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没能持续多久,就被一阵喧嚣暴喝代替。
现场先是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紧接着是畅快淋漓的呼啸。
“好去病,好呀,没给咱大汉丢脸!”
“总算放下心来了,以前没听说过去病还会射箭?”
“小小年纪,竟然懂得藏拙?”
“要是长大了,那还得了?”
除了众多汉吏惊叹之外。
画面背后的夏国民众,亦纷纷喝彩不停。
【我就说这孩子不简单,出乎意料。】
【看他弯弓搭箭的架势,就知道是专业人士了。】
【跟舅舅卫青学的吧?】
【去病保住了自己的颜面,也保住了天子的颜面,更保住了整个大汉的颜面。】
【后生可畏呀。】
画面里。
隆其哇哇大叫。
“一局分不出胜负,再来一局!”
看得出来,他对去病仍旧不服气。
“这一次,你先来!”
隆其让去病先射箭。
去病故技重施。
站定,调整呼吸。
拉弓。
放箭。
笃地一声。
箭矢正中靶心。
周围汉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声。
喧嚣足足持续了十几个呼吸的时间,才慢慢平息下来。
隆其好胜心强,他申请换了一副更强的弓。
拉动此弓,需要更大的力气。
他使出浑身气力,憋红了脸。
“中!”
箭矢激射往前。
笃!
同样正中靶心。
与去病那支箭矢,紧紧地攒在靶心。
紧密贴近。
“好!”
匈奴迎亲队伍里,同样传出了喝彩声。
纷纷祝贺隆其。
此刻隆其的脸上,满是不堪。
极其难堪。
“愿赌服输!”
隆其咬着牙根,承认了这个事实。
“他既能射中靶心,又能击落我的箭矢,甚至给靶心射了个洞穿。”
“我做不到,他赢了。”
第二局,隆其让去病先射箭。
然后隆其想着,再在命中靶心的同时,击落去病的箭矢。
结果直接无情打脸。
是他技不如人。
当着匈汉两国人民的面,输给了去病。
“队伍里我所拥有的全部匈奴宝草,一并给你!”
隆其扔下弓弩,钻进迎亲队伍里,拎着一个包裹出来。
“宝草俱在里面。”
他将包裹放在去病面前。
“总有一天,你一定会输给我!”
放了句狠话之后,隆其回到了匈奴人的队伍里。
一言不发。
匈奴使者思齐名上前向刘彻辞别。
“陛下,吉时已到,我等该送公主返回草原了。”
原本他还想借靠隆其压一压汉人的脸面。
可没想到,汉人里还有箭术了得的小孩。
好好的计策,全落了空。
颜面尽失。
现在思齐名不想再待在这里了。
索性以护送公主回草原为理由。
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准!”
刘彻点了点头。
思齐名带上迎亲队伍,离开了宫殿,走出长安,渐行渐远。
宫中。
汉吏们拥了上来,众人将去病高高抛起。
又稳稳接住。
不断地循环数次。
欢呼雀跃!
等到众人平静下来,去病也站在了地面上。
刘彻从台阶上走了下来,兑现承诺,把那块天家玉佩递给了去病。
“好孩子,没有丢大汉的脸!”
刘彻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没记错的话,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上一次露出笑脸,还是在爱妃卫子夫生下刘彻的第一个孩子的时候。
“去病,朕命你为宫廷侍中,以后就留在朕的身边。”
刘彻给去病封了官。
侍中,专门陪伴天子的官职。
一般情况下,皇亲国戚才有机会。
去病是卫子夫的外甥,当得起侍中之职。
【卧槽,一下子就扶摇直上了吗?】
【之前我还在感慨他命途多舛呢?】
【原来是天选之子,草率了。】
【这是把去病当心腹培养吗?】
【估计是了,从娃娃抓起,才能保证忠诚度。】
【毕竟古往今来,哪个皇帝不多疑?】
观众们感慨去病的命好到令人羡慕。
而画面里。
去病接过刘彻的玉佩。
“谢陛下隆恩。”
他还不知道侍中具体是干什么的。
但去病并不想当这个侍中。
他只想一直跟在舅舅卫青身边。
因为跟着舅舅,上战场的几率更大。
但跟着皇帝,估计一辈子都上不了一次战场。
这与他马踏匈奴的梦想,背道而驰!
在去病的一阵嘀咕中。
刘彻大摆筵席,给去病庆功。
大殿里。
天子刘彻端坐正中,还吩咐去病坐在他的身边。
卫少儿与现夫陈掌坐在去病下首位置。
另一边的宾客,是卫子夫、卫君孺。
以及卫君孺的丈夫,公孙贺。
由于卫青是军营校尉,需要驻守营地,抽不开身,所以没有通知他赴宴。
卫家这一群人的位置下方,才是汉庭的其他大臣。
即便是丞相,都没能坐近刘彻的身边。
这一刻。
是整个卫家都没有拥有过的荣耀!
一介家奴,到天子红人……
朝廷群臣,所有人的内心,都掀起了滔天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