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劳心、劳力,劳而谓君子;器者各适其用,君子无所不施。”
朱恪写下这句话后。
顿觉,整个思绪都通畅顺达了。
他对‘君子不器’的注解,从两部分开始。
首先重新注解君子。
驳斥了敬姜论劳逸中: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言论。
他相信,以太祖的观念,一定能认同劳心、劳力谓之君子这个定义。
器者各适其用,君子无所不施的意思就是,器具只有某一种用途,而君子,可劳心、可劳力。
进而引出,更为细化的观点:劳动不分贵贱,只有分工不同的观点。
解决了破题问题后。
朱恪草书挥毫落笔的速度就越来越快。
他背诵过的那片气象恢弘文章中,很多论证、驳斥观点,本来就是为了反驳酸臭旧文人的。
采用的完全就是那种,‘在你擅长的领域,用你擅长的东西,击败你的大气魄、大气象、大气量’手段。
立足于传统文化中,先进性、建设性、优越性的东西,以这些先进性的传统文化为抓手,为论据,驳斥酸臭旧文人的。
那种旁征博引,对四书五经就是信手捏来。
所以朱恪根本不需要绞尽脑汁,从四书五经中寻找论据。
直接就可以拿过来引用。
只见,朱恪行草书写的速度越来越快。
直到某刻。
呼!
朱恪轻轻长吁一口气。
力透纸背,写下: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劳而获谓义,谓君子;逸而获谓不义,谓小人;乃由于此,凡劳动何必分贵贱种呼?
至此,朱恪停了下来。
他看着眼前这篇行草而成的文章,脸上不由泛起笑容。
仔细审阅,圈定修改了几处别字、不合理处。
放下稿纸,准备誊抄时。
朱恪有些惋惜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道:“这篇文章,还是用行草来书写,宛若画龙点睛,才能更进一步展现出这种大气磅礴来,可惜了……”
他觉得只有行草那种不拘一格,奔放的字体气势,才能配得上这篇文章。
也才能把这篇文章那种气势,由表及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他曾为了感受那篇背诵过的文章,那种大气磅礴。
专门去图书馆,看过那份,珍藏在图书馆的原版。
原版就是以行草行文而成。
朱恪摇了摇头。
虽然他也很想以行草来写,但不行。
科举明令禁止,禁用行草。
这还是明初。
到了往后。
科举字体,直接限定为大楷。
再次无奈摇头,带着遗憾,他起笔开始用瘦金体,仔细誊抄。
“临近子时,做好熄灯休息准备。”
“临近子时,做好熄灯休息准备。”
直到报时提醒士子合理安排作息的声音响起。
朱恪才誊抄完。
他抓紧时间又检查几遍,在蜡烛只剩下一点后,收拾好试卷,爬在桌子上,开始休息。
摇曳的烛光映照下。
能看到,入睡中,朱恪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
翌日。
早朝结束。
朱标走出奉天殿,抬头看着灰沉沉的天空,脸色有些阴沉。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朱恪若是自己落榜了。
徐叔肯定也只能认了。
可若是朱恪,受人为干扰,造成无法答卷的情况。
就徐达表现出,对朱恪的回护。
这事儿恐怕不能善了!
“大哥,我觉得最好还是把情况告诉父皇。”朱棣从后面出来,看到朱标的神色,他就知道大哥在想什么,提醒道。
朱标也不犹豫,直接点头:“四弟,你和大哥一起去。”
朱棣点头同意。
朱元璋刚回到书房,朱标、朱棣兄弟二人就联袂赶来。
父子间简单问候后,朱标便立刻说出来意,“父皇,贡院封闭前,礼部尚书吕本派人给儿臣送出消息,有人动了朱恪的考号。”
“拿掉了朱恪考号屋顶的几块瓦片。”
“儿臣本来盼着,天气好,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现在……”
朱元璋的脸色变得一片漆黑。
“一旦下雨,朱恪受天气影响,不能正常答卷,儿臣担心,因此而朱恪不能上榜,徐叔会……”
啪!
不等朱标说完,朱元璋便重重拍案,怒而咆哮道:“这仅仅是你徐叔不肯善罢甘休的事情吗!”
“科举是什么!”
“是一个朝廷的国本所在!”
“有人动科举中的几块砖瓦,那就是挖大明的国本根基!”
“为什么现在才向咱汇报这个情况!”
朱棣忙替朱标解释道:“父皇,大哥没向你回报,也是有苦衷的。”
“等大哥知道消息时,贡院已经关闭。”
“一旦在考试途中,重开贡院,影响太大了,整场科考都要作废。”
“而且,大哥也并不是要保护什么人,现在若是因为科考,大肆调查,一定会引发朝局动荡。”
“后果太恶劣了。”
朱元璋瞪目盯着朱棣。
虽然愤怒。
却也知道,这个混账儿子,说的不无道理。
现在的大明朝局,浙东派败退,需要太子庇护,才能勉强在朝堂立足。
文臣以胡惟庸为首。
可胡惟庸同时继承了其老师李善长淮西领袖的地位。
出现了朝堂内,文武罕见的合流。
不用想,他都知道,一旦彻查,肯定要牵扯出胡惟庸。
文武合流的情况下,大肆彻查,他都不敢保证,会发生什么。
当然,如果他不计后果,现在对这些人动刀子,也不是不能。
但那样,就要做好,内部生乱的,有人公然造反的准备。
当然,他朱元璋十分自信,最后赢得,还是他!
可这样的动荡,对国力、国本的损耗,是他不愿看到的。
要不是想着,尽可能不损害国本、国力。
他早动刀子了!
能容忍那些人,胡作非为到现在?
“标儿、朱棣你们亲自去请你徐叔。”朱元璋略作沉吟,做出了决定。
朱标二人明白。
父皇是要提前安抚徐叔,也就意味着,为了大局,要牺牲朱恪的个人利益了……
而朱恪,即便是正常不受影响答卷,也未必能榜上有名,暂且委屈牺牲一下,似乎是利弊权衡后,最好的选择。
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