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
当各省的消息传来。
朝堂之上,一片欢庆鼓舞。
与之前那一副愁云惨淡的样子不同,今日的朝堂之上,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尤其是户部尚书赵勉。
与之前那一幅所有人都欠他钱的样子不同。
今天的赵勉春风满面,无论看到谁,都能拱手笑呵呵的聊上两句。
只因为今天早晨传来的奏报。
即使是在严防死守。进行了极大限制的情况下。
各地收上来的银两,竟然也有两千万之多。
而这个数字,还是各地扣除了赈灾款外的数字。
自洪武元年到现在,户部还从来都没有这么阔气的时候。
一时间,赵勉的老脸笑得像是一朵菊花一样。
“赵尚书,这次我们兵部的钱可不能拖了,各地还等着发饷呢。”
“好说好说。下午签单到户部去提银子。”
“赵尚书,我们工部那一边也……”
“没问题!签好单子就能领钱走人。”
“我们五军都督府……”
“没钱!你们还想兵部户部两头吃啊!”
赵勉的脸说翻就翻,让此时执掌五军都督府的傅友德,挠了挠脸之后,只能尴尬地离开了这边。
本来想趁着老赵得意忘形的时候打打秋风来着,没想到这个老家伙还挺机灵。
傅友德吹胡子瞪眼的回到了武将的行列当中,顿时引来了一群老战友的嘲笑。
不一会。
这欢庆一堂的大殿,在三声响鞭之后迅速恢复了平静。
当朱元璋进来之后,大朝会正式开始。
“回禀陛下。仰赖陛下圣德,各地的灾情已经基本平定……”
随着赵勉的奏报,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
往年这样的灾情,百姓流离失所都是稀松平常。
在以往的处置方式当中,只要百姓没有饿殍满地,易子而食,都算是朝廷经营有方。
那又能像现在这样,一场蔓延大半个国家的灾情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平息了下去。
甚至于没有掀起丝毫的波澜。
“嗯,很好,那么按之前奏章当中所说的,工部重启大运河的挖掘开辟,引导灾民们以工代赈,务必不能够让他们闹事!”
说到这里听到下面的朝臣们一阵赞同,朱元璋想了想,还是继续说道:
“之前所说的,要在各地宣扬朱英隐士大名的事情,做到位了没有?”
“回禀陛下,做是做到了,但是……”
赵勉拱了拱手,但是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疑惑的神情。
这样的宣扬可不是为臣之道,一个臣子要这么好的名声,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仿佛是看到了赵勉脸上的疑惑,朱标在旁边适时的开口。
“赵尚书莫要疑虑,对于这种大才,自然要有不同寻常的办法招揽。”
“此事,是我与父皇商讨之后,共同决定的,各位不需要有所疑虑。”
听到太子的话语,在场的众人恍然大悟。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称赞起了太子的礼贤下士。
说的朱标心中一阵无语。
这些话听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劲,但是怪就怪在了,那个所谓的大才是自己的儿子。
好在,朱标的尴尬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
朝堂上就因为大运河的走向而开始了又一轮的争论不休。
看着这一些,为了一个小小的支流都要吵嚷半天的众臣们,朱标无奈的叹了口气,和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对视了一眼。
这就是朝堂上的日常。
只要能够拿来放在这个大殿当中的,没有一件是小事。
就像现在所讨论的,运河上任何一个小小的弯道,任何一条小小的支流,所影响的都是成千上万人的生计变更。
这就是为什么,朱标同意朱元璋。这种特殊的方式教育儿子的原因。
一个从底层当中走起来,了解民生疾苦的皇帝,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正是因为对朱英有着极其的期望,所以朱标才能够不断的忍受着父子别离的苦楚。
随着天色渐渐暗沉下去。
工部已经通过了七八个条例。
这七八个工程一旦开启,十个州的灾民们,将会瞬间得到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
这样一来,一些不法之徒想要蛊惑灾民们暴乱的可能性,也就被降到了最低。
终于天色见暗,当朝臣们缓缓的从大殿当中走出来的时候。
朱元璋也带着朱标离开了奉天殿。
只不过。还没有等到父子两个开始谈话。
朱元璋就被一个白发苍苍,穿着红袍的老臣挡住了去路。
“臣礼部尚书刘三吾叩见陛下,见过太子殿下。”
看着一礼到底的刘三吾,朱元璋顿时感到头疼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这个老臣来的目的,事实上,这些天他无时无刻不在躲着刘三吾走。
实在是朱英的身份太过敏感,他不知道该如何跟刘三吾提起。
而且,刘三吾的身份也相当特殊。
从朱雄英三岁开始,时任翰林学士的刘三吾,便一直是朱雄英的老师。
如果说,现如今的朝堂之上,有谁能够一眼认出来朱雄英的话,那么眼前的刘三吾绝对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在准备完全之前,绝对不能够让刘三吾见到朱英的面。
然而,正当朱元璋想要再说些什么,把刘三吾敷衍过去之时。
却看到刘三吾缓缓的跪倒在地,摘下自己的官帽放在一边。
“启禀陛下,为朝廷选拔贤才,乃是老臣分内之事。”
“老臣不知道,这个朱英究竟是什么身份。让陛下对他进入朝堂如此的忌惮。”
“如果是三大案的叛逆之子,他既然有着为朝廷献策的能力和才华,那么陛下理应下旨意赦免才是。”
“百里奚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
“选拔贤才,不能只看出身啊,陛下!”
说到这里,刘三吾缓缓叩首,语气决然。
“如果仅仅是因为陛下的个人原因,就要让如此的贤才流落在市井当中,那么就是老臣德行不昭,愧对礼部大宗伯之位。”
“如此,那么请陛下允许老臣,”
“请辞礼部尚书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