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清风走到河边,只见那岸上个个花球飞向河中画舫,但这些学子仕人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大部分花球都落在了水中,顺水漂漂荡荡,只听阵阵惋惜。
穆清风对此嗤之以鼻,自言自语道:“如此手无缚鸡之力,他日洞房花烛夜怕是连媳妇也抱不动”
曹正是个很有眼力劲的人,立即递上一个花球说道。
“公子何不抛一个试试,也沾沾这七夕佳节的喜气。”
真是瞌睡遇枕头,穆清风“嘿嘿”干笑两声,接过那花球就要扔。
一把被曹正拉住,又道。
“公子且慢,要留下大名的。”
穆清风低头看时,才发现花球下吊着一根红色绸带。
曹正又跟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支毛笔递了过来。
穆清风自小便喜欢些古典的东西,写毛笔字自然也不在话下。
不经意间提笔写下真名“穆清风”。
写完对随行几人说道。
“看见那画舫上开着的窗户没,我能从那个窗户扔进去你们信不信?”
汤文是个看热闹嫌单调的人,说道。
“公子若扔进去我输十两白银。”
曹正本就是个赌鬼,哪能放过这等机会,说道。
“公子,我也出十两赌你能扔进去。”
话音引来旁边几位学子仕人,有的在一旁讥笑道。
“莫要吹牛吹大了,这么远,你能扔到舫上就不错了,还想从那窗户扔进去。”
“这就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想吃想疯了。”
“对啊,你知道那画坊上的是哪家的小娘子吗?就你还想高攀。”
另一人也讥讽道,人群中顿时爆发出哈哈大笑之声。
曹正看这一群人叽叽喳喳,多年开酒店的经验告诉他,这里有商机啊。
灵机一动便对众人说道。
“莫要说那些没用的,敢不敢赌一把,我做庄,输得心甘情愿,赢得拿钱走人喝酒吃肉。”
这些学子仕人,本就是京中的一群纨绔子弟,有这种赌的事,怎么可能不参与一下呢。
顿时“我出十两赌他扔不进”“我出二十两赌他扔不进”的声音不绝于耳。
赌注一路加到一百两。
那曹正也是专业,一面叫随从士卒维护秩序,一面收了赌资,做好登记,就等穆清风振臂一扔,开盘。
穆清风也是来了兴致,心道这要是能挣上一笔也行,刚好将入城时被讹的一百多两填起来。
随后,穆清风往后退了几步,对那些下了注的人喊道。
“都看好了啊,投了。”
穆清风也做出要扔花球的准备。
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此时所有人对是谁在扔花球、扔给谁的真正意义这些都不在意了。
只关心花球是扔进去还是落进水里。
穆清风活动活动手臂,猛得往前一个垫步冲出去,嘴里大喊一声“走”。
只见那花球拖着尾巴在空中画出一道红色的弧线。
飞过汴河穿过那遮窗的纱缦,然后钻进了画舫里。
此时舫内一位俊美小娘子正在二楼梳妆,突然一个花球穿过那纱缦刚好砸进小娘子怀里。
站在一旁的小女使拿起来便要扔出去,却被这小娘子止住,说道。
“玲儿且慢,先让我看看。”
“大娘,这京城的学子仕人何人有这力气,能从岸上扔进画舫,而且还扔得这么准,除非是那打铁铺的黑壮汉子。”女使玲儿说道。
“就算是打铁铺的汉子也算是有缘,看一眼又能怎地。”说着便让玲儿递过花球来。
这位小娘子接过花球,翻过花球看那红绸带,只见上面写着“穆清风”三个字。
顿时心里一惊,心道这不正是那个登徒子。
思索间不自觉将手放在胸前,隐隐作痛的感觉似乎学没有消失。
便起身站到窗户前向外张望,只见岸上人头攒动,到哪儿去寻他的身影。
而此时岸上是人声鼎沸,有那赌赢的追着曹正要钱,那输的皆是唉声叹气。
有的把手中花球扔在地上使劲踩了,嘴还骂道。
“不知道从哪个打铁铺来的这头蛮牛。”
还有那脖子上骑着孩子的,也跟着一起凑热闹。
还有那看着看着被自己浑家牵着耳朵走了的,好不热闹。
穆清风看着这场景只觉得好笑。
突然,只听人群中一声惊呼,那岸边的围栏终于不堪重负被挤断了。
一群人跟着就掉进了河里。
这岸上人群中有喊救命的,有喊报官的,有哭闹的,就是没有一人下河去救。
穆清风本来无心去管这事,但无意间却发现河中有一个幼小的身影起起浮浮。
定睛一看,正是刚才那个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孩童。
怕是再晚一分就没了性命。
穆清风未敢迟疑,甩掉脚上鞋子,纵身就跳进了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