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中,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朱棣有些无奈地放下了琴,来到前厅相迎。
“齐大人,黄大人,来本王府上有何贵干?”
齐泰微微一笑,而他身旁的黄子澄却是默然不语。
黄子澄与朱棣向来有些不太对付。
齐泰笑眯眯地开口说道。
“燕王好雅兴。”
“尚在府外便听见了王爷的琴声,不胜陶醉。”
朱棣摆了摆手。
“雕虫小技罢了。”
客套了一番后,齐泰也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我们来王爷府上,是为了寻皇孙殿下的。”
燕王一脸古怪,现如今后院的皇孙可是有两位,你们这是要找哪位?
旋即,他引着齐泰和黄子澄来到后院。
...
齐泰和黄子澄,不但是皇孙的伴读,也兼任国子监的老师,教授儒学。
此时,朱雄英心里有些慌。
该不会是来找我的吧?
这么说起来——
我前几日的课业的确是没完成?
而正在与朱明练习剑法的朱允炆显得有些默然不语。
很快,齐泰和黄子澄来到王府后院。
看见这幅场景,骤然色变。
“见过三位殿下。”
“允炆殿下,还请和我们回去吧。”
“今日的儒学经典您还尚未研习。”
众人都不曾想到——
他们来的目的并非是皇太孙朱雄英,而是朱允炆。
朱允炆停下手中的动作,看了一眼朱明,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他放下了手中的木剑,乖乖来到齐泰和黄子澄身边。
而朱明依旧在自顾自地练剑。
看都不看这二人一眼。
黄子澄的脸上出现一丝不悦。
儒家,最为尊师重道。
这朱明虽是当朝皇子,但也是他们在国子监中的学生。
两位老师到此,朱明却这般不理不睬,着实是有些失了礼数。
齐泰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开始了规劝。
“十八殿下?”
而朱明依旧不理不睬,仿佛听不见一般。
其实并非是朱明不想理会,而是他现在进入了一种非常玄妙的顿悟状态。
在教导两位皇孙剑法的过程中,也是他在完善自己剑法的过程。
许多以前觉得晦涩难懂的地方,如今都在这练剑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就连体内不断游走破坏的斩天剑气似乎带给他的痛苦也不怎么明显了。
所以朱明觉得大为畅快!
练剑不缀!
然而,此刻他却是觉得自己耳边有些聒噪。
“十八殿下,如今您尚且年幼,不谙世事。”
“在老臣看来,您更应该专注于圣人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何必练这江湖中的不入流的粗鄙武道呢?”
“我大明兵强马壮,横扫蒙元铁骑,自可保万世太平。”
“如今乃是太平盛世,百姓休养生息,殿下应该想着如何为黎明百姓谋福祉才是啊......”
朱明默然不语,依旧自顾自的练剑。
而这个时候,朱允炆似乎也受到了两位老师鼓动,一同上前来规劝朱明。
“十八叔...要不你还是和两位老师见个礼吧...”
“儒家对于这一方面很为看重的...”
“武道终归也只是小道......”
朱允炆看起来有些怯生生的,生怕惹怒了这位武功高强的十八叔。
听见这话,不远处的朱雄英却是脸色骤变。
不是,你小子站哪边的?
而朱明此刻手中的动作也缓缓停下。
他的脸色无喜无悲,眼神却是无比森寒。
他的顿悟,终究还是被打断了。
而齐泰和黄子澄却是喜笑颜开。
看来自己总算是将这位十八皇子说动了。
这位皇子当年可是号称圣人降世啊!
倘若他能够接受儒家的洗礼,那么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必然是水涨船高。
然而,朱明下一步的动作却让他们意想不到。
只见朱明木剑抬起,指着他们,口中淡淡吐出一字。
“滚。”
什么?
齐泰和黄子澄一阵茫然。
他在说什么?
是我们听错了吗?
“滚出去!”
这一次,他们终于听清楚了。
脸色顿时浮现恼怒之色。
“无礼!”
“朱明!你居然这般不知尊师重道......”
正当齐泰开口欲骂,一道残影呼啸而来。
“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齐泰脸上。
愣是让齐泰有些单薄的身体在原地转了几圈后直接飞了出去,重重摔在地上。
“聒噪!本皇子的名字也是你叫的?”
静!
整个王府后院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众人头脑之中,一片空白。
侍奉的下人连忙将眼睛捂住。
我什么都没看到,我什么都没看到......
一旁的朱雄英和朱允炆嘴巴张得巨大,久久不能合拢。
就连凉亭中正在品着香茗的燕王朱棣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眼神。
我超!
他怎么这么猛!
“十八...殿下,您居然...敢殴打朝廷命官?”
黄子澄气得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颤颤巍巍地说道。
而朱明却是一脸纯洁无瑕地说道。
“你知道的。”
“毕竟我今年才刚满八岁......”
“我是小孩子嘛!”
“手上没个轻重的不是很正常嘛?”
朱明看似有些腼腆地笑着,嘴角却满是不屑。
“要不然,我让他打回来?”
看着地上趴着半死不活的齐泰,黄子澄几乎要气得当场吐血三升!
“陛下...我要...求见陛下,让陛下给老臣评评理...”
这是齐泰的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而朱明毫不在意地耸了耸肩,和朱雄英、朱棣打了一声招呼,便扬长而去。
至于朱允炆——
他看都懒得再看一眼。
......
回到国子监中,朱明在房间中盘腿而坐。
方才他在动手打人之时,隐隐感到自己胸中的郁结之气一扫而空,大为畅快。
而斩天剑气对于他周身经脉的锤炼,也彻底告一段落。
这一瞬间,他才算是真正踏入了一品宗师的门槛。
金刚境。
江湖之中有一品四境的说法,据说是北离江湖的忘忧天人高树露定下的。
金刚境取自佛门的金刚不坏。
指玄境取自道门的指叩长生。
天象境取自儒家的天地共鸣以至法天象地。
而后便是殊途同归的陆地神仙境。
而武夫之路,则是需要逐级升境的。
从金刚境到指玄境,再到天象境。
最终三教合一,抵达地仙。
这条路最为艰难,也最为强大。