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搞不明白,他也不想搞明白,这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戈壁被拖走了,以后的日子他会过得很惨,这也主要是因为他的愚蠢造成的。
如果他不回头来找朱崇的麻烦就没有后面的事了不是?
所以说不作就不会死,又不是人人都是朱崇。
朱檀在送朱崇走了几里的路程之后打道回府,不过在他回去之前朱崇和他说了一些规劝的话。
求长生不好啊!乱吃东西容易翘辫子啊!
你看历史上那些求长生的君王,哪一个真的长生了……
虽然不知道朱檀到底听没听进去,但是朱崇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他也管不了,朱元璋都管不住他求长生朱崇怎么管?
该说不说这鲁王还是有些器量的,最后竟然会弯腰向朱崇低头,不说他求长生这事,他还是挺聪明一个人。
此事完毕,朱崇带着人就向南方去,目的地正是牛首山。
“对了老汤,我记得你们不是剿过匪吗?那你应该有经验啊!”朱崇突然想了起来对老汤问道。
老汤一脸的尴尬:“别提了,我们那哪是剿匪啊,是借着剿匪的名义敛财去了,现在跟了主子从良,财是肯定不能敛了,剿匪我真不会!”
朱崇无奈,还好有四百西厂人员,去剿一个小小山匪应该不成问题。
……
牛首山,顾名思义山上双峰对峙形如牛首,一直以来也算是一个太平之地,不知为何在前段时间突然出现了一伙山匪。
且这些山匪都孔武骁勇,当地的衙门也曾派兵围剿过,但是收效甚微。
老朱也是随手将这件事甩给了朱崇。
你朱崇不是能耐吗?吃了皇宫那么多饭不能白吃啊!去把这小小的山匪给剿了吧!
说白了这也是朱元璋考验朱崇能力的一次机会,却没有想到朱崇更狂,直接不要朝廷拔给他人马,要自己找。
老朱乐得省事,还能省点士兵的辎重消耗。
“这皇帝老爷子也真是的,牛首山离应天府距离不远,随便挥挥手就把匪剿了,怎么还偏要咱们去折腾一趟?也没有油水!”老汤现在还在絮絮叨叨。
朱崇瞥了一眼老汤:“你那县长白当了?觉悟不够啊!”
那老板哪能让手下人总闲着?
就算是跑跑腿的事也得动起来他们看着才叫舒心才对。
因为朱崇前世也是有点资产,后来也是自己做了个小老板,所以对朱元璋这种心理还是很容易能理解的。
听完朱崇的分析,老汤琢磨着点点头:“有道理!”
……
又是两天的路程,朱崇一行人到达了牛首山。
牛首山的附近村落倒是不少,居中的位置是县城,名叫牛头镇,是根据牛首山的名字来的。
到了牛头镇,朱崇安顿好了西厂的一群人,然后带着老汤几个去当地的县衙了解一下情况。
牛头村的县令听闻朱崇的到来,赶紧出门迎接,却没想到队伍领头的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之前牛头村的县令接到过消息,朝廷近日就会派人来处理山匪之事,他还以为起码会来一个小将,结果来了个小孩。
再看看朱崇身后的几人……
你们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朱崇看出了县令的疑惑,开口道:“我们几个只是来了解下情况,人手已经安排在了外面。”
县令这才恍然:“下官周正见过大人!”
行过礼之后周正引朱崇几人入了主堂落座,并说起了牛首山山匪之事。
按照周正所说,牛首山的山匪是从别的地方迁徙过来的,因为他们说话是南方的口音。
可这伙山匪领头人却是一个身材矮小之人,且说的话没人能听懂,只有山匪的二把手可以与之交流。
朱崇听到这里和老汤对望了一眼,这怎么有点像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就是场合不太对,山匪没那么大的排面!
老汤问周正:“你说那头目身材矮小,不会是个小孩子吧?”
“绝不是”,周正一口否定:“他虽然身材矮小,性格却极其凶辣,长相也是成年人的长相”。
“有多矮?”
“正常人胸口位置那么高”。
“这怕不是野猴子吧?”老汤笑道。
朱崇则是琢磨了一下:“那倒却是有点稀奇,你说的这个品种我倒是有印象,但他不在大明之内啊!”
周正继续说“山匪在牛首山安营扎寨已经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最一开始只是抢一些作物,吃的,再后来就开始行凶,掳人!”
“下官也曾出过兵剿匪,可山匪依仗山势腾挪,实在是麻烦至极,几次出兵都以失败告终,不得已下官才向朝廷上书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