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的几天,穆清风便和这个青年在一起探讨一些当下的问题。
以穆清风对宋朝的了解,从政治到军事,从军事到经济,再到外交,那聊起来可谓是头头是道。
让这个青年佩服得五体投地。
原来这个青年乃是青州人氏,姓仇名世杰,常年在外游学,其父本来是青州城中富户。
待其游学归来后发现家道中落、父母身故,青州县丞告诉他说他家中遭遇草寇借粮,尽数被害,所以仇世杰对草寇恨之入骨。
便主动要求去山寨当细作,为官府打探消息。
在山寨的这些日子,他发现山寨上的人为人正直,行事真爽,远比州府中那些官场老爷要真实,心中其实早已有了疑惑,这次得穆清风提点,也算是解开了心结。
仇世杰本想留在山寨给穆清风做个助手,但穆清风另有打算。
五日后,穆清风亲自送仇世杰下山,这个青年便带着使命离开了二龙山,去开辟一个崭新的战场。
其余四个细作,见证了山寨的和谐与融洽,也都留在了山上。
转眼十日临近,穆清风带领所属士卒在沙盘上完成最后一次模拟操练,准备下山借粮。
随后令徐建德带了二十名精兵,扮作樵夫、猎户、药农混入了青州城中。
次日辰时,穆清风率众将士喝了壮行酒,汤文领着众将士呼喊了出征誓词,做好了出征准备。
穆清风走上点兵台对众人道:“此次借粮必须只胜不败,此去弟兄同去同回,一个都不能少。”。
随后一部兵马便向青州城奔去。
五更时分,人马已至青州城外,东方已露鱼肚白。
穆清风带人寻了一处密林藏了,静待天黑行动。
子时一到,穆清风一行潜入城下。
只见那城高两丈有余,墙上每三丈一个岗哨,几名岗哨间交替巡视。
又过了许久,快到丑时时,突然墙上岗哨一个接一个倒下。
穆清风知道,徐建德已经开始动手了。
穆清风盯准一个空档,带了那五十名精兵快速奔至城下,扔出挠钩搭墙,随后顺着绳索攀上城墙。
穆清风翻上城墙正落在一名哨兵身后,一掌砍晕后紧接着像豹子一样窜出,只在几秒间打晕另一名岗哨。
跟着上城墙的士卒无不暗暗叫好,心生敬畏。
徐建德见穆清风来了,立即上前禀报道。
“寨主,守城的哨兵都给解决了。”
穆清风立即命令道。
“打开城门。”
“得令。”
徐建德立即带着人冲到城门口,吱呀一声打开了城门。
正在这时,一个打更的从门口经过,看到城门打开,便问道。
“几位军爷,这个点开城门作甚啊?”
穆清风一边靠近一边说道。
“知府大人让开的门,你一个打更也敢问。”
那个打更被这一问给吓得不轻,赶紧就要走。
但穆清风知道,这个人不能放走。
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掌打翻,把人扔给他徐建德。
“捆起来。”
这时,外面的人马也冲了起来。
穆清风又命令道。
“换衣服,替换岗哨。”
士卒换上守城官兵衣裳,恢复城防各项部署,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异样。
紧接着二龙山兵马便兵分多路,按预定路线直奔青州府衙和富户而去。
穆清风带着人来到衙门前,看着那一对象征官老爷的狮子,看了看天色,吩咐道。
“点火。”
嗖
一支号箭升上天空。
紧接着,城中衙门、步军都尉营、骑军都尉营同时着火。
城中顿时锣声大作。
当当当。
随后,迷迷糊糊的军巡铺跑了过来,带着水龙就开始灭火。
这些人有的抢救财物、有的运水灭火。
一些士兵趁着人不注意,还往自己口袋里装。
徐建德对穆清风说道。
“寨主,这些家伙比我们还能抢啊。”
穆清风嘿嘿一笑。
“我们吃肉,让他们喝点汤嘛。”
正在两人说话间,平地里突然刮起了风来。
穆清风暗叹一声,我不会是位面之子吧,真是天助我也。
这风长火势,军巡铺哪里控制得住,急报青州知府慕容彦达。
一个士兵跌跌撞撞跑进慕容府中,大声报道。
“知府大人,不好了,城中衙门、步军都尉营、骑军都尉营同时着火啦。”
“快叫军巡铺灭火啊。”
“可是人手不够啊。”士兵如实报告道。
“那就让城中百姓救火。”
这慕容知府乃是宫中慕容贵妃之兄,仗着妹子的势,在这青州城内横行霸道,残害良民,无所不为,早已失尽了民心。
这着火的地方不是兵营就是官府,在这要紧关头,任他锣鼓敲得震天响也没有半个百姓愿意来救火。
再说慕容彦达哪里懂得指挥救火,只是一味担心这火势蔓延至自家府上,烧了家私和织锦院、银库。
“把军巡铺的人都调到我的府上来,快。”
至于其他兵营火势如何,慕容根本管不过来。
最后,向个指挥使见叫不动百姓,只得抽调各富户家丁去灭衙门和兵营的大火。
顿时城中人马你来我往,东奔西跑,哪有人去想为何几处公馆同时着火。
穆清风要的就是这个形势。
趁着城中大乱,又兵分多路时。
分成几路兵马同时冲进了城中的几个富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