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府。
朱高隧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到了房间里,不许任何人进入。
屋中,到处都是散落的卷宗奏折。
朱高隧坐在一堆卷宗中不断翻找,将自己需要的东西捡出来,归拢到一起。
最后足足挑出来十几卷后,这才罢休。
朱高隧坐在桌前,看着桌上这厚厚的一摞卷宗,陷入深思。
他掌控锦衣卫这么多年,朝中无数皇族、高官的底细,他都了如指掌。
上到当朝太子,下到一个小县官。
只要朱高隧想,可以拿出任何一个人的把柄。
比如眼前这些卷宗,就是汉王这些年来犯案的罪证。
私吞军款,贪墨吞赃,勾结武将,谋逆谋嫡,淫乱后宫,圈养私军......每一件事拿出来,都是震惊天下的大案!
这其中,有朱棣知道的,也有朱棣不知道的。
知道的,朱棣念在父子亲情,可以容忍朱高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不知道的,就算是朱棣也无法容忍!
一旦散播到朝野,更是会直接让朱高煦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不过,朱高隧暂时并不打算这么做。
因为朱高煦倒了台,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朱高隧清楚,以他的能力和才华,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做皇帝。
所以,他一直在给自己留后路,找一个强大的靠山。
曾经这个靠山是朱高煦。
但现在,朱高隧却有些犹豫了...
因为他感觉朱高煦最近的行为,越来越疯狂,几乎每一步棋,都在往作死的方向下!
尤其在刚才的饭局上,朱高煦的眼神非常可怕,其中暗藏着极其浓烈的杀气和野心!
朱高隧隐隐觉得,朱高煦恐怕在酝酿一个非常可怕的计划!
这个计划,也许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疯狂!
朱高隧真的怕了。
他只想安安静静做自己的王爷,并不想蹚这趟浑水。
可如果他不告诉朱棣,事后追究起来,必然会被定个首鼠两端,隔岸观火的罪名。
太祖时期,丞相李善长就是因为知道蓝玉谋反,密而不报,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他虽不至此,但也一定会被贬为庶人,流放边疆。
但如果他告诉朱棣,万一汉王真的成功了,他的下场一定会更惨!
“难办啊。”
朱高隧一筹莫展。
忽然间,他想起一个人。
“诶,对了!我把这事告诉老四行不行?”
“老二说老四藏拙,如果是真的,老四知道了这事,一定会出手!到时候我也有一份功劳!”
“倘若是假的,我就一口咬定这事和我没关系,反正老四一个小孩,爹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对,就这么办!”
......
太子府。
“咕咕~”
“咕咕~”
蛐蛐鸣叫的声音在内堂响起。
朱瞻基翘着二郎腿坐在桌前,用一根细狗尾巴草,逗弄着桌上木盒里的蛐蛐。
太子妃张氏见状,满脸愁容地走上前,“儿呀,你能不能别逗蛐蛐了,出去走走行不行啊。”
“你爷爷不是让你找个女伴吗,你出门走走,兴许就碰见了呢?”
朱瞻基叼着狗尾巴草,懒洋洋道:“娘,这种事都讲缘分的,我感觉自己的缘分还没到。”
张氏急道:“没到你就去找呀!”
“你成天在屋里逗蛐蛐,难道还指望着缘分自己溜进来不成?”
这时,太子朱高炽抱着一只白毛小狗走了进来。
看见张氏生闷气,朱高炽笑呵呵道:“我说你啊,咸吃萝卜淡操心,你管他呢,他想玩什么玩什么去呗。”
张氏柳眉一横,“我不管?我是他娘我不管谁管?”
“你还有脸说,你整天抱着个小狗崽子玩,也不干正经事,儿子都是跟你学的。”
朱高炽委屈道:“这咋又赖我身上了......”
朱瞻基放下蛐蛐,望着窗外,叹了一声,“娘,这事你就别管了,我心里有打算了......”
张氏凑了过来,“儿,你有相中的姑娘了?”
朱瞻基脸色微红,点了点头。
张氏好奇道:“是哪家姑娘?魏国公家的?还是候家那个丫头?还是......”
“都不是。”
张氏蹙眉道:“平民?哦......那也没关系,反正咱们家不用挑,你喜欢就成。那长的漂亮吗?多高?家里是做什么的?......”
“哎呀娘,你就别问了。”
朱瞻基堵上耳朵,向门外走去。
张氏嗔道:“你看你这孩子,问你两句还不耐烦了......”
......
太子府外。
朱瞻基走在林荫的小路上,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怔怔出神。
其实,他心里喜欢的那个人,就是那天在天凤楼遇见的那个带着银色面具的姑娘。
朱瞻基虽然没有见过对方的脸,但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朱瞻基很想知道,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那天朱高炽回来对他说,打伤他的那伙人叫罗网。
朱瞻基猜想,那戴着银色面具的女孩,应该就是罗网的人。
只不过,朱瞻基目前对罗网一无所知。
而且据朱高炽说,罗网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可怕的组织。
即便是朝廷和锦衣卫,也对罗网无可奈何。
他想了解罗网,无异于痴人说梦。
朱瞻基自嘲一笑:“朱瞻基啊朱瞻基,枉你还是大明的太孙。”
“枉你当年还说天下没有你得不到的女人。”
“现在倒好,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
“别自作多情了,老老实实回家养伤吧......”
............
求鲜花,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