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祖孙和乐间,又见宁国府的尤氏带着儿媳秦可卿来给贾母请安,顺便请问贾母这次祭祖的事宜。贾母是贾家东西两府如今辈分最高、品级也最高的太夫人,不要说尤氏婆媳和贾氏一族的族人了,就是现任的族长贾敬和代族长贾珍见了贾母也不得不恭恭敬敬的。贾敬也不过是借着出家人的身份不用这些俗礼而已,不然,就是冲着贾母的年纪,他也不得不礼让着贾母些。
因为是宗族里面的事情,贾玖抱起弟弟就要避让开去。毕竟他们这一房已经分宗出去了,他也不好多听别人族里的事情。
贾母却拦住了他:“你这孩子,知道本分是好事。但是你太太在屋里躺着,你哥哥的亲事还在天上飘着,还不知道等哪年哪月的才有个正经的女主子来主持这族里的事情。就是人丁单薄只有你们一家子几口人,也不好说让所有的事情都让你父亲一个人挑着。你坐在这里听一听,将来也好给你父亲打下手。”
贾母这一开口,贾玖就不好离开了,只好跟尤氏婆媳道扰,然后往下面的椅子上坐了。贾玖是坐下了,贾元春就更加尴尬了。好在他也是个聪明的,当即就拉着贾宝玉往另一边的椅子上坐了,将贾母身边的位置留给尤氏婆媳。
却原来尤氏是来请教贾母,这一次的端午祭祖,贾母是参加宁国府这边的,还是跟着儿子贾赦走。按照三从四德,身为寡妇的贾母跟着贾赦去贾赦这边的祠堂祭祖也是应当的,可是贾母的丈夫贾代善是葬在宁国府这边的祖坟里的,他的小儿子的户籍还在宁国府这边呢,他要是参加宁国府这边的祭祖,女眷这边当然是他领头。只是,祭祖这样的大事,参加了贾赦这边就不能参加宁国府这边,参加了宁国府这边就不能参加贾赦这边。
贾母很清楚,无论如何,自己都是贾赦的母亲,而且贾赦身上有爵位,又得了实惠,不但自己得了好处,就是下面的孩子们也跟着受益。可贾政不同,他已经没了好名声,还被肋令回家反省,大孙子已经娶了妻,还好些,可是下面的孙子孙女们却着实让人发愁。如果没有自己护着,对于宁国府来说贾政跟后街上的爷们一样,也不过是旁系族人罢了。
罢、罢、罢,自己在一日就护着这儿子一日,哪怕背上一个老糊涂的名头,自己也认了。
这样想着,贾母道:“我的公爹、婆婆,我的夫婿都在祖坟里躺着呢,将来我也要去那边的,也就不来来回回地折腾了。祭祖的事儿,还是照旧。”
尤氏赶紧应了:“是,老太太。”
贾母又道:“对了,珍儿媳妇,你事情多,我就不留你了,倒是蓉儿媳妇不妨多过来坐坐,跟二丫头多说说这祭祀的事儿。你们大老爷虽然说分宗出去了,可是他那边也没个人能够帮得上忙的,只有你二妹妹,年纪虽然小些,人还算懂事儿,有些只能由女人来做的事儿,你让蓉儿媳妇跟他二姑姑多说说,也好让他心里有个底。”
尤氏和秦可卿连忙应了。
祭祖乃是大事,就是贾玖年纪尚小,秦可卿也不可能应付了事。贾玖这才知道,所谓宗妇,调解族中的纠纷只是小事,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准备祭祖用的各种物品,包括打理祭器和准备酒食。祭器这样要紧的东西,是不可以交给下面的奴才们打理的。不讲究的人家会将打扫祠堂的事儿交给下人来做,而略略讲究一点的人家都是家里的老少爷们亲自动手为祠堂除尘。所以说,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嫡公子也不是连扫帚都不摸的。相反,越是底蕴深厚的人家的爷们做起这些事情来也是极好的。除了宗妇,家中女眷们极少有机会能够跨过祠堂那道门槛,更不要说妾室之流和庶子庶女了,他们就是在祭祖的时候,也只能在祠堂外面磕个头而已。
而今天秦可卿跟贾玖说的,就是有关酒食的准备。如果不是贾赦已经将贾玖和贾琮两个记在邢夫人的名下,贾玖还没有这个资格听秦可卿说这些事情。
“不同的祭祀用的酒食都不一样。就好比这端午节,雄黄酒是必须的,但是自家酿的糯米酒也是要的。若是中秋节,那就要上些果子酒。其实到底上哪些酒,各家都不尽相同。只是有一点,各地都一样,那就是祭祀用的酒必须是自家酿的,不能拿外头买的充数。献给祖宗的饭食也一样,必须是家里人亲自动手做的,妾室和庶女做的饭食没有这个资格出现在祠堂里面。……”
秦可卿有跟贾玖说起了献给祖先必须的三牲:“只有天子才能够用牛,我们这样的人家,能用的只有猪、羊、和鱼。猪肉和羊肉也不能丢掉,必须做成各种菜肴献给祖先。这些事常用的菜肴有……”
秦可卿一口气说了二十来道菜,自己说得口干舌燥,贾玖却只记得一半。秦可卿只得道:“二姑姑一时半会儿的没有记下也不碍事。回头我就写一张单子出来,给二姑姑过目。”
贾玖道:“那感情好。对了,麻烦你将如何烹制这些菜肴也写上。用不了多久,我也该学起来了。”
秦可卿马上应了。他到底是孙冢妇,平日里也忙得很,故而略略坐了坐就回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