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从朱崇那里回到奉天殿,太监却告知朱元璋胡惟庸在等着他。
朱元璋皱眉,“胡惟庸?”
此时已经是下午申时,早朝过后他不来,偏偏等到现在来?
好在朱元璋在朱崇那里经过人参果洗礼之后此时状态不错,不然直接就给他回绝了。
“带他过来见咱吧!”
太监领命去召胡惟庸,朱元璋在猜他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事。
胡惟庸作为和老朱一起打天下的那拨人,一开始老朱是很看重的。
但是,这几年,胡惟庸裹挟着李善长等人在朝中做了一些欺上瞒下的勾当,勾结朋党,打击异己。
新扶持起来的官员大大小小全是淮西一片,在朝上处处刁难刘伯温等异己,没多久就把刘伯温给挤死了,也是从这之后朱元璋打算重新洗牌的冲动愈演愈烈。
这时胡惟庸以为朱元璋什么都不知道,正过得春风得意,朝中甚至有了“胡二位”的说法!
朱元璋是上位,那些被胡惟庸扶持起来的便私底下叫他“二位”。
可整个天下,整个皇城全是朱元璋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他始终没有对胡惟庸动手,一方面是念及旧情,另一方面,要对他们出手就要下手利索,完全根除,之前一直找不到机会,即便给出处罚也不痛不痒。
不过,对于此事朱元璋也筹划了很久,小本本上的名字记得差不多了。
都说朱元璋心狠手辣一令之下可将河水染红,可这么多年的情义在这,他的心又不是石头做的,对曾经共事的兄弟出手他又何尝心里不苦?
只有在无可奈何之时才会使出雷霆手段罢了,他没办法,他是皇帝,他绝对不能让才稳定下来的大明江山再乱一次!北元那群蛮子可是一直在旁边盯着呢!
“上位!”
胡惟庸见到朱元璋,拱手弯腰行礼。
朱元璋放下手中书籍,抬眼看他:“你找咱有事?”
“回上位,我是来给您报喜的”,胡惟庸脸上自始至终堆着笑容。
朱元璋也被勾起了好奇心,问胡惟庸:“哦?有啥喜事?”
“上位不知,前几日微臣府上干涸了数年的旧井竟突然喷出了醴泉,且流光四溢绚丽夺目,永流不尽”。
胡惟庸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朱元璋的反应,继续说道:“臣以为,此乃天降之物,是祥瑞!是在昭示我大明国可如这醴泉一般万古长流”。
“臣,特意来告知上位此祥瑞,且想要上位移驾到府上共观此景”!
朱元璋听完胡惟庸的话之后久久不语,他心中断定此事有蹊跷,但是老朱面上无任何表情,胡惟庸什么也看不出来。
良久,朱元璋开口道:“好!咱便应了你,倒是要看看这祥瑞到底啥样!”
胡惟庸听到此言,心中欣喜异常,口中说道:“微臣算过日子,三日之后便是吉日,到时恭迎上位”。
说完此事胡惟庸又说了几句朝中与他作对之人的坏话,而后再拍老朱的马屁,直到酉时才离去。
胡惟庸走后,朱元璋一巴掌拍在了伏案上,胸中怒火欲喷薄而出!
这胡惟庸现在已经是当着他的面在排除异己,孰好孰坏他朱元璋难道不清楚?还用胡惟庸来告诉他!
一股怒火涌上,朱元璋只觉得头痛起来,正在想要不要再去朱崇那里眯一会的时候,殿外进来一个男童。
正是已经七岁多的太子嫡子,朱雄英!
“皇爷爷!”朱雄英向朱元璋行礼。
看到自己的好大孙,朱元璋心情很快转晴,“雄英啊,快过来让咱抱抱”。
朱元璋抱着朱雄英用胡子蹭他,被朱崇拔去的胡子已经长了出来,但是有些扎人,“雄英长大了,咱抱不动了”。
朱元璋对朱标爱屋及乌,对朱雄英几个朱标的儿子也是喜爱至极。
朱元璋将朱雄英放在自己的腿上,“雄英来找咱有事?”
“今日皇后奶奶赢了许多钱,心情高兴,叫上父亲母亲一起用膳,我来叫您过去”。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天,这才发现此时已经是酉时,胡惟庸竟耽误了他这么长的时间。
“哈哈,好,咱去吃饭”,说完朱元璋拉起朱雄英一起往乾清宫走去。
……
另一边,朱崇和老汤青山三人在望江楼内生起了一个火盆,已经吃过饭的三人一人抱着个红薯在烤。
朱崇作妖搞事情经常会得到奖励,什么辣椒,香烟,土豆,红薯什么都有,还有一次竟然给了一本成人杂志。
朱崇:礼貌,你系统吗?我才三岁!
而青山也就跟着朱崇尽吃些从来没有吃过的美食,炸薯条,烤红薯,时不时还会架起锅来吃一顿麻辣小火锅。
青山: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