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故事,和最近身边发生的几件事情有关。
我叫蒋晓华,今年三十八岁。还记得有天晚上陪着儿子阅读睡前英文故事。儿子当时正在读四年级。
儿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每天晚上的睡前阅读以后,他都忍不住要问我这个问题。这一次也不例外。
“爸爸,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啊?”
“你为什么总是问这个问题呢?”开始我总是有些烦躁地反问他。
“因为不管是中文的故事还是英文的故事,里面都有外星人,难道真的有外星人吗?”
起初,我都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直到这一次,儿子有些生气地对我说。
“你要是再不回答我,我就不好好睡觉了。”
他接着说,“我会半夜起床看书,自己去书本里找答案。然后,然后你知道的,白天上学就会打瞌睡,上课不能集中精神,成绩就会下降,后果你晓得吗,妈妈会很生气的,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你。因为你负责我学习。”
“你和外星人有半毛钱关系吗?小孩子,不要整天胡思乱想的,睡吧。”说完,我把大灯关了,只留下了一盏小夜灯,因为担心他害怕。然后把儿子按进了被窝里。
儿子却拉着我的手,突然有些害怕地哭了起来,说到,“爸爸,我不想你们死。”
“爸爸不是活得好好的吗?为什么这么说?”我问他。
“因为你们都会和太奶奶一样老死的,我不想你们离开我。”他继续伤心地说着。可是,生老病死视乎是自然规律,我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乖,睡吧,明天我带你去看彩灯。”我最后说到。
这时候,我才似乎明白,儿子为什么想要了解外星人了。原来,或许是和我一样,他也被科幻小说里描述的外星人的神秘力量深深吸引。我使劲地安慰他,最后好不容易把他哄睡着了。
回到书房,我躺在椅子上,回忆起了一件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事。突然又跳起来,从角落里掏出一堆陈旧的信件,挑选出了所有来自孙西的信。是的,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孙西,我小时候最要好的朋友。他生于一九八零年,最后消失在一九九七年,至少我收到的最后一封他的来信是在一九九七年。
第二天,我就带着儿子去参观元宵节灯会。
灯会在金鸟湖月光码头举行。
坐落在吴州开发区的金鸟湖现在已经是知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也是我长大的地方,所有儿时的美好回忆都在这个湖里湖外了。
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是月光码头上还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灯光映衬湖景,美的无法形容。路两边的彩灯甚是好看,争奇斗艳,夺人眼球。大人们用肩扛着小孩穿梭在众多彩灯中。我们一家人也到了。
儿子对我说,“爸爸,你小时候有这些彩灯看吗?”
我回答,“我小时候啊,这边还是农田。金鸟湖就是个大鱼塘,你看现在变化多大啊。”
“等会我们去玩那边的游戏啊,爸爸下周要出差,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啊。”我继续说道。
这边有对体积最大的“兄弟龙”彩灯,两条金龙在夜色的映衬下,流光溢彩,扶摇直上。那边还有变形金刚彩灯、月亮彩灯,迪斯尼卡通造型彩灯,一个比一个漂亮。“喜羊羊与灰太狼”和“愤怒的小鸟”彩灯那里还有互动的游戏,可以用真的弹弓来射击,成功的话还能赢得小鸟布玩偶,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在此玩耍。我的水平太差,一个也射不中,被儿子嘲笑了。
“你有个孙西伯伯,他玩这个弹弓可厉害了,并且他有个外号叫‘弹工侠’呢。”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孙西。
“是吗?爸爸,孙西伯伯那么厉害,我们可以请他现在过来帮忙吗?”儿子问。
“我也想啊,可是他早就出国了。”
我提出了这个话题,却又暂停了这个话题,就怕儿子继续追问,而我又答不上来,因为我并不知道孙西在哪里。
除了看的,自然也少不了吃的,上百家摊位上摆满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小吃。
摊贩使劲地吆喝着,“台湾臭豆腐,好吃的很,快来品尝啊,一份十元,两份十五元。”
而有人却对眼前的美景美食并不感兴趣,两个年轻人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拿着望远镜打量着湖中央的玲珑岛。他们古怪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关注。
他们一个叫江锋,在附近的工厂上班;另一个是他的表哥,是个无业游民。虽然江锋是十几年没有见面的老同学,我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不知道这兄弟俩鬼鬼祟祟要干什么?出于本能的反应,我把孩子交给妻子跟了上去。因为这两兄弟在中学时代就是出了名的坏孩子,我还真担心他们在这么好的节日里搞点什么坏事情出来。
我躲在暗处,听表哥自言自语道,“今天我们要把孙西的秘密彻底搞清楚。”
江锋问道,“大哥,对面漆黑一片,你这么认真地在看什么呢?”表哥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湖对面。
一会儿之后,表哥回过头来说,“你懂个屁,我白天都侦查好了,晚上再看看有没有灯光,看来没有人在岛上,我们现在开始行动。船和铲子准备好了吗?”
“都好了。”江锋回答道。
两个人匆匆忙忙来到湖边。
表哥看到湖里漂着个大木桶,顿时惊呆了,急忙问:
“你不是说搞得到船吗?这也能算船?”
“我那同事说,现在管得严,晚上什么船都借不出来。不过这个东西绝对靠谱的,以前我妈就用这个东西在湖里踩菱,而且纯人工动力,动静小,这不是你要求的吗?我还给准备了一人一个。”江锋回答道。
“笨蛋,我们用一个就够了,你来划船,我来指路。”
说完,两个人跳进了木桶,木桶晃了两下,稳住了。他们用桨划起水来。
很快,他们就靠了岸。而我,就顺手划着另外一个木桶跟在他们后面。
表哥打开了手电,照亮了岸边一个大大的警示牌,上面清楚地写着,“军事管理区,严禁入内。”
江锋也看到了,有些害怕,拉了拉表哥的衣角。
岛上树木茂密,野草也长得和人一样高了。没走多久,他们就被铁丝网拦住了去路。表哥拿着手电筒往里面扫射。沿着昏暗的灯光,能看到一排矮房子,房子有一些年份了,门窗都紧闭着,看样子好久没人来过了。而这些房子又完全被树荫覆盖,所以即便在空中,也很难看到岛上的全貌。
“看样子,真的很久没有人来过这里了。”表哥感叹道。
“哥,这个是野生鸟类保护岛,鸟住在这里,人不住在这里。”
“笨蛋,我当然知道。但是传说这地下有个特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
“我哪知道,但是一直有传言说这个岛上有外星人来过,可能是外星飞船吧。”
表哥捡了根木棍触了一下铁丝网,晦气地说,“唉,今天忘带工具了,走。下次再来。”
两个人很快消失在黑暗之中。
而我回来以后却久久不能入睡,脑海里浮现出一大堆问题。江锋兄弟提到了外星人和这个岛有某种联系,而且这个芝麻豆大小的人工岛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神秘的一排排房屋呢?并且似乎还和军事有关。
一周后,我出差了。我飞去了美国东部的一个小镇,小镇上绿树成荫,完全没有大城市的喧嚣。这一天,天气也特别好,晴空万里。
我和老板杨先生从公司总部出来,杨老板是美国白人。我们刚刚开完一天的商务会议,想利用在美国的最后半天时间,去附近的著名大学参观一下,杨老板还说要引荐一位老朋友给我,他是大学教授,就住在小镇上。
听说这位教授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自然很是兴奋。
那天下午,我们敲开了一座普通的民宅。
“吉姆,是我,杨”,杨先生敲了一下门,便自报家门。
门口有摄像头,看到我们,门自动打开了,从地下室传来一个声音,“我在下面”。
当我们两个来到地下室的时候,我有些吃惊,眼前的地下室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而且更豪华。大厅中央摆着几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机械零件。地下室里面有七八个工作人员,桌面旁边站着一个醒目的人形机器人。
很快,机器人的面罩打开了,我才看清楚,里面是一个留胡子的白人老头。
剩余的盔甲自动从老头身上卸载下来,并且很快在圆形台阶上重新自动拼装成一个人形钢铁人。
“杨,你终于来了。”老头上前和杨热情地拥抱了一下,并且贴了贴脸。
然后,他立刻转向我,有礼貌地伸出右手说道。
“你是蒋晓华先生吧。”
我被刚刚看到的一幕震惊了,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见别人的手已经摆在面前了,我才立即也伸出右手和他握手,有些激动地说,“是,我就是。你好,布劳斯坦教授,很高兴见到你。你就是传说中的钢铁侠吗?”我开玩笑地说。
“那是电影中的玩意吧。”布劳斯坦教授笑了。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布劳斯坦教授回过头,“你刚才也看到了。我的团队正在研制机器人盔甲,基于多传感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以及临场感技术,我们已经能够人机交互式遥控机器人了,正如你所见,一切很完美。但是和电影中的钢铁侠比起来,差距还大着呢。”
说完,他摸了摸桌子中央的一个一米立方大的笨重的铁块似的东西,继续说,“你看,这是我们目前技术能够做的最小的核电站,显然,谁都不愿意背着这么大一个家伙,包括机器人。”布劳斯坦教授略带苦恼地说,“如何缩小能源体积一直是我们无法突破的难题。”
说着,布劳斯坦教授又转向我,“这也是我今天想见你的原因。蒋先生,你能帮助我们,或许,准确地说,你的一个朋友能帮助我们。”
听到教授这么说,我立即在脑海里把所有想得起来的朋友过了一遍。但是我也想不出来,还有哪个朋友是从事能源相关行业的,而且还研究如此高尖端的能源问题,简直不太可能有。
我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教授从箱子里掏出了一张照片递给我,说,“你看一下就明白了。”照片贴了膜,膜也已经翘边,显然有些年份了。
照片拍的看上去是个打斗现场,地上躺着几个人。教授指了指照片说,“你看,地上写了一排中国字,你应该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吧!”,当我仔细辨认那字体的时候,我真的傻眼了。上面确实是三个汉字,“弹弓侠”。
我感到异常的诧异,看到这三个字,马上想起了儿时的玩伴,我的好朋友孙西,因为只有孙西才自称自己是弹弓侠,因为他从小就玩弹弓玩的很溜。
只可惜孙西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二十来年了,甚至我都不知道孙西现在是死还是活着。教授接着说,“我们已经调查了很久了,这可不是在中国,看看街上的广告,这是在东京的一个歌舞伎厅,照片拍摄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二是二日。经过我们调查,这是你那位朋友刚刚揍了几个日本人。”
我吐了一口气,急着问,“你们是联邦警察?”
教授笑了,拍着杨先生的肩膀笑着回答,“我不是,但你老板是的,杨先生很想了解一下藏在金鸟湖底下的东西,隐姓埋名去了中国工作这么多年。但是,对我来说,对你的朋友更加感兴趣,如果他愿意加入我们,这将是我们团队最大的荣幸,还有他的那块蓝光石,对我们的项目会非常有帮助。”
“当然,我们会报答你的,我们给你开出的条件是美国全家永久绿卡外加一百万美金现金,另外杨先生公司可以提供美国总部终身雇佣合同给你”,教授接着说,“只要你,帮助我们找到你的朋友。”
听到这里,我才明白过来,八年前,为什么杨先生要雇佣我做技术部门的主管,为什么自己这么容易就获得了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原来一切都是刻意的安排。
我思考了片刻,抬头说到,“不行,两百万美金?”
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成交。Givemefive。”
可是最后,显然的,回国以后,在太太的劝说下,我主动放弃了那两百万美金,没有足够证据的时候,我还是不要乱讲话,我什么人也不想得罪,还是老老实实地过好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我又不甘心把秘密永远地藏在心里,于是,我抽时间把孙西最后的来信整理了一下,写下了这段关于他的神奇故事,那是在一九九七年左右发生的事情。
那是一段不太开心的陈年往事,但是后来,孙西在来信中,向我解释了一个事情的真相,让我必须要转达给原来的村民们。当年,塘桥村,也就是我出生的地方,在被拆迁的时候,孙西奶奶遭遇强拆被压死在自己的房子里,而其它一百名拒绝拆迁的村民一夜之间也全部失踪。大家谣传这些人都被抓去坐牢了即便政府不承认这件事件,但是有些文化的人都不会相信那是真的,却也拿不出其他什么合理的解释。孙西告诉我,我们可以放心了,他见到了这些老乡,他们都好着呢。原来这些村民都搬去了另外一个星球,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
因为这是有关一个未成年人的故事,所以这本书是写给青少年朋友看的。作者的语文功底差,所以更多使用口语记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希望对年轻人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亲情观,友情观,世界观,宇宙观等等都能有所帮助。
仅以此书纪念我和孙西的友谊,一百年不会动摇。
蒋晓华
写于吴州
二零二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