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纺织机(1 / 1)

崔莱很不情愿的被孙辉点名。

孙辉精神振奋,他立刻拉着人伐木烧炭。

崔莱被混在人群中,作为少数能写能算的人才,他得到了不少优待。

比如他不需要干活,只需要在阴凉的地方算账。

百姓们热火朝天的砍树。

孙辉则亲自带着人造炭窑。

孙辉也不藏私,手把手的教授大家砌炭窑。

“想要烧出银丝炭,这炭窑的温度一定要上去。”

“最重要的是密封,要保证没有空气进去。”

“另外就是需要保温,不能让炭窑的温度冷下来。”

“只要做到这两点,就能烧出银丝炭。”

孙辉住在炭窑上,不眠不休三个日夜。

等到开窑的时候,南门里所有的百姓都围在炭窑边上。

“开窑了!”

孙辉大喊一声,拉开了炭窑的门。

烧好的银丝炭从炭窑里滚了出来。

崔莱抓起一块。

只看到这块木炭上纹理清楚,如同缠绕着银丝。

一看就是上好的银丝炭!

真的成了!

周围的百姓激动的叫出来。

成功了!

崔莱看着四周的百姓。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灿烂的笑容了。

从南下逃难以来,崔莱见过太多的流民了。

这些流民的脸都很麻木。

他们都经历过太多的痛苦了。

饥荒,死亡,几乎所有流民都经历过多次。

很多人都如同行尸走肉一样,甚至都忘记了为什么要南下。

一直到了齐州城下,他们看着皇帝亲自站在城墙上,一同见证了那场辉煌的胜利!

胜了!

终于赢了清军了!

大家决定不走了!

龙卫带着流民种植土豆,让生活有了希望。

土豆这种粮食虽然不如米饭好吃。

但是好歹饿不死人了。

情况一天一天好起来。

等到孙辉这边烧出了银丝炭后,崔莱看到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

这乱世之中,最宝贵的就是希望啊!

等到孙辉带着银丝炭,拉到了铁厂前。

从铁厂这边换来了一袋子崇祯通宝。

百姓们欢呼着,簇拥着孙辉回到了南门里。

“崔管事,这一次我们赚了多少?”

孙辉聚集了南门里的百姓,当众问道。

“里长,这一次一共得到了六百七十枚钱。”

“很好!拿着这笔钱,去城里买一些小鸡小鸭,我们可以把养殖业先弄起来!”

虽然不明白什么是养殖业,但是有了鸡鸭,就有了蛋。

崔莱也露出笑容,他可是很长时间没有吃过鸡蛋了。

拿出了四百钱用来购买鸡鸭。

孙辉说道:“烧炭这事情不能长久。”

“这齐州城附近的树林就这么多,其他里很快也会学着烧炭。”

“这烧炭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等大家都烧,炭价就要下去了,我们赚的就没这么多了。”

百姓们纷纷点头。

崔莱也对孙辉刮目相看。

说孙辉是个大老粗吧,这家伙和以前接触的那些兵痞不一样。

说话虽然直白,但是都带着道理。

他对烧炭的分析就很深远,根本不像是没读过书的粗人。

但是这家伙偏偏脏活累活儿都亲自做,根本没有读书人的样子。

孙辉又说道:

“我知道大家都想要吃一顿好的,但是我们不能花钱买吃的!”

孙辉对着众人说道:“我们要发展新的产业!”

孙辉在崔莱等人的监督下,去城里铁匠铺买了一些工具。

锯子,铁钉,斧头。

然后孙辉返回了南门里,让大家送来一些结实的木头,然后就关在房子里不出来。

南门里的村民依然砍树烧炭。

但是几天之后,炭价果然开始下跌。

一打听,周围几个里的里长,看到南门里的银丝炭生意红火。

也开始带着百姓烧炭。

在孙辉“闭关”的时候,崔莱忠于职守。

所有干活的人,都会获得“工分”。

崔莱把每个人的“工分”如实记录下来。

按照孙辉的吩咐,每次卖木炭的钱,大部分存在公账上。

少部分去城里买一些鸡蛋米面。

有工分的百姓,可以用工分兑换这些鸡蛋米面。

炭价下跌了,刚刚过上了好日子的南门里百姓又发愁了。

他们围在孙辉的草屋门口,等着他拿主意。

终于,孙辉顶着鸟窝一样的发型,从草屋里出来。

他拿着一台奇怪的机器走了出来。

孙辉激动的说道:

“成功了!”

孙辉激动地说道:“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复刻珍妮纺纱机了!”

“不,以后这个就叫孙辉纺纱机了!”

【《新明能臣列传》,卷七:

孙辉,齐鲁齐州府人士。

帝驾临齐州府,孙辉投军入龙卫。

孙辉献烧银丝炭之法,助费勘造高炉炼铁。

后孙辉转为南门里长,造纺织机。

后世尊其为织女转生,纺织厂皆供奉其神像。】

最新小说: 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 女帝:让你守城池,转手就卖国? 大帝传奇 汉武帝下诏求贤,我成了大汉帝师 我竟然回到了大明? 瞎眼五年,大明工业革命都结束了 一人镇守孤城,大唐江山永在! 知乎变异,皇帝们邀请我回答 唐末:以幻想封神 当朝巨奸,开局打皇鞭伺候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