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规模军力调动,又怎么可能避开倭国无处不在的间谍网络。
在得知华夏开始大规模调兵前往琉球时,倭国宫城内。
佐池天皇端坐在主位:“北条首相,这么多天过去,内阁还没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吗?”
北条首相站起身来,肃然道:“天皇陛下,由于华夏皇帝朱元璋威胁高丽,让高丽产生畏惧心理摇摆不定。”
“我们想在短期内从鞑靼,高丽攻入华夏内陆的计划很难实施。”
佐池天皇不满道:“我对高丽从未抱有多大希望。”
“相较于高丽,我更相信大倭国军人。”
“你们也都收到消息了吧。”
“华夏开始调遣沿海兵力入驻琉球。”
“京城三大营中装备最好的神机营也调派了最精锐的一支军队,此刻已经登船前往琉球。”
“这不仅会对我们进攻华夏内陆造成困扰,也会对我们攻占琉球增加阻力。”
身为外务大臣的田宏当即站起身来道:“天皇陛下,我们在琉球目前的移民已经高达九十三万。”
“如果军方决定进攻琉球,我们在琉球的移民,随时都能组建起武装力量,在内协助海军,破开琉球海防。”
佐池天皇点点头:“恩,既然田宏外长做出保证,那对于琉球,我就没有太多担忧了。”
说着,佐池平淡的下达了一道军令:“不管你们有没有合适的方案,我们在鞑靼的驻军也需要继续加强。”
“立即命令,第十二师团,第十五师团,第十七师团,第二十五师团,第三十二师团,前往鞑靼驻防。”
这道命令一出,所有高级将领纷纷起身弯腰道:“嗨!”
对于琉球,倭国军方并不怎么在意,因为在他们看来,琉球海防极弱,驻军装备也都非常差,只要他们想,随时都能依靠铁舰巨炮,以及空军轻易拿下。
就算是华夏再次调派十一万大军入驻琉球,其中还有装备最好的神机营,他们也并不在意,毕竟他们对琉球渗透了足足数百年之久。
反观琉球岛内,此刻各地官场,正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文官还好,因为没有什么威胁,只要继续管理好各县城即可。
六城十二县的驻防军队,以及外岛军队的将领,全部降职,包括陆续到达的沿海驻军将领,由虾仁派来的数十名直系将领掌管兵权。
这一变动,闹的岛内将领中一些人差点哗变。
但有问题的将领终究只是少数,他们只是闹腾了一下,便被镇压,剥夺兵权。
短短三天时间,岛内,加派驻过来的三十多万大军,就全掌控在郑成功手中,等待虾仁过来就藩。
华夏京城,在虾仁即将离开的前一天上午,满朝文武在朝会上恭贺虾仁就藩,下午,一大家子,包括徐达,徐妙云一同聚在坤宁宫吃离别宴。
朱元璋举杯道:“今天咱这小兔崽子去琉球就藩,算是一件喜事,来来来,大家伙一起举杯。”
所有人抬起酒杯,与朱元璋一饮而尽。
虾仁在这时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到达琉球之后,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还不忘看向徐达夸赞道:“老弟,咱这儿子不错吧。”
“还没到琉球呢,就已经把琉球那边的军政抓在自己手中。”
徐达皮笑肉不笑的回道:“恩,对,楚王殿下是真出息。”
朱元璋看了眼徐妙云,站起身来,走到徐达身旁,拍了拍徐达肩膀:“老弟啊,你咋还生气呢。”
“咱妹子不是已经给你认过错了,难道还要让咱给你认错啊。”
徐达赶忙装模作样的起身道:“微臣不敢,这天下哪有让陛下认错的道理,是微臣的错。”
朱元璋了解徐达的脾气,也就不在搭理徐达,对徐妙云乐道:“妙云,咱听妹子说,你想随虾儿一起去琉球就藩?”
徐妙云起身行礼道:“启禀陛下,确有此事。”
朱元璋大笑出声:“哈哈,好,不愧是咱徐达老弟的闺女。”
“小兔崽子瞧见没,咱给你找的媳妇不差吧。”
“这还没娶进门,就已经在为你想,为你分忧了。”
虾仁看了眼徐妙云,两人眼神碰撞之时,都赶忙收回。
“父皇,儿臣也非常高兴,能有一个那么好的未来媳妇。”
“但现如今儿臣与妙云还未成婚,如果一同前往琉球,与礼不符。”
“更何况儿臣还未到琉球就藩,对琉球并不熟系。”
“儿臣提议,待儿臣到琉球就藩,梳理好琉球当地,一切稳妥后,在回来完婚,带妙云前往琉球。”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嗯,确实如此,咱刚刚也只是随口一说,也没有要让妙云随你一同前往琉球的想法。”
徐达这时终于主动开口:“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
徐妙云没说一句话,因为她很清楚,在这说再多,那都没用。
朱标举杯对徐达恭敬道:“徐叔,我相信,您一定能理解父皇,也一定能理解六弟。”
“您放心,只要有我和父皇在,就一定不会让六弟出事,更不会亏待了妙云。”
连朱标都那么客气,这么说了,徐达也只能端起酒杯道:“我自然是相信陛下,相信太子殿下。”
“我自小和陛下长大,什么场面没经历过,更明白楚王前往琉球的重要性。”
“算了,是我老了,有些矫情了。”
“我在这认个错,给大家赔个不是。”
徐达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马皇后也在这时端起酒杯笑道:“这就对了嘛。”
“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亲上加亲,更应该和和睦睦。”
说着便跟徐达一饮而尽。
一桌子人,在这一刻也算是彻底放开了,有说有笑的一直聊到深夜才散场。
回到楚王府的虾仁,看着只剩下不到一天就冷却结束的国运双穿门系统,定了定心,期待着明天到达琉球就藩,开启国运双穿门系统后,自己能否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