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朱瞻基倒是直接回到了太子府里面。
水泥那边的事情没问题,明天再去一次就行了。
下西洋的货物也在筹备之中,倒也问题不大。
南京虽然不靠海,但是长江贯通其中直抵东海。
水运自然是万分的便捷的。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朱瞻基现在就能够得到休息。
但现在的情况,休息也是扯淡了。
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要让天下人吃饱饭自然不是什么虚言。
不过这个东西本身不能够从稻子上面来做。
因为时至今日,古典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几乎已经发展到了巅峰。
双季稻以及宋朝时候出现的占城稻之类的良种也已经大规模的种植。
要想通过杂交实验进行种子提纯。
这个时间线的跨度就有些太长了。
当然,还是要去做。
但目前为止最能够解决问题的东西。
应当是番薯。
朱瞻基记得没有错的话。
明朝大概是在万历年间,就会有红薯传入,不过那时候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兴趣。
农民不可能直接更换种植的东西。
但万历年距离现在的时间倒也不算多久。
所以此次郑和去那边的话,带上一些种子回来的几率,是相当的大的。
这是需要嘱咐的事情。
而另外一边。
就是准备通过国家的力量,开始带动小民经济。
自古以来都说国家重农抑商,重农抑商,其实这个说的倒也不算是错。
但从秦一直到明朝,所谓的重农抑商之中的商。
都是指的私人所开办的东西。
对于这些国家一直都是打压。
然而对于国家的企业,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是鼓励大力发展的。
例如现在整个大明的炼铁行业,现在的产量就大概在九千吨上下,虽然和现代国家比不了。
但你就是拉上一整个欧洲加其他地方都没这么多。
这些,就是不断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好处。
让国家变得更强,更稳定。
这是历朝历代都明白的道理。
除了清朝这个傻逼。
人家把国家商业也一起打压了,这脑子都不知道长的什么东西。
不过毕竟是蛮子,不理解高深的学问也不怪他们。
长江边的南京,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地点,这儿反正也待不了多久了。
但毕竟是南京,能给点好处就给点好处。
所以朱瞻基在折子上不断的写着东西。
基本上都是废话。
核心思路只有一个。
那就是免除南京城入城税,换成交易税。
这是个大胆的动作,因为古代的很大一笔赋税就来自于入城税。
入城要交钱的,不交?
不交就给老子滚。
逼逼赖赖把你人都给抓了。
而且还不只是按人头,你的大宗的货物入城,也需要交税。这就很让人窒息。
双重税收。不过多少还是能赚点的。
其实入城税这个东西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希望百姓尽可能的呆在自己的地方。
安居乐业,没事儿不要乱跑,这样容易管理。
人口流动一旦数量开始变得巨大,那多半就会出某些大事了。
而朱瞻基这么做,则是准备将南京打造成一个巨大的贸易都市。
在得知了入城税免了之后。
大多数的商家对于货物的运输和交易都会选择在南京城。
为什么?
因为少了一层税,这就是巨大的优势。大宗的货物的一层税,那可真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这个政令如果真的推行下去。
那也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别说现在朱瞻基的老爹已经不是监国了。
即便是。
推行也会受到大多数人的阻拦。
但是朱瞻基有信心这个政令能够推行下去。
究其原因嘛.......
“儿子,你爷爷到底叫你干啥了啊?怎么几天不见,还不允许别人过去,现在三位大学士又说在门口给你赔罪。
那三位大学士都是有能力有品格的人。
这么晾着他们,不太好吧?
要不你给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到时候我去给你解释解释?双方之间别有隔阂就好。”
太子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容易接受。
朱瞻基停下了笔。
随后看向太子。
“行了,爹,没事儿,你让他们进来吧,我打就不打他们了。和他们聊聊就行。”
“你还想打人家?!”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你知道人家什么身份嘛,就要打人家,这一打非出大事儿不可。
朱瞻基也是头疼。
“诶呀,爹,您就叫他们进来就是了,没事儿的,您放心。”
“你保证?”太子将信将疑的看着朱瞻基。
“我保证!保证不揍他们!”
太子也一下子笑了起来。
“嘿,我说你这个小子,那我倒是要看看你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行,我去叫他们进来,行了吧?
谁叫您是皇太孙呢是不是。”
太子这么一开口,倒是把朱瞻基给逗笑了。
“太子爷,这么说就过分了奥。行,我亲自去请,行了吧?”
太子随后才满意的点点头。
“这才对嘛,来,给你爹让个位置,真是的,看你爹我站着也不知道让一下。”
朱瞻基无奈的翻了个白眼。
得,自己还成不对的一方了。
求鲜花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