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工人,不同工厂的工人,受到的待遇确是大有不同的。
大环境下,所有工人的工资按级别发放,同一个级别的工人,除了个别工种的工资会高一点,大多数的工厂的工人工资还是相同的,可是好一点的工厂,逢年过节会发放不同分福利。
拿江大姑两口子来说吧,孟平川所在的机械厂效益好,逢年过节,都会发放糕点,米粮等补贴,每到过年的时候,还会分给每个员工一只鸡一只鸭,以及数十斤从沿海城市运送过来的海鱼,工级要是高一点,隐形的福利也就更多了。而江大姑所在的纺织厂,效益只是一般,算得上略有盈余,她们的节日补贴可就没有纺织厂的工人来得多了,顶多也就送点厂里染坏了的布料,两厢对比,在隐形的补贴上,一年下来起码也差了百十来块,放在当下,也是不小的差距。
不过,效益好的厂子,意味着劳动力的强度更大,像拿这些年效益最好的棉纺厂国棉一厂来说,机器二十四小时都是不停的,三班倒,每班八小时,每天还要在纺锤和织布机前来回跑,工作的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
这是效益好的厂子,那些效益差一点的,没有出厂的订单,一群工人待在厂里几乎就无所事事,班照上,工资照拿,只是这工作的内容,就变成了聊天打诨,偶尔有活了,才慢腾腾地走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期间也不忘偷懒划水。
这种态度之下生产的东西,质量多少会存在疏忽的地方,直接的后果就是订单越来越少,现在国企的工人又没法开除,恶性循环之下,那些厂里的工人也就越发有恃无恐,行为懒散,一个个的就差把自己当大爷了,男工人干脆在厂里聚众大个小牌,女工人则是签个到就溜回家,看小孩,做家务,一点都没有正常工人上班的样子。
听上去很稀奇,可这就是部分工厂现在面临的现状,也是为什么,九十年代提出下岗这个概念后,就迎来一大波下岗潮的原因。
江一留和夏艾就在食品厂里实地参观,在心底再一次坚定了无论夏艾给的价格再优厚,也不能松口的决心。
“县长,你看,这就是咱们的生产线。”食品厂的厂长正站在一旁带路,对着领头的中年男子点头哈腰地说到。
县长看了看走在后头,从进到厂里就没开口过的夏艾和江一留,这两个人是上头派下来考察食品厂的,县长想着他们两人这么年轻,估计是哪家的公子,也不敢轻易得罪,想看看他们的意思,再说话。
“你们这家食品厂的工人全在这了吗?”江一留看了看整条生产线上,就站着十几个工人,稀稀疏疏的,难道其他人都在其他的生产间。
“在另外几间,我等会参观完了这间工厂,就带你们过去。”厂长不着痕迹地擦了擦额头的汗,这些天厂里都没什么任务,工人们也就来厂里签个到就回家了,县长来视察前都没打个招呼,他刚刚已经偷偷摸摸安排人回去叫人了,希望还来得及吧。
江一留和夏艾对视一眼,他们自然看出了这个厂长在说谎,看样子这个食品厂的工人,比他们预期的问题还要大。
“这些机器几乎都是全新的,每个月咱们都会请机械厂的师傅来保养维修。”厂长走在前头给他们介绍每一个机器的用途,边说边注视着门口的动静,放慢语序,显然是在拖延时间。
江一留没在意他的那些小动作,刚好他对那些机器也比较感兴趣,到时候他要是自己办厂,也得同样置办一份。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出现在了房间外,对着厂长比划了一个动作,那个厂长的眼里闪过一丝欣喜,连忙停下介绍的话,冲着县长恭敬地说到:“这只是一个小车间,咱们现在就去大车间看看吧,这里的机器在大车间里头都有,到时候我可以一块给你们介绍。”
厂长也发现了,跟在县长身后的那个年轻人似乎对那些机器格外感兴趣。
“行,那咱们就过去吧。”在得到夏艾的暗示后,县长点了点头,答应了对方的提议。
这次去的工作间,是他们刚刚去的那件厂房的三四倍大,即便江一留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被震撼了一下。
整齐有序的机器,堆叠成小山状的原材料,从进厂到现在没见到几个的工人似乎都出现在了这间屋子里,扛着面粉袋子在屋里走来走去,一部分工人,则是在原料池拿着棍子搅和里头的东西,看上去极其忙碌的模样。
不过你要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应该穿着统一工作服的工人,有好几个都穿错了衣服,手套,帽子,丢三落四的都没有穿戴整齐。那些个扛面粉的,把面粉从东侧小山扛到西侧小山,再从西侧小山扛到东侧的小山,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江一留只用一眼,就发现了这些人是刚刚从家里赶来的,这一点,从机器运行的表壳还是冰凉的就能看出,明显这些机器刚刚才被打开,运行不久。
这就是你说的让我接收的工人,江一留打趣地向夏艾使了个眼色,夏艾面无表情,可是江一留还是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了些许无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