
“屠村,真他么恶心啊。”
吕渔眉头紧皱。
“这件事情不要让别人知道,尤其是我老师。”
吕渔吩咐。
“不让谁知道?”
雄浑苍厚的声音在吕渔耳边响起,吕渔一转身,看到蔡邕正急着向他这走。
“我早已经知道,匈奴屠村的消息早就在寨里传遍,你以为你能瞒得住谁?”
蔡邕说。
“额。”
吕渔摸摸鼻子,瞪李三麻一眼,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先瞒着。
“你准备怎么处理?”
蔡邕问,他听闻此事时气得都要把胡子扯下来,如果这是在洛阳他就是拼的一头撞死在朝堂上的大柱上也要请的朝廷出兵。
可这是山寨。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蔡邕对黑寮洞也算是熟悉一点,黑寮洞就这将近五十个能打的山匪,对上匈奴也只是送菜。
蔡邕是想要去打匈奴,替同胞报仇,但他也不是要让山寨里的人去送死。
如果不是吕渔,他不会这么问的。
吕渔在这段时间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才有这一问。
“先去现场看看再说吧,老师,你留在这里。”
吕渔说。
“不,我也要去。”
蔡邕的话不容置疑,他要看看那该死的匈奴是如何残害他的同胞,然后终有一天他要让这些匈奴血债血偿。
“老师,你得留在这里,帮我照顾文姬。”
吕渔摇摇头,没有同意。
蔡邕一愣。
他想过吕渔劝阻他的理由,但没有想过吕渔竟然会这么说。
“文姬她不久前才从匈奴手里被我救下,肯定是有阴影的,又听闻这个消息,状态一定不好,老师帮我宽慰她一下,另外帮我守着山寨。”
吕渔继续说道。
“她是我女儿,不用你说。”
听着听着蔡邕觉得不对来,蔡琰明明是她女儿啊!
搞的像他吕渔的人一样。
“记得注意安全。”
蔡邕说。
“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