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报信的士卒快马加鞭,天一亮就领着徐建德等三五十人来接应穆清风。
只是到了山谷却寻不见穆清风等人的踪影。
焦急的四下寻找好些时间,找了半晌才发现穆清风留下的记号。
顺着记号一路寻到山下,正要上山去寻,看见山上奔下来一人。
“徐头领、徐头领,是我啊,小二。”
这时大家才看到下山的是穆清风的随从士卒钱小二。
“小二,寨主在何处?”
“寨主已在山上等候多时。”
“快快带我等上山。”
一群人这才憋着一口气冲到了山上。
一路奔上山来,见穆清风等人正围着火堆聊天方才放心。
穆清担心裴元笑的伤势,便命令穆建德道。
“快些收拾了行李,速回山寨。”
“得令。”徐建德作辑后就动手去了。
裴元笑虽然身体虚弱,但听见徐建德回答“得令”两字时,心里掠过一丝欣喜。
“寨主还真是治军有方啊。”
穆清风心想这裴元笑,以前是当都指挥使的人,手下兵马至少以万为单位计算,急忙客气道。
“大师过奖了,小小山寨,大师不笑话就行。”
裴元笑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道。
“我所知道的山寨,没有任何一个像寨主这样,以军制治理的,大多是以兄弟相称,终归成不了大事。”
穆清风从这里面听出了些东西,不过想着来日方长也不多说,客气两句便催着下山去。
众人帮着拿了行李,带了张老汉一行,又取了两块门板,将头陀和黄老汉抬了慢慢下山。
到了山下众士卒见了穆清风无不欢喜。
“寨主、寨主”叫个不停。
这次青州借粮得了金银、棉帛、粮食无数。
尤其是出战三百余人无一伤亡,山寨上下早把穆清风传得神乎其神,都嚷着要跟着寨主去打仗。
穆清风听了倒是眉头一皱,心道这世间哪有打仗不死人的道理,这次只是侥幸罢了。
如果都以为自己是神人附体,平时不练就想有真本事,再上战场必是九死一生。
想到此处便打定主意,此次回去一定好好给大家上上课、讲讲道理了。
众人上了马便向二龙山行进,一路无话。
两三个时辰便到了二龙山脚下。
穆清风叫人牵了马,一路从关隘步行回寨。
他有个习惯,就是查岗。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天晴还是下雨,总会不定时的出现在各个岗哨上。
但凡有打盹睡觉的一律军法处置,不少士卒因此挨了军棍。
不过却没有一个人喊冤。
穆清风时常告诉山寨上下,敌人随时可能杀上山寨,哨岗就是战场、上岗就是打仗、睡岗就是自杀、警惕才能保命。
而且一个人睡岗关乎山寨两千多口人的性命。
话虽简短,山寨上下却人人觉得在理,为此只要在岗哨上,没有人敢有丝毫懈怠。
穆清风一路检查岗哨、慰问哨兵。
“寨主回来啦。”
“二牛,今天吃饱饭没有。”
“吃饱了哩。”
“这穿得啥啊,前几天给你发的新衣服呢?”
“穿着哩,在里面。”
……
穆清风的问题,这些哨兵也都笑着一一应答。
等声音从第一道关隘一直到宝珠寺,不绝于耳。
裴元笑和张老汉等人看在眼里,却叹在心里。
心里有无数个问题想不明白。
这位寨主年纪轻轻为何如此有威望?
这寨内却又为何如此和谐?真像一处世外桃源。
上到山上,杨宇校请的郎中早已在厢房等候。
杨宇校急忙安排人将头陀和黄老汉送去医治,并让钱小二寻了两间屋子带张老汉一行歇息去了。
随后穆清风来不及喝口水,便径直到宝珠寺大殿去了。
自从邓龙一伙被灭,穆清风撤去虎皮座椅,便在柳木条桌上摆上了沙盘,墙上挂满了京东地域各个地方的地图,俨然成了军机室。
汤文、徐建德、杨宇校等人早已在殿中等候。
徐建德禀报道。
“当前山寨士卒一千八百又二十三人,经过此次青州借粮一役,山寨上下军心大振,操练中热情高涨,成效颇为明显。”
这一点正是穆清风担心的,立即强调道。
“每日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怕苦怕累,不听招呼者,军法处置,若有煽动他人抗拒操练的,立斩。”
徐建德一听,脸上的汗都下来了。
因为,他还从来没有听说完,不操练就斩首的,也只得硬着头皮答道。
“得令。”
随后,汤文又禀报道。
“报寨主,此次下山借粮,在战斗中也暴露出山寨士卒刀剑射术不精的问题,下一步还需进一步加强操练;
另外此役虽然以放火为令,但是各队在行动中无法互通详细战况,险些坏了大事。”
穆清风一听,这汤文说得有些道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一个通信的问题。
通信问题不解决,号令无法及时下到一线,后面真打起来,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
但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便记下了。
而杨宇校禀报有一喜一忧。
喜的是此次借粮收获颇丰,那日搬不动藏在树林中的粮草财物,这几日也都顺利搬回来了。
穆清风立即问道。
“清点了吗,有多少,够山寨吃多久?”
汤文高兴的说道。
“共得粮食一万两千石、黄金六百两、白银三千五百两、铜钱一万零八百贯。
珠宝首饰价值不下三千贯,锦缎布匹无数,还在盘点中。
以目前山寨人数,可供全寨一年多的开销。”
听得穆清风也是喜笑颜开,问道:“我们这是发了吗?”
“发了”杨宇校答道。
“真发了?”穆清风又问道。
“真发了”众人齐声答道,说完都哈哈大笑,顿时议事厅内热闹非凡。
正当大家高兴的时候,汤文又报了一件忧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