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两仪殿内召见了李道宗和李业诩,李靖和候君集也在一旁作陪。
赐座后,李世民先问了此次出征的具体情况。李道宗和李业诩分别大致地讲解了过程,特别是李业诩讲到突袭斛薛人的大营,轻松获胜时,连李靖也忍不住发出赞叹。
李世民称赞了一番李道宗此次领兵出征取得的重大胜利,又夸奖了李业诩率兵出其不意地袭击斛薛大营,一战即平定斛薛人的叛乱。
“陛下,此次平叛的胜利,全是李翼所领前军的功劳,臣虽为领兵主将,并未参战,也无功劳可言,”李道宗站起身,对着李世民恭敬一礼道。
唐时武将是最看重军功的,武将的封赏和升迁,也主要以军功论,作为统帅,李道宗不争功,把全部功劳都说成李业诩的,让李业诩对这位宗室亲王有了更多的好感。
“陛下,大帅此言有失偏颇,若没有大帅同意我的这个作战计划,还有率领主力在后方迷惑敌人,瞒过斛薛人的耳目,何言出其不意,一击成功,此战胜利还是大帅用兵得当,全军将士齐心协力所取得,”李业诩也忙站起来说道,主将都不争功,那他这个前锋更不能去抢功劳。
李业诩微微一侧脸,却见李靖投过来赞许的一憋。
“主帅之功,当不可没,承范你也不要推辞,但业诩贤侄,你也不能太谦让,此战你当记首功,到时朕自有封赏,”李世民笑着说道。此次一战平了斛薛的叛乱,俘获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如此快速地解决了北边的隐患,也让其他部落不敢轻举妄动,李世民怎么会不高兴呢。
“谢陛下!”
“贤侄,你没辜负朕的期望,这一战,证明了所训练的特卫和,有着非凡的战力,朕甚慰,”李世民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取得此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李业诩所领的,用新式方法训练出来的特卫和特战队,这就表明,当初自己所作的决定是正确的。
“谢陛下夸奖,臣当尽心尽力,带好兵,把特卫训练好,”李业诩起身施礼。
“贤侄此番初次征战,用兵却是老道,敌方情报探听清楚,行动快速隐蔽,且将敌方主将都刺杀,以如此微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用兵当可称神,药师,贤侄当是深得你真传了,”末了,李世民以赞叹的口气对李靖说道,只是李业诩听在耳里,怎么感觉几个人的赞赏之话都是类似的,像似串通好了一般。
“陛下,此战的对手只是族人不过几万,战斗人员不及万的斛薛人,不能说强,而我方也只出动了几千人,兵不多,若要指挥更多的军队与更强的对手作战,恐没有这么简单了,”李靖对李业诩初次领兵初征,所施的战法和取得的胜利也大感满意,甚至出乎意外之外,只是面对李世民的夸奖,也不得不谦虚一下。
“药师不能心急,好的战将都是慢慢磨砺出来的,”李世民得意地大笑着说道,“此战也镇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除了吐谷浑,至今,灵州之北,再无异动,我大唐兵威之盛,天下间何人敢与相抗之?!”
“我大唐国势日盛,全因陛下圣明,用人得当,群臣齐心,百姓拥戴,”一旁的候君集也趁机拍记马屁,“那小小的吐谷浑,定会慑于我军威,而不敢再造次的!”
一通吹牛打屁后,殿内几个人都是眉开眼笑。
“陛下,此战后,一路回程时微臣想到一些事儿,”李业诩站起身说道,趁热打铁,眼前的李世民心情不错,得把回程路上一个考虑良久的现实问题说说。
“哦?!贤侄还有什么想法要和朕说?”李世民止住笑,一脸严肃地看着李业诩问道。
李靖看着李业诩却是满脸疑惑。
“陛下,”李业诩看了眼李靖,面对李靖质疑的眼神有些惶然,但还是把一路回程时想到的问题说了出来,“其实,有一个问题微臣一直想不明白,北疆为何一直不太安宁。”
“哦,这问题朕也非常头疼,北边之患,终未能完全消除,你有何看法?”李世民稍一迟疑,反问道。
这话题也引起了在座的李靖、李道宗和候君集的兴趣,几个人都以一副探询的眼神看着李业诩。
“那微臣就说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若有唐突之处,请陛下莫怪,”李业诩被众人盯的有些不自然,稍显紧张地说道。
“你说,朕不会怪你。”
“微臣以为,北胡士兵天生是为打仗而生,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马术精湛,马上功夫十分了得。如今北边的战争,还是以骑兵出击为主,若不考虑将帅的因素,士卒骑射功夫的强弱,还有马匹数量和质量的高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方士卒兵源多在中原内地,平时以农耕为主,相比较北胡士兵,单兵素质上显得弱势;且我大唐能牧马的地方又少,马匹的数量和质量相比较也都处于弱势,这些差异不是短时间而能改变的,北胡各部落有这方面的优势,他们的骑兵能快速机动,所以也就时常侵扰我边民。”
几位大佬静静地听着,没有插嘴。
“如何消除我方的弱势,除了训练士卒,改善马匹的数量和质量外,将帅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一个领军将领的战略意识,往往决定战争的成败。祖父在以往的征战中,往往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讲究的是一个快字,快字包含快速,出其不意,兵不厌诈,奇兵更能出效果,让对方骑兵的快速机动失去优势。而我们这些年几次出征,从长安出发,劳师远征,已经失了先机,快速突击已经打了折扣…不仅形势上有所不利,而且后勤、给养供应上也非常困难,战线拉长,作战周期漫长,兵员及后勤消耗增多,这是我方一个致命的弱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