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掌印太监嘛。
人选不是现成的吗?
“刘瑾,你识字吗?”
朱标忽然问道。
刘瑾闻言,先是神色一暗,然后如实道:
“奴婢识字的。”
何止是识字!
当年他若不是被白莲教的人捉了去净身,说不定他也能像寻常士子那样。
考取功名,在朝为官。
朱标没留意到刘瑾的神色,只是笑着说道:
“那就最好了,从今天起,你便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了!
以后内阁呈上来的奏折,都由你来给我批红,盖印。”
反正刘瑾已经是东厂厂公了,这掌印太监当然得由他来了!
只有自己给了他最够大的权利,他才好来个太监专政,更方便他祸乱朝纲嘛。
朱标一脸期待地看向刘瑾。
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给你起这个名字的良苦用心才好!
历史上的太监刘瑾利用权势,肆意贪污,徇私枉法,陷害忠良,可谓无恶不作!
你可得紧跟人家的步伐才好!
而刘瑾听到这话,赶紧跪了下来。
整个头都埋了下来。
朱标见状,有些想笑道:
“怎么了?怕累啊?”
刘瑾听到这话却是彻底绷不住了。
他忽然膝行至朱标身边,一下子抱住了朱标的脚嚎啕大哭:
“殿下……”
可是除了这两个字,他竟然什么都说不出来。
自打他出生以来,就没人对他这么好过!
直到殿下出现。
从太祖的刀下救了他,给了他名字,解了他的邪毒,赐他秘籍,给了他尊贵的身份……
殿下如同一道光一般,将他从那暗无天日的泥潭中解救了出来。
他还未做出点成绩来回报殿下。
殿下就又想着要弥补他此生的缺憾……
太祖皇帝厌恶太监,他们这些人即便做到最顶峰,也不过是个不能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奴婢。
而殿下不但给了他新生,还让他建立东厂,成为了大明最风光的太监!
此刻的刘瑾忽然想起了他刚被白莲教的人捉住,拉去净了身。
那时候他才七八岁。
但也什么都明白了。
此生,他再也无法做一个正常人了。
再也无法完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梦想!
等待他的是无尽的羞辱和痛苦,如同蛆虫一般只能跪地求饶的一生……
无法接受这一切的他当晚便偷跑出去。
他还记得当时外面雷雨交加,他却站在那空旷的地上,对着苍天大声呐喊。
如果让那雷电劈在他身上,是不是就能变回完整之身?
他想乞求那满殿神佛!
派一个天神来解救他吧!
解救像他一样的可怜人!
他们也是人!
也想马踏联营,血战沙场!
也想封狼居胥,荣归故乡!
也想娶得娇妻,儿孙满堂……
可后来,他依旧被那些人抓了回去。
即便有一身学问一腔抱负又如何?
还不是又被送入宫中,过着那猪狗不如的日子。
从此,他不再相信任何神佛。
……
直到今天,他才知道。
原来老天真的听到了他的呐喊。
太子殿下,便是他的神明!
在给了他所有一切之后,竟然还要给他以荣耀!
这是一个太监根本就不敢奢求的东西。
批红,玉玺……
太子殿下是有多么信任他,才会放心将这些东西也交付到他的手中!
他刘瑾,何德何能?
朱标的双腿都被刘瑾抱了个结结实实。
想抽都抽不出来。
他倒也不生气。
看吧,这小太监对权利的渴望是多么的迫切!
“你既然这么感激孤,就赶紧给孤做出点儿成绩来啊!”
朱标忍不住敲了敲刘瑾的脑袋。
现在大权已经给你了。
无论是祸乱朝纲,还是胡作非为,你总得给咱加紧搞出点动静来不是?
“奴婢遵命!奴婢遵命!”刘瑾一边嚎啕大哭,一边磕头回答。
连朱标都被他那狗腿的模样给逗笑了。
真是太难看了。
看到朱标笑,刘瑾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着他挂着眼泪鼻涕还笑,朱标嫌弃道:
“赶紧去收拾一下,哪有你这么丑的掌印太监?”
刘瑾赶忙放开朱标,赶紧给他理平被他抱皱的衣角。
之后又赶紧放开,生怕自己的手把殿下的衣摆给弄脏了。
【距离本次结算还有六天。】
【宦官干政,国运-2000。】
朱标听到系统播报,心情大好。
这样一来,既免于自己去伏案批折子,又败了2000国运。
等刘瑾成为掌印太监的旨意一传出去,肯定又会引起朝中文臣武将的不满。
倒是后文官们又会无比怨恨。
无论那个朝代,士大夫都是看不惯宦官的!
那些武将更是不把他们当人看。
要是闹大点儿,让百姓们知道了,
说不定还要激起民愤!
到那时候,这国运值还有得败呢!
朱标笑着吃着桌上的水果。
他简直是个败坏国运的天才!
……
很快,成立司礼监,并且封刘瑾成为掌印太监的旨意便传了下去。
消息传到韩国公府的时候,李善长正在和几个淮西旧臣在府中的池塘里钓鱼。
长兴候耿炳文有些着急地转向李善长道:
“老相国,皇上不在宫中,这种事还是得您开口劝一劝殿下吧?
哪里有让太监朱批奏折的道理?”
李善长闻言,却是笑而不语,依旧钓他的鱼。
耿炳文还想说话,却被一边的江夏侯周德兴打断了:
“长兴候,你有多久没关心应天府的事儿了?
你不知道那刘瑾是何人?
他可是凭一己之力三天便缴清整个应天府的白莲教!”
耿炳文听到这话,顿时瞠目结舌。
三天?
白莲教?
要知道,近年来这莲花教屡禁不止,甚至势头越来越盛。
连太祖皇上都为此头疼不已。
派锦衣卫全力追杀了两年都不见成效。
他一个小太监,竟然有着通天的本事?
就在这时,一条鱼上了李善长的鱼钩。
李善长心满意足地让下人捞起那鱼,然后捋着胡子笑道:
“你们可知,殿下此举,高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