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杨放下碗筷,他已经吃饱了。
朱檀儿的问题,其实很好回答,这是人性问题,也是经济学问题。
“檀儿,其实勋贵们愿意冒险,说到底还是因为利益!”
“有一句关于利润的名言是这么说的,一旦有适当的利润,人就会大胆起来。”
“如果有一成的利润,人就会被驱使。”
“如果有两成的利润,人会变得非常活跃。”
“有五成的利润,就会让人铤而走险!”
“而当利润超过一倍,人就敢践踏一切人间律法!”
“当利润超过三倍,这些人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杀头的风险!”
“你看看勋贵们现在是不是如此?单论瓜分造城名额一事,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甚至有的人如果怕麻烦,完全可以先买下名额,等迁都和新城建造的消息传开后,再把名额转手,反正规定又没说不可以倒手。”
“这已经不是几倍的利润,这根本就是无本的买卖!”
“所以,跟利益比起来,杀头算什么?大明律又算什么?”
朱檀儿对利益对人会产生的影响,本身就有非常模糊的概念。
但那都是内心的直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么清楚!
所以乍一听到苏杨的总结,直接惊为天人!
“夫君,这话说的简直透彻,一针见血,这是谁说的?”
谁说的?当然是马克思同志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只要有道理,咱们就得认同,檀儿说对不对?”
被苏杨打了个哈哈绕过去,朱檀儿也没深究。
而是点了点头道:“夫君说的有道理,其实这话不单单能放在商贾之道上,其实人生在世,大多数时候,都在遵循这一套道理。”
这一点,苏杨十分赞同,他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朱元璋。
想也不想,就开始拿老朱做比喻!
“檀儿说的对,就比如洪武皇帝当年起事之时,他没想过要做皇帝,一切不过是为了吃饱饭。”
“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了活下去,促使他参军。”
“但当他娶了马皇后,在郭子兴的队伍里有了一席之地,便开始激发他的野心。”
“恐怕这个时候他想的还是,能有一班自己的人马,让他在乱世生存苟安就行,此时大概就是两层的利润阶段。”
“而当他彻底成为了一支起义军的领导者,就开始想要一块稳定的地盘!五成的利润促使他开始与别人争斗。”
“时间推移,等到洪武皇帝灭了张士诚,利润已经飙升到了一倍,此时的他就差一步就能问鼎天下!”
“天下就在眼前,三倍的利润驱使下,即使当时的洪武皇帝与陈友谅实力悬殊,但他也敢冒着功亏一篑的风险,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
“所以,规律这种东西,一直都是一通百通。”
“我始终认为,商贾的道理不是洪武皇帝认为的微末小道,与之相反,它恰恰是几千年来,人们生产生活之后,留存下的最朴素最客观的规律!”
朱檀儿听完这番话,长长出了一口气。
此时她才发现,在听苏杨分析朱元璋时,她居然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
或许苏杨并不知道他所说的话,如果放在外面会有多惊人!
这个时代,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分析开国皇帝成长史的。
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帝王之学!
连皇子们都不敢轻易学习,更何况是苏杨一个赘婿?
而帝王之学学到尽头,就会演变为屠龙之学!
这在皇家是大大的禁忌,就算是储君,没有皇帝的允许,也不能轻易学习!
想要精准的分析一位开国帝王是如何成功的,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做支撑。
就比如现在苏杨分析朱元璋,完全是信手拈来。
说明他对朱元璋的过往非常清楚!
可一般的百姓哪里知道这么多?
他们顶多知道朱元璋以前是个放牛娃,要饭的,老家在凤阳,后来起义当了皇帝。
其他的,根本没有途径了解!
古代,消息闭塞就是硬伤!
而朱元璋当了皇帝,想要看大明以前的皇帝是如何做皇帝的,大唐大宋是如何开国的,他就需要学习!
成为皇帝之后,想收集这些信息相对简单很多。
朝堂和民间多的是知识渊博的大脑帮助朱元璋做这件事。
但苏杨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他的知识他的见识仿佛是天生的。
朱檀儿从未见过他学习,但苏杨所说又往往是发人深省的道理。
就算是大儒,一辈子也难以总结出一两句!
可在苏杨这里,却跟地里的韭菜一样,一茬儿又一茬。
此时的朱檀儿也终于明白了,苏杨推她做女帝的底气源自何处。
就源自苏杨深不见底地学识,还有看问题无比透彻的角度!
朱檀儿相信,如果不是帮自己,苏杨现在去攀附一个皇子,都有能力将他送上皇位!
这就是帝王之学和屠龙之学的可怕之处!
也向来是帝王忌惮的东西!
好在如今苏杨和朱檀儿把自己绑在太子朱标的船上,不管做什么都以朱标的既得利益为先,一般人还真看不出苏杨和朱檀儿有这样的野心。
就比如这次解决淮西勋贵圈地的事情。
苏杨做的,不仅仅是让勋贵们主动把地吐出来,还要他们伤筋动骨。
而这赚到的钱,大部分都会进入太子的名下。
至于朱元璋这个老爹,会不会收走儿子的劳动成果,那就不是苏杨该关心的事情了。
朱檀儿越想越觉得苏杨应该是老天爷赐给她的,否则如此非同一般的夫婿,怎么会刚好出现在她的门口呢?
“夫君,恐怕洪武皇帝自己都没你了解他的发家史吧?”
苏杨闻言,摆了摆手道:“他不需要了解自己,或者说他其实根本无法了解自己。”
“就比如现在,再给洪武皇帝一次机会让他重来,恐怕他都没有再来一次的勇气!”
“能从放牛娃做到皇帝,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分析一万遍,也无法将洪武皇帝的经历完美还原!”
“就是朱元璋本人,都不能保证再来一次,他还能成功当上皇帝!”
此刻,站在院子外的朱元璋脸上面无表情,而陪在他身旁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则冷汗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