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熊孩子说书,皇帝们求闭嘴 > 010 嬴政给扶苏的最后一次机会

010 嬴政给扶苏的最后一次机会(1 / 1)

时光匆匆。

转眼间,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一则从大唐传出来的消息,震惊了九州大陆的诸多皇朝。

大唐二皇子李世民,不甘居于人下,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

亲手弑杀兄长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并将他们满门诛灭。

随后。

大唐皇帝李渊诏告天下,决定退位让贤。

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改元贞观。

……

……

北周。

驻地大营。

英姿不凡的赵匡胤,坐在中军大帐内,正在认真的看着一封书信。

上面写着李世民登基称帝的消息。

赵匡胤面色平静,可心中却如同海浪翻滚,目光中流露出一抹炽热。

三个月前。

北周皇帝柴荣战死沙场,任命赵匡胤为托孤重臣,兼天下兵马大元帅。

自此。

赵匡胤在北周权倾天下,距离登上皇帝宝座也仅有一步之遥。

“李世民真英雄也。”

赵匡胤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

……

大明。

燕州,北风呼啸。

巍峨高耸的城墙上,燕王朱棣迎风而立,目光冷冽如刀。

“老和尚,听说大唐二皇子李世民登基称帝了。”

朱棣望着城外远方的茫茫荒漠,声音低沉却极具力量。

他的身边,站着一个黑色麻衣的老和尚。

和尚名叫姚广孝,是朱棣的首席谋士。

“阿弥陀佛,大唐二皇子敢作敢为,让人刮目相看。不知王爷是否也有此意?”

姚广孝双手合十,殷殷劝告。

朱棣漫不经心的笑了笑,调侃道:“老和尚,你整日里除了劝我谋反,还有没有点别的事干?”

姚广孝也会心笑道:“王爷有慧根,当趁天时地利,早登大宝。”

听闻此言,朱棣并没在意,只是一笑置之,淡淡道:“太子名分早有定论,本王只愿保境安民,余愿足矣。”

就在此时。

一个侍卫神色慌张的来到朱棣面前,沉声说道:“王爷,不好了,太子殿下薨了。”

“什么!?”

朱棣的脸色猛然一变,细长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知是惊喜还是悲伤的光芒。

姚广孝的反应极为敏锐。

他向前一步,笑道:“恭喜王爷,太子之位空缺,王爷有机会了。”

朱棣瞥了一眼这个老和尚,脸上的神色依旧平静,可心里却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正如姚广孝所说。

这是个千年难遇的机会。

在诸多藩王当中。

论能力,论头脑,论军事,无人能出朱棣之右。

朱棣暗暗握紧手掌。

疯狂膨胀的野心,瞬间淹没了他对大哥死亡的悲伤。

“天赐良机,本王一定要好好把握!”

……

……

大秦。

咸阳宫。

当李世民登基称帝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嬴政正与百官早朝。

听闻这个消息。

大殿内的群臣百官一片哗然。

尤其是听到李世民弑兄逼父的时候,以淳于越为首的儒生一个个横眉冷竖,破口大骂。

“李世民为了登基称帝,竟不顾手足之情,真是礼崩乐坏,可耻至极。”

“人伦不分,凶残暴虐,他怎么配做皇帝?”

“由此可见,郡县制确实不利于国家稳定,容易引起兄弟内乱,分封制才是最适合帝国的制度。”

“说的不错,陛下,咱们大秦也应该恢复分封制,只要诸位皇子各有封地,便不会引起内乱,更不会重蹈大唐覆辙。”

“陛下,现在正是施行分封制最好的时机。”

儒生们捶足顿胸,纷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李世民。

可说着说着。

氛围却有些不对了。

不少儒生竟开始建议实行分封制。

刚开始只有少数几个,渐渐的,支持分封制的声音越来越多。

李斯、王翦、蒙毅等大臣皆皱了皱眉。

这些腐儒真是贼心不死。

但凡逮到个机会,便要鼓吹他们那一套老掉牙的理论。

高高在上的嬴政神色淡然,并没有在意儒生们跳梁小丑似的表演。

这样的情况,他早已习以为常。

比起这些,嬴政更加吃惊的是李世民的速度之快。

从具体谋划到实施过程,再到最终登上皇位,仅仅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李世民年仅二十八岁,就有如此强悍的能力,实在是难得。

想到此处,嬴政的眼眸落在了长子扶苏的身上。

正巧。

扶苏也已经二十八岁了。

可他与年龄相同的李世民,却是天差地别。

唉。

嬴政心中暗叹了口气。

作为一个父亲,他决定再给扶苏最后一次机会。

心念及此。

嬴政的目光直直的看着扶苏,缓缓开口道:“扶苏,你认为大秦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

最新小说: 大明:陛下认错吧,他称帝了 三国:土匪型谋士,董卓怒嫁孙女 摊牌了,兵王之如何变强 万国时代,你让我当千古一帝? 大明:开局我就要被蓝玉斩首了! 三国:流民出身,开局忽悠典韦! 三国:我是曹老板的谋士小舅子 知更鸟与灰烬 大明:我朱元璋,穿越成崇祯皇帝 愚人的科学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