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鲁国的老百姓来说,今天算不得是个好日子。秦军已经兵临城下,威震春秋三百余年,又在乱世纷争中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今天当真是要寿终正寝了。其实近年来,鲁国已经名存实亡了。遥想当年鼎盛时,鲁国人口也近两百余万,军队也有三十万人,到了如今,城中只剩下七八万老弱病残,以及三万临时拼凑的军队。听闻秦国大兵压境,百姓逃走者十之七八,军队脱逃者十之五六,鲁王就这样担着一个君主的名声,实际也就相当于一个知府。现在的城中,只剩下七八万不愿离开故土的老弱病残,以及三万临时拼凑的军队。“太子,你还是随我走吧。”木涵对着鲁威说道。此时距离泰山封禅,已经过去了一天,二人从泰山上下来便已经是傍晚,鲁威整军备战,囤积粮草,准备殊死一战。“城中还有万千百姓,就算拼着一死,我也要和秦国血战到底,我现在是鲁国的王,这是我的宿命,你走吧,待到九泉之下,我再去感谢仇良和火峰二位兄弟。”“太子,鲁国亡在顷刻,你如此牺牲,有何意义。还不如随我一起走,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只要一息尚存,必能看到天下一统,秦国灭亡之时。”“你别说了,我是不会走的,我若一走,鲁国城破人亡,秦国长驱直入,你快走吧,一会儿城破,怕是想走也走不了啦,顺便替我谢谢子房先生”木涵无奈的说道:“太子保重,木涵告退了。”说完便大礼一躬,走出鲁王宫。鲁威看着木涵离去的背影,叹息一声,对着身边的副将李金,说道:“齐国出兵了吗?”李金说道:“齐国已经秘密集结在济宁府,但并未说何时入鲁作战。”“济宁府离王都不足百里,大军今夜便能到达,在行事之前,我已传书齐国,愿将鲁国全境送予齐国他们为何行事如此拖沓,进程如此缓慢。”“依属下看,齐国未必敢得罪秦国,为了我们小小的鲁国,而得罪日渐强大的秦国。”李金说完,鲁威说道:“齐国救援之事,需听天由命。我们要做的,便是拼死与秦国一战,消灭秦军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让齐国看见战机,出兵重创秦国。我让你挑选的士兵如何了?百姓可都安置好了?”“禀大王,除了老弱病残以及不愿出战者,共选出精兵一万,听候大王差遣。”“好,随我去城楼督战。”鲁威穿好盔甲,拿上兵器,斩钉截铁的向李金说道。此时的都城之外,李盛率领的两万人已经兵临城下,为防止齐国参与,周济的两万人已经赶往齐鲁边境,鲁威的如意算盘,已经基本落空。王凯的两万人从西向东推进,占领其他城池,然后在鲁国边境与周济会和。皇帝也亲临战阵,他想亲眼目睹这个做了自己多年附庸的小国,如流星般陨落;看着着秦国将这块儿早已垂涎已久的肥肉,慢慢的吐下,直到渐渐将其消化。李盛上前禀告道:“陛下,两万锐士已经集结完毕,等候陛下的命令。”皇帝说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朕只是前来观战的,你的阵前部署,朕不干涉,去吧,将这三百年的鲁国都城,给朕拿下来。朕稍后便启程回京,鲁国之事,由你全权代理,朕等着在京都为你庆功。记住,不可随意杀伐,要善待城中百姓。”李盛说道:“末将遵旨。”说完便来到阵前,指挥秦军攻城。李盛说道:“攻城器械可准备完毕了?撞车、云梯已全部到齐。”秦国的攻城器械在列国中也算是顶尖的存在,只是这次没想到有如此之便,来的仓促,就是这云梯和撞车也是临时向边军调集的。撞车顾名思义,就是撞开城门之用;云梯,是供士兵爬上城墙之用。随着李盛一声令下,秦军如疾风般冲向鲁国城墙,鲁国数十年未经战阵,守城的士兵见秦军密密麻麻的如黑云般压了上来。随着步兵的出击,弓兵的箭矢漫天也如漫天骤雨般落下。鲁国的士兵早被秦军杀身般的冲锋吓呆了,看到弓箭射来,丝毫不知道躲闪。即使鲁威大声的呼喊,也无济于事。随着三波箭雨的洗礼之下,鲁军已经伤亡大半,而秦军已经来到城下,将云梯架好,先头部队已经登上了城楼,撞车已经将大门撞开。鲁威自觉大势已去,身先士卒杀向秦军。周围的鲁军也知道退无可退,只能勉强迎战。战场对阵,士气占一大半,谁说哀兵必胜,但此时的鲁国军队,有的不是满腔悲愤,而是满眼的恐惧和深深的无奈。此时的秦军已经将鲁军大部斩杀,其余的已经同鲁威一起,被秦军包围。李盛来到城中,向鲁威说道:“太子,咱们又见面了。”“李将军,咱们也算是熟人了,我现在是鲁王了。王侯有王侯的死法,不可刀剑加深,请禀告贵朝陛下,赐我三尺白绫,自缢于城门之上,魂魄永远注视着城中。看看他答应我的事情,到底能不能做到。”“陛下已经启程回京,此间的事有我全权代理。陛下已经交代于我,出榜安民,不可随意杀戮,你尽可放心。来人呢,给他三尺白绫”鲁威接过三尺白绫,大声喊道:“好、好。鲁国的列祖列宗,不肖子孙鲁威,马上去向你们谢罪。望你们不要怪我,亲手将鲁国置于死地。”说完便站上马车顶,用这三尺白绫,结束了这短暂的一生。他在临死前,有不甘、有悔恨、有绝望,或许还有些不为人所知的情绪,但此时已经无济于事,不管他是胸怀壮志,还是气吞八荒,都随着他的死去,化作东流之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也辉煌,他不愿苟活于乱世,做秦国的属臣,甘愿已微薄之躯,对抗强权,就凭如此胆识,也足以让天下敬佩。奈何他生不逢时,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