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舰队停靠在南鄱阳湖的康郎山,
与陈友谅的舰队对望,可以清晰地看到敌方船上的灯火。
康郎山上,一处茂密的大树之上。
一个身穿迷彩服的青年人正趴在一处粗壮的树枝上一动不动。
山下的港口朱元璋的舰队清晰可见,对面则是密密麻麻的陈友谅的舰队。
这是一场没有规则,没有裁判的战争。
成王!败寇!
此时朱元璋脸色难看的死死的盯着对面的舰队。
饶是这三年来朱元璋一直听从李洛的建议靠着小摩擦去锻炼自己水军的战斗力,但是真正看到陈友谅的秘密武器无敌巨舰之后依然内心一阵发凉。
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朱元璋的水军舰队还是用的三年前缴获的陈友谅的那百艘大船,再加上原本巢湖水军的渔船组成。
而反观陈友谅的舰队,
那是一艘艘巨舰组成,最大的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船只分三层,船面上居然有士兵骑马来回巡视。
朱元璋望去真的是首尾不相望,仰不能攻。
此时山上的李洛咧开嘴笑了:
“嘿嘿,此时的朱元璋不知道吓傻了没有。”
此时从朱元璋军阵之中率先冲出一队小船,鄱阳湖之战彻底打响。
十一支小队组成的先锋小船带上火枪和箭弩冲向敌阵。
临敌时徐达命人发射火枪和弩箭,在靠近对方船只后,便攀上一艘敌船,与敌人短兵相接。
一时间,陈友谅的军队大为慌乱,他们也没想到朱元璋在劣势的情况下竟然主动发起冲锋。
由于巨舰行动不便,顾此失彼,无法打退徐达的攻击,
而徐达军乘势攀上其中一条巨舰,杀敌一千余人,并俘获该舰,陈友谅前军被打败。
陈友谅军发现了徐达攻击的特点,便集中几十艘巨舰发动集群攻击。
徐达急忙将舰队后撤,陈友谅军顺势发动攻击,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圈套。
陈友谅军尾随追击徐达,此时,风向突然转为逆风,在中军舰队里等候多时的俞通海立刻集中大量火炮,向进入射程的陈友谅军猛烈轰击,陈友谅前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二十余条战船被焚毁。
朱元璋军旗开得胜!
山上的李洛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沉思起来,这风向变的实属巧合。
出击的时候敌人是逆风,回攻的时候反而变成了顺风。
李洛再次看向战场,哪怕损失二十余艘战舰,但是这对于拥有二百多艘战舰的陈友谅来说根本就是无伤大雅。
反而是朱元璋这一方面,陈友谅及时整顿了舰队,发挥自己巨舰的优势,利用船只上的火炮对徐达军发动猛攻。
徐达的战舰被击中,他不得不放弃旗舰,转移到其他船只上,暂时失去了对舰队的指挥能力。
而陈友谅军趁机发动反攻,连续击沉朱元璋军几十条战船,一时间朱元璋军损失惨重,溺水死亡者不计其数。
双方再次回到了僵持状态。
而李洛此时却是眼前一亮,因为他看到一艘旗舰和两艘副舰从陈友谅舰队之中缓缓驶出!
陈朱两军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只有李洛知道,这就是鄱阳湖之战最大的变数!
元末第一猛人张定边!
元末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各路诸侯手下都有一大批勇猛的将领,
而这之中又以朱元璋的将领为最强,这些人各有专长,
徐达善谋略、李文忠善奔袭、常遇春善突击、冯胜善侧击、朱文正善防守。
但要说到勇猛,天下无出张定边之右!
此人与陈友谅一样,他也出身渔家,不但勇猛善战,而且知天文识地理,甚至还懂得算卦,是陈友谅的儿时伙伴,也是他的死党。
早在湖北时就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发誓生死与共,哪怕陈友谅一生多疑,但唯对此人极为信任。
此时的张定边率领他的三条舰船一刻不停,直接冲向朱元璋旗舰!
没错,这个狂人就是想要在万军之中取朱元璋首级!
张定边勇不可当,以孤军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此时作战双方都被他惊呆了。
陈友谅军也不知为何出现这一情况,而朱元璋军更是没有提防,前锋纷纷败退,张定边也不理睬,直奔朱元璋而去。
一直冲到中军,朱元璋的水军才反应过来,他的目标竟然是全军主帅朱元璋!
ps.还有人吗?能不能帮忙吧那三朵花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